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逆境,以致青春

2019-09-10 07:22張龍
小學語文教學·會刊 2019年9期
關鍵詞:山行景象首詩

在逆境中成長

“張老師,如果沒有您在這兒教孩子們,我的孩子早就轉到別的小學去了。是因為有了您我們才不走的。我的孩子現在變成真正的小伙子了,您對孩子的影響真是太大了?!币晃粚W生家長的“只言片語”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

逆境中,用心感悟成長

“憑什么拿我的孩子當實驗品?”

回首這10年的教學生涯,一個個詞語又出現在了我的腦海中:失落、迷惘、努力、奉獻、成長、自信……但無論哪個詞,似乎也比不上上面那位家長說的話帶來的震撼。

剛踏入工作崗位的第二年,我便遭遇了“生存危機”——面臨著下崗的窘境。那時的我由于欠缺工作經驗,所教的班級管理混亂,學生成績不理想,在一次又一次的質疑聲中,我被調離到分校去任職。

此時,我對自己的夢想開始動搖了。滿腔的熱情遭遇冷水,我曾質問為什么全身心地投入卻遭來如此回報。不過,當靜下心慢慢反思后,我發現人必須要理性面對現實,敢于挑戰自己。于是,我強迫自己開始魔鬼式的磨煉。

每當子夜來臨的時候,別人早已進入夢鄉,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教研世界中,潛心備課、鉆研教材。在我的作息表里,沒有下班的概念。不管什么季節,不論睡得多晚,早晨7點到校,晚上9點回宿舍,是我雷打不動的規矩。每周一節校級公開課,每學期至少看三本教育教學專著,是我給自己立下的“死命令”。每當想懈怠的時候,之前家長的質疑聲便會立刻縈繞在我耳畔,警鐘響起。我要用自己厚實、有質感的人生去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基,學生不是我的“實驗品”。

2006年,我遇到了著名特級教師王文麗老師,并且特別榮幸拜王老師為師。在這13年中,她給我的影響特別大,無論是每一節課的備課,還是“眼中不僅有學生,更要把學生放在心里”的叮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王老師鼓勵我寫隨筆,這給了我一生的指引。從2006年到現在,我寫了幾十萬字的隨筆,出了兩本專著,這都和那時候王老師的鼓勵分不開。還記得我每寫一篇隨筆,王老師就真誠地和我互動,在不知不覺中激發了我對教育的熱愛之情。

王文麗老師曾說:“我對張龍這個徒弟是滿意,甚至是得意的,不光因為我們走過的路幾乎完全相同,更因為目標始終一致:對于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事業,都抱有一種‘無所為而為’的態度;把自己所做的學問或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來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利害得失。這樣,才可以有一番成就?!蔽蚁胝f,這都是王老師點燃了我對教育的熱愛,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

歷練中,用情溫暖人生

工作就是這樣,我選擇了就不后悔。

2010年夏天,我被選派為北京地區唯一參加“全國第八屆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的選手。在準備參賽的短短三個月中,我幾乎每天都要改一遍教案。有時候和專家討論完教案后已經是晚上10點了,而備課到凌晨兩點對我來說則是家常便飯。當時,我的女兒只有三個多月大,好不容易認識我了,可是因為作息無法同步,幾天碰不上面后女兒又不認識我了。在那段日子里,我沒有給她喂過一次奶粉,心里充滿了愧疚。

功夫總是垂青有心人,最終我在這次比賽中獲得了特等獎,贏得了領導、專家、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被譽為本屆大賽語文教學“最完美的轉身”。這不僅代表著北京市課程改革最前沿的理念,凝聚著自己從教以來的經驗和智慧,更是傾注著北京小學語文界專家的心血。崔巒先生曾這樣勉勵我:“夢想有多遠,行動就能走多遠;學習有多勤,學問就能有多深;教學有多鉆,功力就能有多強;做人有多好,成就就能有多高?!北本┦谢A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室張立軍主任曾這樣評價我:“張龍是用思想行路的教學者,他用思想行路是走得實在的。當很多人用諸多莫名的術語飆高調時,張龍的教學思想卻漸漸從他的課堂里長出來,開始也許是野生狀態,后經他與相關理論的不斷對接,削枝強干,并經由更多的實踐檢驗,于是漸有自成一體之勢,而這常被說成是他的教學風格?!?/p>

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做一名教師的自豪和驕傲。沒有愛的教師是不合格的教師,光有愛而沒有能力則肩負不起教師的重任。我之所以不斷地挑戰自己,是想讓自己豐富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肩負教育的重任,給學生以知識,給學生打好精神底色。我經常想:對教師這個職業如果多一些使命感,生命就會多一份精彩。當愛與責任同在,生命與使命同行時,人格就能煥發出耀眼的光輝。

感恩中,用愛傳遞人生

人生就像一幅山水畫,在這幅畫中,有濃淡、深淺、高低、起伏、明暗等種種色調與伏筆。我希望我的人生畫卷是這樣的:以夢想作布局,以挑戰作筆鋒,以責任作意境,以感恩作色調。

工作17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和艱辛付出,我在語文教學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成長的同時,我也始終把助人成長放在第一位。我關愛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全面成長。我也不斷幫助青年教師進步,校內校外幫助的30余名青年教師都取得了相當突出的成績。我想,當我們始終以感恩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就會無怨無悔,就會做好傳承與接力。

工作17年,是磨礪的17年!

面對諸多質疑的家長,面對毫無對策的班級管理,面對一些“難管”的學生,面對……我真的想退縮了,因為我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一切……那年我20歲。20歲的我想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可命運與我開了個玩笑;20歲的我想征服命運,可命運卻沒有偏袒于我。所以,我只能望著樓宇中間的那片天空,踩著那飄落下來的一片片黃葉,伴著汽車駛過的“嗖嗖”聲,獨自前行……

工作17年,是成長的17年!

2002年,第一次走上講臺,心中涌動著激情!2005年,第一次承擔區級公開課,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感動!2006年,第一次承擔市級公開課,心中的那份擔心與喜悅相伴!2007年,第一次被評為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心中便有了做一名出色教育者的信念!2008年,參加北京市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榮獲特等獎!2010年,參加全國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榮獲特等獎!那年我27歲。27歲的我有一個夢想,夢想自己真的能夠成為學生的知己,夢想自己真的能夠尋找到教育教學的真諦。所以,我在沿途尋覓,我看到了細雨澆灌下的嫩葉發著亮光,聞到了微風吹拂下花的香氣……

工作17年,是幸福的17年!

當春節的鐘聲敲響,所教過的學生發來問候信息的時候,那就是幸福;當困難擺在面前,家長和孩子們毫不猶豫地說“張老師,看我們的”的時候,那就是幸福;當自己的學生走過中學時代,回過頭來對我說“張老師,我還是愛聽您講的課”“我們都在默默關注著您”的時候,那就是幸福;當我在最艱難的時候,身邊還有同事、好友的陪伴,那就是幸?!?/p>

17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流逝的時光成就了一個年輕的教師,也沉淀出一個偉大的夢想——學生不是我的實驗品!我要用自己厚實、有質感的人生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基!

至今,我依然懷揣著這樣的夢想,行走在教書育人的路上。

基于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談古詩教學

——以《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為例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適應當今的教育要求和發展趨勢,它將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六個層次,并對這些認知技能做了具體的定義。其中,“記憶、理解”是學習的低層次目標,而“評價和創造”是學習的高層次目標,從而揭示了學習活動的層次性。

《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是統編本三年級的古詩。三首古詩都描寫了秋天的景色?!渡叫小肥窃娙硕拍恋囊皇酌鑼懞唾澝郎钋锷搅志吧钠哐越^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顿泟⒕拔摹愤@首詩是詩人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的蕭瑟景象,后兩句寫出了碩果累累的景象,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兑箷姟穼懙氖鞘捠挼那镲L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一、聚焦景物,想象畫面,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從不同類型的書面語或圖形功能構建意義以解釋想法或概念。在古詩教學中,理解詩的語言顯得尤為重要。如何理解詩的語言,既能讓學生感覺有滋有味,又能在意境中理解古詩呢?聚焦景物、想象畫面是理解古詩的重要方法。

在教學這三首詩時,可以從問題入手:這三首詩是哪個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些地方發現的?問題重點引導學生聚焦到描寫秋天的景象?!渡叫小分杏泻?、楓林、霜葉這些景象?!顿泟⒕拔摹分杏泻杀M、菊殘、橙黃橘綠等景象?!兑箷姟分杏泻?、秋風等景象。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找到這些景象不難,但是如何結合這些景象發揮想象是有難度的。古詩的想象主要基于古詩的字詞含義與意象,從片段的畫面中填補聯系,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審美經驗、欣賞水平等因素加以創造性的發揮。如,《山行》可以抓住“生”這個字,圍繞白云和人家進行想象,云霧繚繞,幾座房屋,像仙境一樣。一個“生”字把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的種種動態表現得栩栩如生?!顿泟⒕拔摹分?,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想象“荷盡”“擎雨蓋”“菊殘”“橙黃橘綠”等景象?!兑箷姟房梢詮漠嬅嬷刑钛a聯系,引導學生想一想“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中,兒童在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詩詞是語言的藝術,其善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詩人的感情。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特點,故要欣賞詩歌,必須發揮想象、聯想的作用,通過想象、動筆表達,將詩歌的語言在頭腦中轉換成美麗的風景圖,感受詩歌的意境。

二、抓住字眼,品味細節,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就是將學會的材料或概念分成幾個部分,確定各部分如何相互關聯以及各部分與整體結構或目標之間的關系,在各種想法中建立聯系。在古詩教學中,也可以把詩分成幾個部分來學習,感受部分之間的聯系。比如《山行》這首詩,可以分為兩幅畫面——遠景和近景。當我們誦讀第一、二句的時候,就要讀出那份悠遠的意境。當我們讀第三、四句的時候,就要讀出那份熱烈與美好。在教學《贈劉景文》這首詩的時候,詩中提到了植物的葉、花、果實,可以引導學生談一談作者在寫這幾句詩的時候情感是否一樣。教學片段如下:

師:這首詩中都描寫了植物的哪幾個部分?

生:荷葉。

生:菊花。

生:果實。

師:你覺得作者在寫植物這三個部分的時候,情感是一樣的嗎?想一想,四人小組討論討論是什么樣的

情感。

生:我覺得感覺是不一樣的,前面是憂愁,后面是回憶一年中最好的景色。

生:我覺得情感是不一樣的,荷花凋謝,菊花也沒有了,可以看出有點憂愁。然后他寫的是橙黃橘綠,這些果實都成熟了,可以看出很高興。

師:她從詩中讀到了人生。

生:我認為第一句“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說明荷花沒有了,菊花沒有了,有一種遺憾。第二句中“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又是一種喜悅感。

師:“荷盡已無擎雨蓋”和“菊殘猶有傲霜枝”都是遺憾嗎?這兩句的情感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同,哪句更憂傷一些?

生:荷盡已無擎雨蓋。

師:我們帶著情感的變化讀一讀這首詩。

在教學《夜書所見》的時候,可以抓住一個“客”字聯系前后詩句體會詩人的情感。從“江上秋風動客情”感受作者心情的低落,又從“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感受詩人情感的變化。

總之,這三首詩,我們都能夠抓住字眼,通過品析一些細節去感知詩的內容,感受作者的心情,進而讓學生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三、通過關聯詩文與背景,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

評價是指通過檢查和審辨并基于準則和標準形成評判,證明觀點或決策是否正確?!渡叫小贰顿泟⒕拔摹贰兑箷姟愤@三首詩寫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劉禹錫的一句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引導學生進行評判,這三首詩到底是悲秋還是悅秋呢?

積極情緒的詞:二月花、橙黃橘綠。

消極情緒的詞:蕭蕭、寒聲、秋風。

二月花、橙黃橘綠都能讓人感到喜悅之情,而蕭蕭、寒聲等又讓人感到蕭條與寂寥。通過評價加深了學生對古詩的認知。在講解《贈劉景文》的時候,則須關聯到背景。教學片段如下:

師:《贈劉景文》這首詩有著怎樣的情感呢?要想理解這首詩的情感,必須得借助資料。(出示)

劉景文是北宋名將劉平的小兒子。劉平駐守邊境,因孤軍無援戰死。家里只剩景文一人,蘇軾在杭州見到他時, 劉景文已58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 劉景文才得以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 景文就死去了。

生:這首詩是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從上面的資料得知,劉景文經蘇軾推薦給朝廷才得以小小升官。在劉景文生活到低谷的時候,蘇軾就寫了這么一首詩送給劉景文。

師:劉景文那時已經多大歲數了?

生:58歲。

師:58歲,還沒有得以升遷,你說他什么心情?

生:悲傷。

生:憂愁。

生:低落。

師:所以在劉景文的眼中,他會看到什么景象?

生:就是那種已經落敗的荷花和菊花。

師:劉景文的內心是失落的、苦悶的,所以他看到的景象也是蕭條的,他看到的只是荷盡菊殘。蘇軾想讓他看到什么樣的景色?

生:橙黃橘綠。

師:這首詩表達了蘇軾什么樣的情感?

生:對劉景文的鼓勵之情。

通過關聯詩文和背景之后,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內在情感被調動起來,學生會評價、會思考,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判斷。經過長期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形成自己的見解。學生的主見一旦形成,對今后自身的發展將起到無可限量的作用。

這節課的教學,以布魯姆目標分類理論為指導,在這三首古詩中對理解、分析、評價三個層面進行嘗試。我們不難發現,經歷了思考之后的教學,有了理論依據之后的教學,會讓我們的情與理更好地交融在課堂上,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

責任編輯 郝 帥

猜你喜歡
山行景象首詩
《上課沒人搶》
山行
山行
杯中異景
冬天的景象
山行
過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詩
秋千
夏天到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