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味獨特的馕

2019-09-10 07:22屠應超
小福爾摩斯·上下五千年 2019年6期
關鍵詞:胡餅烤制維吾爾族

屠應超

由于地理環境、作物種植等因素,中國的主食整體上呈現“北面南米”的分布。在地大物博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馕”是個特例,它是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主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馕的由來

“馕”是維吾爾語的音譯,據學者考證,維吾爾語中的“馕”源于波斯語,是“面包”的意思。關于馕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馕是從中西亞傳入我國的。

翻閱我國古代的史料,“馕”在其中隨處可見,不過當時并不叫“馕”,而被稱為“胡餅”。我們知道,漢代發生過一件關乎中原和西域的大事件,即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中原和西域的物質文化交流趨于頻繁。異域的食品大量涌進中原內地,“胡餅”就是其中一種。根據史書記載,漢靈帝喜歡穿胡服,用胡帳,睡胡床,吃胡餅,還喜歡欣賞用胡箜篌、胡笛演奏的樂曲,京城里的王公貴族紛紛效仿他?!昂笔枪糯性貐^的人們對北方或西方民族的簡稱,如胡人、胡姬等,后來引申為國外的民族。凡是源自外域的物品或食品都冠以“胡”字,那么源于外域的餅,自然就稱為“胡餅”了。

魏晉以后,“胡餅”在中原地區更為普及,文獻中有關人們食用“胡餅”的記載越來越多。史料中曾記載唐代“時行胡餅,俗家皆然”。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走到咸陽集賢宮,沒有東西吃,只好用“胡餅”充饑?!皸顕遥ㄌ拼紫啵┌资泻炓垣I?!?/p>

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詩《寄胡餅與楊萬州》: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由此可見,在漢唐時期,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帝王將相,“胡餅”都深受喜愛。在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一個墓葬中發現了殘馕,雖然殘缺不全,但仍然可以看出它的基本形狀。無論是烤制方法、制作原料、造型、花紋,都與現在的馕基本一致。

馕的制作

除了少數馕是用平鍋烙、炭火的灰燼燜、蒸鍋蒸或油鍋里煎之外,絕大多數馕是在馕坑里烤制而成。馕坑是用土胚砌成的土灶,直徑約1米,深約3米。馕坑口小腹圓、底部稍微收窄,像個大的酒壇子,坑內壁用羊毛、黏土和泥抹平,從底部穿過坑身再設一通風道。

因為工作強度大,馕的制作一般都由男性完成。先取適量的面粉、清水、食鹽放入木盆中,加入天然的發酵劑,反復攪拌、揉捏,放置兩三小時,讓面醒透,再將面團分成大小相等的小面團待用。同時,用木材燒熱馕坑??锯螏煾禃檬痔揭幌聹囟?,如有必要,會往馕坑里灑鹽水來調節合適的溫度。然后,把小面團搟成圓餅狀,上面撒上切碎的洋蔥、紅花、白芝麻等佐料,用馕戳打上花紋。馕戳是用鐵釘或者雞翎制作而成的,用它在馕胚上戳出花紋,不但具有美觀的效果,而且能使馕胚在受熱過程中及時排出熱氣,使馕在烤制過程中不會膨脹變形。最后,把囊胚整個放到馕托上(一張厚布縫制的墊子),把馕胚反扣到馕托內側,貼到馕坑內壁上烘烤。當馕烤熟后,用鐵鉤將馕取出,焦香甜脆、異??煽诘拟尉椭谱魍瓿衫?!

馕因為水分少,所以有久放不壞的特點,它耐放置,易保存,易攜帶,是新疆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干透的馕,要吃的時候,拿茶或者水一泡就松軟了,吃起來十分方便。新疆因為地域遼闊,以前交通不便,馕是非常好的旅途食品。維吾爾族人民在勞作間歇,去溝渠洗手,往上游扔一張干馕,洗完手,馕也隨著水流漂下來,已經被水泡軟,可以當一頓飯了。

馕的文化

馕在維吾爾族人民的心中是一種重要的食品,所以它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

有很多關于“馕”的維吾爾族諺語,都說到了它的重要性。比如:“可以一日無菜,但不可一日無馕”,“誰有馕,誰就有生命”等。人們從小教育孩子不能浪費和糟蹋馕,馕要放在高處不容易被人踩到的地方,甚至面對馕可以起誓,絕無謊言。說明馕在維吾爾族同胞看來,是絕對不可以踐踏和侵犯的。

在維吾爾族的婚喪嫁娶等重要的習俗中,馕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走親入戶,主人會首先拿出馕和茶水來招待客人。以前的人蓋房子時,馕坑的位置要先規劃好。馕還作為一種禮品,被互相贈送。

甚至還有傳說,唐玄奘當年抵達西域后,也正是因為馕,幫助他走完漫長的旅途,最終他才取得真經。

關于馕,還有許多有趣的民間故事。這樸實又美味的食物,實在是令人難以抗拒呀!看了這么多關于馕的趣事,你動心了嗎?

猜你喜歡
胡餅烤制維吾爾族
新疆烏魯木齊維吾爾族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情況調查
烤制雞翅根加工過程中病原微生物的菌相分析及溯源
淺析新疆維吾爾族舞蹈表演
啤酒的妙用
胡餅、麻餅與燒餅
山西面食
燒烤:口福和健康怎樣兼得?
別讓錢卷走快樂
中秋佳節話“胡餅”
維吾爾族老人長壽三要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