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情趣激發提高教學質量

2019-09-10 22:05張繼耀
學習與科普 2019年5期
關鍵詞:情趣方法教學

張繼耀

摘 要: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還比較注重教學內容的多少,卻忽視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趣;教學;方法

情,亦稱感情或情感,是指人對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是人心理發展中的一種精神需要。趣,即興趣,趣味,是指人對某種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

一、情趣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就教育而言,情、趣雖然都是一種非智力因素,但它對學生的學習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積極的情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其學習動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們都十分重視情趣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早在一千多年前,劉勰的《文心雕龍》就有了關于情趣的論述:“情以物遷,辭以情發?!鼻疤K聯教育家費科夫在《數學與發展》中(106頁)指出:“教學法一且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lt;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自然教學大綱>對情趣也提出了明確的教學要求:“發展學生對自然界和科學技術的興趣愛好?!被诖?,我結合小學自然的學科特點,大膽地提出了情趣教學法這一實驗課題。

二、 情趣教學法的可行性

1、情趣教學法符合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理,對許多事物都感到新奇,不解,迷感,會產生很多個“為什么”,總想去探個究竟。小學生對“山川河流、日明星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風雨雷電”等已有所感知的自然現象不理解其中的奧秘,因而最容易激發他們探求的好奇心。

小學生心理活動是易變的,注意分散轉移時常發生,即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也難以持久,如果老師時時注意激其情,引起趣,充分利用他們的注意轉移心理特點,教學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學生感情豐富,教師形象的描述,生動的語言,都會啟開學生遐想的心扉,把兒童引人特定的情景中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濃烈情感。教師的情感對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學生往往是通過教師的感受、情感、表述等來理解教材的,只要教師情真意切,學生便會“情投意合”,達到理想之境界。

2情趣教學法便于體現教材的特色。

新編教材在知識結構上包括植物、動物、水、空氣、地球、字宙等自然物體及聲、光、熱、電、 磁、力和機械等自然現象,以上內容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對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材在能力結構上,包括觀察、實驗、邏輯思維、想象、動手等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教師如果在觀察、實驗、制作等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準備生動、新穎、實在的材料,讓他們動手.動腦,親自操作,直接感知,用多種感官一起參與活動無疑是最好的激趣方法。

教材在德育結構方面,安排了科學自然觀、科學態度,愛家鄉,愛祖國、愛大自然方面的思想教育內容,如果采取激情的手法進行教學,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趣教學法的實際操作

1.創設情境,數發學生強烈的情緒體驗。良好的學習情境,會給課堂增添趣味,使教學在心情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向往,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收到良好的效果。創設情境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實物展現情境:課堂上有了實物, 學生的學習情緒就會被調動起來,通過組織學生觀察實物引起思考,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如教《鳥》 《昆蟲》《魚》等課時,首先讓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實物帶進課堂,讓學生實際觀察動物的外形和身體的構造,再讓學生有次序地說說動物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到了知識,培養了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圖面再現情境:運用桂圖、投影、錄象等教學手段,再現教材中的情境,把教材內容形象化。如教《美麗的大自然》時,用投影儀把廣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美麗的田野、千安百態的蟲、魚、鳥、獸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仿佛身入其境, 從而產生一種美的感受。 音樂渲染情意: 自然教學中適當采用音樂,既可以供托氣氛,又可以給學生以美感,如教《聲者是怎樣產生的》一課,一開始教師先拉一段小提琴獨奏曲,讓美妙的樂曲打動學生,接著提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樣,就能使學生去認認真真地思考,學好這一課。語言描繪情境:教師運用情深意切、生動形象的語言引導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把學生帶入到特定情境之中。如: 在教《保護大自然》時,教師插了這樣一段話:“這里曾綠草如蔭;這里曾牛馬成群;這里曾水草豐美;這里曾一壁千里。由于人們過度地放牧,使原來的一切都不存在了。留給人們的是一望無際的風沙、茫茫的戈壁,簡短的話語字字含情,學生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心靈保處充滿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深情。

2.采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的興趣。興趣是指一個人要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說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引導學生進人知識官殿大門的向導。因此,教發培養學生對自然課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生對自然課感興趣,才會孜孜不倦地學習鉆研。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激趣方法:

實驗:自然科學知識的獲得是以實驗為基礎的,鮮明、直現的實驗能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如教《水的浮力》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親自動手把木塊、石塊、球等物體放入水中,學生既理解了“浮力”的概念,又體驗了親手實驗的樂趣。觀察:觀察是思維的窗口,只有通過細致的觀察、分析、比較、鑒別,學生對一些基本規律、自然現象才能了解。 生動、新穎的觀察材料是調動學生觀察興話最好方法。例如在教《花的構造》時,先讓學生觀察圖片和”花”,學生感到驚訝和稀奇,被這個奇異的“花”激起了濃厚的興趣,此時再進行教學,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游戲:學生年齡小,愛玩,愛做游戲,愛比賽,針對這個特點,在自然課中可根據教材內容,適當安排一些游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謀堂氣氛。同時,前戲還可以便兒童在體力、智力、交際、感情等方面得到發展。如在教《找共同特征》時,可讓學生做一做“給物體分類” 的游戲。在教《肌肉》時,可讓學生做一做“決力”游戲等。 故事:生動有趣的故事既能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又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如教《地球引力》時插一個“牛頓的蘋果落地”的故事;教《月亮》時插一個“阿波羅登月”的故事等,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油然而生,注意力便能穩定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狀態。

謎語:寓問題于謎語之中,制制造“懸念”,可造成學生渴望、企求的心理狀態。用謎語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如:教《你怎么知道》時,插入眼、耳、鼻、舌、手的謎語。例如:”兩扇窗戶亮晶晶,有它才能看得清”等等,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課外活動:課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小制作、小觀察、小實驗、小論文等,既能活躍思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保持和發展,又能使學生長智慧長才干,受到愛科學愛勞動方面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安彩元.錘煉教學語言藝術 提高思品教學質量[J].甘肅教育,2013(19):53.

[2]馮有鴻.讓有效提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甘肅教育,2010(03):43.

[3]劉曉紅.提高教學質量 呼喚美的教學[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2(04):243-244.

猜你喜歡
情趣方法教學
愛情趣數字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情趣
給生活點小情趣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用對方法才能瘦
教育教學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