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研究

2019-09-10 23:05蔣育
E動時尚·科學工程技術 2019年19期
關鍵詞:土壤修復重金屬污染技術應用

蔣育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重工業也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但這些重工業企業不可避免地會給生活環境帶來一定的污染,其生產中所產生的一些重金屬污染物通過排放和累積進入土壤,從而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不僅在農業方面造成農產品產量下降,品質不佳,而且會在食物鏈中富集,從而進入人體,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重金屬污染所特有的隱蔽性、富集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點,也為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增加了難度,使其成為國際上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本文基于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展開論述。

關鍵詞: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應用

引言

土壤是保障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生態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對象。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土壤資源狀況》(2015)報告:全球土壤資源狀況不容樂觀,土壤條件惡化的情況超過其改善的情況,“土壤污染”已成為全球土壤功能退化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威脅之一。中國是土壤資源高度約束型國家。按農業人口算,目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2,且總體質量不高,中國中低產田約占耕地總面積70%;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農業實施高效集約化生產,取得了巨大成就,7大類糧食增產2.0-26倍,但農業高度集約化生產所帶來的農田土壤環境問題已逐漸凸顯。

1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特點

土壤重金屬污染與水污染、大氣污染等不同,治理難度更大。特點主要包括:1)隱蔽性。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不能被人體感官識別,只能通過檢測分析才能發現。2)累積性。重金屬在土壤中遷移速率很慢,導致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不斷增加。3)不可降解性。與土壤中有機污染物不同,土壤中的重金屬不能被有效降解,而只能通過處理,從一種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狀態。4)分布不均勻性。由于土壤流動性差,重金屬在土壤中擴散、遷移困難,所以土壤中重金屬分布不均勻,土壤中重金屬空間差異大。5)地域性。重金屬污染多發生在礦山、冶煉、化工及電鍍行業周圍,不同地域的重金屬濃度、種類均差異顯著。

2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危害

目前,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達到2000萬公頃,重金屬污染導致每年糧食產量減少1000萬噸以上,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超過1200萬噸,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而且土壤中重金屬過量會抑制植物體內的SOD、CAT酶活性,導致植物代謝紊亂,感官品質下降等。土壤中的重金屬很容易進入食物鏈,并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內富集。重金屬進入人體后會造成人體機能紊亂。例如重金屬鉛會造成人體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及消化系統等損傷;汞中毒會引起頭暈疲乏、運動失調、精神失常等癥狀;鎘會導致軟骨癥、全身疼痛,甚至致癌。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來改善土壤重金屬污染迫在眉睫。

3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方法

3.1 工程措施

3.1.1電動技術

電動修復技術主要利用直流電場的作用,對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及其他游離離子進行分離和收集。該方法的優點是在不對土壤結構造成破壞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流向,特別適合于低滲透的黏土和淤泥,可以有效地對土壤中的鉻、鉛等重金屬污染進行控制,使其污染殘留率低于10%。

3.1.2電熱技術電熱修復技術利用高頻電壓釋放的電磁波產生的熱量,對受污染的土壤進行加熱,進而分理土壤中具有揮發性的重金屬。例如,重金屬元素汞、硒具有揮發性,分離時可以采用該方法。此外,該技術還可以通過高溫高壓降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生物可利用性,進而阻止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遷移。

3.2 動物修復技術

動物修復技術是利用土壤中低級生物,如蚯蚓、鼠類等可以吸收鎘的個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污染土壤中鎘含量,達到土壤修復目標。當今利用動物修復鎘污染土壤還處于實驗室階段,在實驗中發現蚯蚓有很強的鎘富集能力,富集量和蚯蚓培養時間成正比。但由于低等生物生長環境限制,動物修復效果并不理想。

3.3 植物修復技術

植物修復技術是利用植物吸收、吸取、分解、轉化、固定土壤中的鎘元素,其中,植物提取修復鎘污染農田土壤的方案最為廣泛(超累積植物)。目前已經發現了500多種超累積植物,有較多的十字花科,對鎘吸收較好的包括十字花科、禾本科植被。我國的超累積植物主要有蒲公英、東南景天、中油雜1號等等,還有很多觀賞植物、木本植物也是土壤修復的超累積植物。超累積植物可以起到抗氧化、隔離、螯合作用。隔離是避免鎘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主要是借助超累積植物的離子交換、吸附、配位絡合作用,避免鎘金屬在細胞內擴散,從而是實現解毒作用??寡趸瘎┛梢缘挚共涣加绊?,保護細胞免受氧化威脅。植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氨基酸、植物螯合鈦的、金屬硫蛋白等,可以和鎘離子發生螯合作用,降低原生質體中游離態重金屬濃度。

3.4 農業生態修復技術

農業生態修復技術主要是指農藝修復與生態修復。農藝修復主要通過改變耕作制度,選擇種植難以進入食物鏈的農作物品種,合理施用降低重金屬污染風險的化肥與有機肥,最終達到提高植物修復效率等目的。生態修復通過改變土壤pH、土壤養分、溫度與濕度等生態因子從何達到調控污染重金屬的目的。該技術成熟,但修復周期較長。

3.5 聯合修復技術

當前主要的聯合修復技術主要包括物理化學聯合修復技術、生物聯合修復技術和物理化學與生物聯合修復技術?;瘜W淋洗與深層固定是典型的物理化學聯合修復技術。通過研究發現,鉛鋅污染水稻土壤經化學試劑淋洗后,固定劑(FeCl3)能夠將重金屬有效固定于深層土壤。黃細花等采用套種與化學淋洗聯合修復的方式對土壤中鎘、鋅和鉛的去除率進行研究后發現,淋洗加套種的修復模式能夠有效解決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問題。

結束語

土壤重金屬污染危害范圍極廣,涉及人體健康、食物質量、糧食生產、區域可持續發展以及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預防、控制及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迫在眉睫。在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究上,我國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楊海,黃新,林子增,丁煒,何秋玫.重金屬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應用化工,2019,48(06):1417-1422.

[2]楊飛行,吳再君,朱美麗.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其修復實踐[J].化工管理,2019(13):54-55.

[3]程益鋒.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技術探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04):91-92.

猜你喜歡
土壤修復重金屬污染技術應用
運用生物技術臺州市路橋區修復污染土壤原理及成效
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耕地修復的挑戰與市場化路徑選擇
十堰市畜禽養殖場周邊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生物修復防治對策
低碳環保技術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分析及闡述
基于高職院校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的思考分析
現代煙草工業發展趨勢及降焦減害技術應用研究
論我國土壤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