?

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9-09-10 14:04晏聰
健康前沿 2019年12期
關鍵詞:子宮肌瘤中西醫結合安全性

晏聰

摘要:目的:探討子宮肌瘤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66例子宮肌瘤患者,動態隨機分為兩組(各33例),予以對照組米非司酮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聯合中醫辨證治療。觀察兩組子宮體積、肌瘤體積、副作用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子宮體積為(105.42±3.71)cm3,最大肌瘤體積為(33.95±2.70)cm3,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藥物副作用發生概率為3.03%,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子宮肌瘤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病情,且安全性高。

關鍵詞:子宮肌瘤;中西醫結合;安全性

在女性生殖系統疾病中,子宮肌瘤是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可能與工作及生活壓力有一定關系[1],臨床以白帶異常、月經量增多、腹部包塊等為主要表現,隨著病情發展,甚至可能會造成子宮切除等嚴重后果,故而,尋找可靠的治療方法是保證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效果的關鍵所在。中醫以整體論治、辨證施治為主要原則,具有獨特優勢,本文旨在分析子宮肌瘤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便于臨床實際應用。

1基礎資料、方法

1.1資料

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66例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此次研究,行動態隨機分組。

對照組共33例,年齡最大65歲,最小29歲,平均(35.12±2.83)歲,病程(2.03±0.41)年;其中,14例為肌壁間肌瘤,10例為黏膜下肌瘤,6例為漿膜下肌瘤,3例為混合型肌瘤。

觀察組33例,年齡最大63歲,最小31歲,平均(35.40±2.65)歲,病程(1.94±0.29)年;其中,12例為肌壁間肌瘤,11例為黏膜下肌瘤,5例為漿膜下肌瘤,5例為混合型肌瘤。

兩者上述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米非司酮治療,于月經來潮第一至三天使用,每次劑量為10mg,一天一次,治療時間為三個月。

在此操作下,觀察組聯合中醫辨證治療,針對氣虛血瘀者,予以15g赤芍、15g茯苓、15g黃芪、15g黨參、15g當歸、10g白術、10g香附、10g三棱、10g莪術、20g生牡蠣、6g柴胡;針對寒凝血瘀者,予以20g生牡蠣、20g桂枝、15g茯苓、15g赤芍、15g當歸、15g吳茱萸、10g香附、10g莪術、10g三棱、10g三棱、6g柴胡;對于熱結血瘀者,予以15g茯苓、15g黃芩、15g赤芍、15g當歸、10g香附、10g莪術、10g三棱、10g白術、20g生牡蠣、6g柴胡。根據實際病情加減藥物,如伴有腹部墜脹疼痛,加10g延胡索、6g烏藥 。一天一劑,水煎,早晚兩次服用,連續使用三個月。

1.3指標

觀察兩組子宮體積、肌瘤體積、副作用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副作用概率為計數資料,百分比表示,卡方檢驗,子宮體積、肌瘤體積為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T檢驗,軟件分析采取SPSS19.00,數據對比P<0.05則說明兩者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子宮及肌瘤體積對比

兩組治療前子宮及肌瘤體積差異不大,P>0.05,治療后,觀察組子宮體積為(105.42±3.71)cm3,最大肌瘤體積為(33.95±2.70)cm3,均低于對照組,P<0.05,如下(表一):

2.2兩組藥物副作用情況對比

觀察組可見1例惡心嘔吐,發生概率為3.03%,對照組出現1例下腹不適、2例潮熱出汗、3例惡心嘔吐,概率為18.18%。

兩組數據相比,觀察組明顯更低,P<0.05。

3討論

近幾年來,子宮肌瘤發生概率不斷增高,此疾病是子宮平滑肌組織、纖維結締組織(少量)的異常增生,其病因尚無統一定論,可能與機體激素水平有直接關系,如孕激素。臨床多使用米非司酮治療,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中醫認為此疾病即為瘕癥,主要是因氣滯血瘀、外邪侵入等所致,治療當以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2~3]。

本文觀察組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米非司酮屬于孕激素受體拮抗藥物,進入機體后可抑制肌瘤細胞,具有縮小肌瘤體積的作用,具有非周期性的激素模式,可減少血管內皮因子表達,降低病灶區域的血流供應,但此藥物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不良反應,且存在停藥反跳現象。中醫治療則以活血化瘀藥物為主,當歸、白術、香附、三棱、莪術、柴胡等藥物合用可活血行氣、柔肝止痛,本文針對不同類型患者予以不同方劑,如氣虛血瘀,在活血化瘀藥基礎上,使用黨參、黃芪等補氣斂汗,熱結血瘀者使用黃芩清熱解毒,寒凝血瘀者使用桂枝、吳茱萸溫陽通脈。

結果發現,治療后,觀察組子宮體積為(105.42±3.71)cm3,最大肌瘤體積為(33.95±2.70)cm3,低于對照組,P<0.05;在藥物副作用方面,觀察組僅出現1例惡心嘔吐,發生概率為3.03%,低于對照組,P<0.05。中西醫結合治療可起到協同作用,提高臨床療效,且可減少單用西藥導致的不良反應,達到增效減毒的目的。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病情,且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使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尚禹.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0):60-61.

[2]徐紅娟.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2):90-92.

[3]梁春香,陳彩霞,呂佩.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9):78-79.

猜你喜歡
子宮肌瘤中西醫結合安全性
長效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與安全性
西藥臨床應用中合理用藥對其安全性的影響
關于橋梁設計中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的幾點思考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研究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鑒別診斷當中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觀察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全氫罩式爐的安全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