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自”教育與“走班制”研究的滲透融合

2019-09-10 20:25梁秀麗
大眾科學·上旬 2019年8期
關鍵詞:自理育人特色

梁秀麗

摘 要:新高考制度下,走班教學已在許多省市學校陸續開展,教學組織形勢的改變,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具備一定的高效性、實用性、多樣性。當然也需要學校的教學管理方式和評價機制等及時調整,尤其是學校的德育管理模式和細則要適合走班后的班級管理。

關鍵詞:“五自”教育;走班制;品德自育;學習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為人自強

長壽中學建校1904年,一百多年來,學校積淀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鑄就了“勤學、養德”的校訓,提煉出了 “品德自育、學習自主、生活自理、交往自律、為人自強”的“五自”育人特色。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必然選擇,而在行政班和教學班管理過程中也不斷暴露出了一些微觀和宏觀的問題,如何有效地將“五自”教育特色融入走班制,是當下我校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難題。

一、“五自”教育的內涵和發展

“五自”教育是我校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特色育人內容,是學校辦學傳統、開拓創新、特色發展的有效舉措?!拔遄浴苯逃械拿恳粋€“自”既是育人的分項目標又是育人的過程,更是育人的特色?!拔遄浴苯逃傅氖瞧返伦杂?、學習自主、交往自律、生活自理、為人自強。其中品德自育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知禮儀、明榮辱、常自省、正言行;學習自主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勤閱讀、會探討、巧歸納、善應用;交往自律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交往”,敬師長、誠待人、貴友善、慎交友;生活自理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行勤儉、勇擔當、惜生命、重環保;為人自強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歷挫折、強意志、求上進、創佳績。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的辦學特色由“五自”教育發展到了“自我”教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學生自我教育”機制,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以“五自”教育為內涵的學生“自主”文化。從“自醒”“自省”的自我意識層面,“自勵”“自制”的自我管理層面,“自強”“自我”的自我行為層面,全方位地喚醒自我,要求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實現,進而形成自我實現的特色教育。

二、走班制教學管理中可能產生的不和諧因素

在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成為學校的必然選擇,但和以前的固定班級管理模式相比,可能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新的問題。首先,學生的走班必然增加作業收發、學情反饋、答疑輔導等教學環節的難度,在教學班上課期間,由于沒有班主任的管理,少數學生的聽課效率不高,甚至思維會游離于課堂之外,課后由于行政班同學間的選課各有不同,導致他們的合作交流較少,獨立完成作業的難度加大,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并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第二,由于行政班同學的流動學習生活頻率加快,原來德育實施和管理的主角——班主任的責任和作用被大大弱化,班級凝聚力、班級歸宿感也隨之產生新的問題,這就要求學校要從品德自育的視角來構建新的德育工作體系。第三,教學班的學生可能來自同一年級不同的行政班,同學之間只有在上課期間才會有交集,彼此間的不熟悉對于他們的互幫互助會有一定的阻力,這就必然要讓他們懂得交往自律的內涵。第四,走班的實施,增大了班主任與學生在空間及心理上的距離,學生在遇到學習、生活上的挫折時,可能不能第一時間尋求到班主任的幫助,這也必然需要加強對學生生活自理、為人自強方面的教育。

三、“五自”教育融入走班制的途徑

1. 將“五自”教育特色融入走班制,建構品德自育的德育管理體系。

在實行走班教學后,行政班班主任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方式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要研究學生的成長環境,建立家庭檔案,建立家校溝通機制;要分析學生的性格、愛好等綜合特性,建立學生自我成長記錄冊。構建過程中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協調開展。一是常規系統化,將德育常規融入專題教育,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風尚。二是活動課程化,根據我?!绊樚熘滦?化育英才”的辦學理念,將德育活動形成德育課程,結合家長學校,社會實踐教育聯系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課程活動。三是教育專題化,在教育過程中,根據不同時間節點開展不同專題教育。如思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行為規范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環保教育等,把每一個專題做細做實,科學推進,落地開花。四是理念品牌化,在“導德齊禮 身體力行”的德育理念基礎上,設計具體德育主題,并將之形成德育品牌,成為德育所有活動圍繞的核心點和教育著力點。

2. 將“五自”教育特色融入走班制,研究實施學生學習自主策略。

走班教學中,要改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使“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成為學習的本質,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指導。一是轉變教師角色意識、育人理念和教學方式,相信學生能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中成長。二是構建學務咨詢體系,指導學生對課程和未來職業的選擇,給學生提供學科自主學習的具體方式,并持續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理論和必要的支持。三是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維度”的人才培養課程機制,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開展選修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

3. 將“五自”教育特色融入走班制,研究交往自律和為人自強的心理干預措施。

由于學生在教學班的學習中,接觸其他班級的學生次數較多,可能會相互比較各自班級的學習氛圍,相互討論各自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也可能會由于各種原因發生矛盾糾紛,在與人交往、化解壓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學校團委要利用學生會、社團、青年志愿者等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等。心理咨詢中心在做好生涯規劃教育的基礎上,要對學生的受挫心理做出初步評估,并及時進行疏導減壓,正確引導學生如何緩解情緒,如何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增強學生的適應力和應變力。

4. 將“五自”教育特色融入走班制的研究,研究生活自理的必備技能。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一項“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中提到,要大力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加強勞動和實踐育人。習總書記強調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一要構建學校、家庭共育機制,改變家長“承包制”管理觀念,增強學生自理能力。二是實行學生自主管理班級負責制,在行政班和教學班都由學生負責教室文化、清潔衛生等的設計和分工。三是實行寢室室長負責制,宿舍管理員正確引導學生具備生活自理的必備技能。

我?!拔遄浴苯逃k學特色的輻射效應,已在實踐和發展中愈加顯著,而走班制在順應時代發展中孕育而生,唯有將“五自”教育特色融入到走班制,才能使得學生能從容應對高考改革,為學生將來的整體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衛東.走班教學背景下普通高中班級的基本特征與班主任核心素養[J].教育科學研究,2017(3):24-28.

[2]周常穩.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5(16):49-53.

[3]林海妃.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6:9-21.

猜你喜歡
自理育人特色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悅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樂綻放
我會“自理”啦
基于實踐平臺提升幼兒自理能力的教育與思考
“喵星人”占領名畫
特色睡床滿足孩子們的童年夢
心理干預對輕中度腦癱兒童綜合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2009年熱門特色風味小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