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跨文化交際中身體語言的密碼

2019-09-10 07:22吳彥其
校園英語·月末 2019年8期
關鍵詞:身體語言跨文化交際

【摘要】人們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為了實現有效溝通,有時候不僅需要通過有聲語言傳遞信息,還需要運用非語言行為,如人的眼神、表情、姿勢、動作、空間距離、服飾、飾品、發型、甚至紋身等身體語言作為信息交流的載體。不同的文化對身體語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理解,了解不同國家的身體語言不僅能夠幫助跨文化交際者減少在交流過程中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誤解,還能夠幫助相關人士在特定場合掌握主動權,達到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非語言交際;身體語言

【作者簡介】吳彥其,懷化學院外國語學院。

一、身體語言的重要性

與人打交道,不光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語言交際與非語言交際構成人類的交際行為,兩者互相合作、相輔相成,共同傳遞著交流的信息和情感。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Mehrabian經過測試發現,在交際中,一條信息的成功傳遞,45%來自有聲語言,其中語言內容占7%、聲音占38%(語音、語調、語速等),而55%的作用是來自于無聲語言,即身體語言。著名人類學家Edward Twitchell Hall, Jr.也告誡人們,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交際者,不但要理解他人的有聲語言,更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他人無聲信號的能力,并且能夠在不同背景下正確解讀這些信號真正的含義。

二、身體語言的特點

1.無意識性。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有聲語言達到隱瞞或是欺騙等目的,但卻很難憑借主觀意識完全操控非語言行為,人的身體動作更多的是一種對外界刺激的直接反應,大部分時候都是無意識的。(如:驚訝的時候會目瞪口呆、著急的時候目光會飄忽不定)。因此,人的身體語言可以更迅速、更直接地暴露內心真實想法。

2.可信性。除非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人,一般人很難對身體行為進行掩飾和控制,有些人甚至完全處于無意識之中,在用有聲語言交際時,人們會選擇性地表達自己想說的內容,因此單憑語言判斷真實性并不可靠,但非語言行為很難受到意識的控制,非語言信息很難做到“理性加工”,大多數時候非語言行為是出于本能意識的第一反應,其原因在于受到大腦的邊緣系統的控制,人類心理狀態會直接反映在身體語言上。因此,非語言信息的可信度要高于語言信息。(如,有些人感到壓力時臉部在微笑,嘴里說著:“我很好”,卻汗流浹背,而流汗這一身體反應正是受到大腦邊緣系統的控制,是極難掩蓋和控制的)。

3.共性與差異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的身體語言具備共性特征,有的也存在差異性。例如很多身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高興時都會笑,難過時都會哭,生氣時都會皺眉,這就是身體語言存在共性的體現。

而身體語言的差異性是指,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同樣的身體語言在不同的文化中表達著完全不同的含義。如:在中國,點頭表示答應、接受、認可等積極含義,而這一動作在印度則表示拒絕、不贊同等消極意思。再加上非語言交際不像語言交流一樣有明確意義的表達、嚴謹的語法規則和結構,因此要正確掌握身體語言的含義除了要熟悉不同文化的知識之外往往還要結合動作發生的具體場景去分析。

三、身體語言的秘密

“人們的身體從頭到腳都會說話”。人的頭部、面部表情、眼睛、眉毛、和嘴巴還有手勢、腿、腳等,都能通過相關動作向外界“發射”思想和情感信息,接受者只有正確解讀動作發生者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掌控局面,與交流者建立暢通、高效的溝通。

1.頭部動作語與面部表情語。頭部動作語。頭部動作語指的是頭部參與的動作,主要包括點頭和搖頭。點頭的基本含義是“贊同”、“鼓勵”,再由這些含義派生成其他的意思,如“注意”“承認”“感謝”“允許”和“命令”。搖頭表達的基本含義是“否定”“拒絕”“禁止”“警告”和“抵制”,有時也有“憐憫”的含義。在跨文化活動中恰當地運用“點頭”這一技巧,可以加強溝通效果,作為聆聽者來說,如果在交流中,隔一段時間就向說話者做出點頭的動作,能向對方展現傾聽者對談話的尊重、興趣與認可,可以進一步激發說話人的表達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國家點頭都表肯定,搖頭表否定。但在印度、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保加利亞等國家,情況卻相反,搖頭表示肯定,點頭表示否定。

面部表情語之眼睛。美國心理學家Krech、Crutch Field和Livson 把人的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憤怒、恐懼和悲哀四大類。由這四大類情緒派生出的其他復雜情緒有厭惡、羞恥、悔恨、嫉妒、喜歡和同情等復合情緒。人可以通過面部的眼角、嘴角、面部肌肉的變化程度以及瞳孔擴大、縮小等信息來輔助判斷人們內心的情緒變化。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如果沒有掌握識別微表情的能力,則無法打開這扇通往人類心靈的窗戶。

眨眼。眨眼的動作是在一瞬間完成的,眨眼分眨單眼和眨雙眼,不同的國家對于眨眼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在巴拉圭,眨單眼有性暗示的意思,而在美國,象征一切都很好;在法國和澳大利亞,眨單眼則是一個不禮貌的動作。眨雙眼除了人的正常眼部動作之外也有一些不同的心理活動暗示,在美國眨雙眼表示懷疑,而在中國香港卻表示眨眼人感到無聊。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國家普遍認為缺乏眼神的交流是缺乏誠意和敬意的表現,或者有逃避和推托之意。而在亞洲國家,眼神的回避多代表著服從或尊敬,而過多的眼神接觸則意味著無禮和挑釁。

瞳孔的秘密。瞳孔的變化是通過控制虹膜的平滑肌來完成的,無法通過思維性命令進行控制。人的瞳孔是興趣、偏好、動機、態度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顯像屏幕,當人們處于積極、興奮和開心的情緒時,瞳孔會放大;相反,瞳孔則會收縮。

觀察他人瞳孔的變化,是商人慣用的方法,如果在商品交易時,顧客的眼神發光,也就是瞳孔放大,則表明他對眼前的商品非常感興趣,購買的可能性大,反之如果瞳孔無明顯變化則表明顧客沒興趣。商人可以根據對方眼神的變化來調整價格策略,促成交易。

在與人交流時,除了眼神注視的方式,還要注意交流的場合,以及眼神交流的時間和注視的部位,需要根據特定場景適當選擇不同的注視區域。

公務注視區域。公務注視一般應用于商務談判、磋商交易和業務交流等場景,眼睛注視的區域集中在對方的雙眼與額頭形成的三角區域內,作用是讓對方覺得你對此次交流很重視、認真、能夠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誠意,也起到一定的威懾力效果。

社交注視區域。社交注視應用于一般的社交場景,如:舞會、酒會、茶會等,注視的區域集中在對方的雙眼與下巴形成的三角區域內,作用是增加親和力,營造輕松、平等的交流氛圍。

面部表情語之眉毛?!懊硷w色舞”“眉開眼笑”這些成語都充分說明了在人類最基本的表情與情緒中,都會有眉毛的參與,因此眉毛的形態特征是判斷微表情背后含義的一個重要依據。眉毛分為眉頭、眉腰、眉峰和眉尾,其中,眉頭是判斷眉毛運動及形態的重要指標。

下壓狀態。下壓狀態是指眉毛整體向下移動,眉毛與眼睛之間的距離縮小,上眼瞼受到眉毛向下的壓迫,使眼睛呈半閉合狀態。這種狀態表示對負面視覺刺激的強烈關注。這種關注源于希望獲得更多信息的本能,比如遇到與自己預期不符的事情所產生的不解、不滿、厭惡和困惑情緒等。

上揚狀態。眉毛與上眼瞼一同抬起,高于常態,上眼瞼由于受到眉毛上抬的拉力,使得眼睛呈增大的狀態。這種狀態表示對當下狀況的驚訝情緒,眉毛抬得越高,驚訝程度越大。除了表示“驚訝”外,還有另一種心理活動,就是對自己所說的內容感到自信,甚至認為聽者也應該認可自己所說。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知道,當人們雙眉同時上揚時,表示極度欣喜或驚訝;而單眉上揚則表示對他人所說的話或做的事不理解。

面部表情語之嘴巴。人的面部肌肉會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尤其以眼部和嘴部周圍的肌肉最為明顯。根據嘴角弧度的不同,嘴部動作可以分為張開或閉合,向上或向下,向前或向后,抿緊或放松,不同的嘴部動作反映了不同的情緒變化。

“咂嘴”。 在中國,“咂嘴”表示對某事或某人的稱贊、羨慕、驚訝、為難、惋惜或者享受;除此之外,“咂嘴”還有不屑、瞧不起、嫌棄、厭煩的意思;在英國,這個動作表示沒有滋味;而在許多地中海國家,“咂嘴”則表示極其痛苦不堪。

“噘嘴”。當一個人嘴唇往前翹起時,通常表明他心有不滿或者對事物有不同的意見。比如在會議上,或者在談判中,當一個人對其他成員所提出的意見有不同看法時,他通常會做“噘嘴”這個動作。但是,指示性的“努嘴”有支持或者慫恿等含義。

“撇嘴”。當人們感到不開心、不滿意的時候會出現下唇向前伸,嘴角下垂,“撇嘴”傳達的是一種負面情緒和心理。它表達著悲傷、絕望、憤怒、不屑、鄙夷等情緒。

“抿嘴”。當人們感到有壓力時,會不自覺的藏起或者拉緊自己的嘴巴。壓力越大,嘴巴拉地越緊,越扁平。這個動作也表明了當事人在極力控制自己的焦慮,是一種自我抑制的表現。

2.手勢語。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通過解讀手部動作的含義,可以直觀、迅速地判斷出動作發生者的心理變化,以做出相應的反應,促使交流達到理想效果,但是由于文化差異,同一個手勢在不同的國家可能被理解為完全相反的意思,這樣就很容易給雙方的交流帶來矛盾和沖突,所以了解不同文化并且學會識別非語言背后的真正含義對于語言學習者和跨文化交際者來說至關重要。以下主要針對不同國家若干手勢語進行說明。

“ok”手勢?!皁k”手勢在中國、美國、德國、墨西哥都象征著“好”“沒問題”“同意”“順利”等積極意思,但在某些國家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含義,比如在日本“ok”手勢代表錢(硬幣);在法國它意味著“零”“毫無價值”;在西班牙、俄羅斯、巴西和烏拉圭, 它是一個粗俗并帶有侮辱性質的手勢,在突尼斯它甚至是一個對身體傷害的威脅信號。

豎起大拇指。在美國、英國、俄羅斯和中國,大拇指朝上,其他四個手指向掌心彎曲,象征著“認可”“贊成”和“鼓勵”,而在伊朗和澳大利亞,卻是一個粗魯的、冒犯性的手勢。

大拇指朝下。與大拇指朝上的意義相反,在美國、加拿大、中國,大拇指朝下象征著“不認可”“反對”和“貶低”。而在希臘這是一個典型的無禮的、粗俗的手勢。

緊握的拳頭。五個手指頭緊握成拳頭在中國表示“加油”“努力”“下定決心”“自信”;有時也象征著“憤怒”“力量”“挑釁”。而在巴基斯坦和黎巴嫩,緊握拳頭是一個不雅的手勢。

“v”手勢?!皏”手勢一般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表示“勝利”,另一個意思是 “和平”代表國家有英國和美國,在表示這兩種意思時掌心是向外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v”手勢時,如果掌心向內,就可能會造成誤會,例如在英國、南非和澳大利亞它表示侮辱,程度相當于美國文化中的“豎中指”。1992年美國總統老布什訪問澳大利亞,遇上反戰示威,他伸出右手做了個“v”手勢,卻不留神將掌心向內,結果激怒了示威者,示威者也紛紛對他做出了這個逆向的“v”手勢回敬老布什。后來老布什意識到錯誤之后,還專門為此事做了道歉聲明。

3.腿勢語。在進行跨文化活動時,人們會更傾向于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去分析其內心的真實想法,但相比較于其他的身體部位,面部表情的“可偽裝率”卻是最高的,這時不妨嘗試觀察身體另外兩個重要部位,它們相對面部更容易暴露人的真實情感,然而在情緒觀察中卻常被忽視,那就是腿和腳。英國心理學家莫里斯說過:“人體中越是遠離大腦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下面是腿和腳處于不同姿勢時隱藏的信號,可以在跨文化活動中為交際者帶來一些分析和決策參考。

轉向腳。當兩人交談時,一人腳尖調整到遠離對方的方向,就暗示著這個人對此刻的交談已經沒有興趣并想要離開。這個時候最明智的做法是機智地結束交談。

雙腿交叉。雙腿呈現交叉狀態,象征著“自我保護”“保守”“克制”“戒備”甚至“抵觸”的態度。當一個人將這個姿勢與其他否定姿勢一起使用時,說明他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別的事物。例如在推銷商品時,遇到顧客雙腿交叉的同時雙臂也處于交叉狀態,那么,銷售人員不應該繼續推銷商品,而應試探性地詢問顧客采取反對態度的原因,再隨機應變。

雙腿張開。與雙腿交叉不同,雙腿張開展示出“開放”“自信”、或“挑戰”的態度,是人類要捍衛自己私人空間的動作,也是一種傳達權力與地位的暗示。在談判或者進行其他商務活動中,如果對方雙腿張開,可以理解為對方的心理語言是:“這是我的地盤,我說的算”。

腿和腳輕搖。軀干保持靜止,而腿部和腳步在桌下輕搖,意味著動作發生者情緒是不耐煩、著急的,希望當下的事情盡快結束。此時明智的應對措施是,加快進程。而當輕搖的腳變成一只腳往上踢的動作,則表明此人情緒已經升級,由不耐煩變成了反感。

與腿部腳部相關的禁忌。在泰國和緬甸,腳部因為是人體最底端而且踩在地上的部位,所以被視為是骯臟的,如果在與人交流時,把腳底板或是鞋底對著交流對象的話,會被認為是在侮辱對方,更不可以把腳放到桌椅上。

四、總結

在人們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往往只注意到了有聲語言的運用,卻忽視身體語言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事實上,一段有效的交流,除了用有聲語言作為信息傳遞媒介,還需要身體語言的參與和配合,以達到增強溝通效果、彌補有聲語言溝通的不足,使交際顯得有聲有色。在很多場合,身體語言反而超過有聲語言的表達效果,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因此,要想成為一名成功交際者,不但需要正確理解他人的有聲語言,也應該掌握解讀身體語言密碼的能力,特別是在從事跨文化活動中,身體語言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在利用身體語言分析對方所表現和隱藏的心理活動時,需要結合不同文化背景、信仰、習俗、習慣、交談的具體場合以及交談話題來進行綜合判斷。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2]莊恩平.跨文化商務溝通[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11.

[3]彭澎,楊中碧.禮儀與文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徐慧文.禮儀實務[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5]Charles Mitchell.國際商業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5.

[6]亞倫.皮斯,芭芭拉.皮斯著,王甜甜,黃佼譯.身體語言密碼[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7.

[7]姜振宇.微表情(如何識別他人臉面真假?)[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身體語言跨文化交際
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知多少
淺談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身體語言對中學生的影響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