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矛盾不上交,千村不發案

2019-09-10 07:22彭瑜
派出所工作 2019年5期
關鍵詞:警務駐村糾紛

彭瑜

西疇縣位于云南省文山州東南部,國土面積1506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區,曾經被聯合國教科文衛專家稱之為“基本失去了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屬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近年來,西疇縣公安局立足區位特點和縣情實際,準確把握維穩動向和治安形勢,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創新做實“五大工程”,整合三支力量,創新“四診療法”,推行五級聯防,創造了“矛盾不上交、千村不發案”的“西疇新現象”,成為了“楓橋經驗”在文山邊疆民族地區傳承實踐的成功典范,闖出了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實施新“五小警務”,巧借民力夯實公安工作根基

西疇縣萬人警力比僅為萬分之七點三七,遠遠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面對警力緊張的實際,西疇縣公安局堅持依靠和發動群眾,創新思路,巧借民力,在全縣大力實施“辦小事、破小案、化小矛盾、息小信訪、送小溫暖”新“五小警務”,建立完善全方位服務群眾機制、常態化警民溝通機制、多元化矛盾調處機制,進一步深厚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基礎,使公安工作獲得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同時涌現出“2017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聞人物”特別獎、被群眾稱為“最貼心的派出所長”駱瑞峰等一批親民愛民模范。

在認真總結“西疇現象”形成原因,科學研判社會治安形勢變化基礎上,西疇縣公安局黨委提出了“防為主、防為上”工作思路,大力推動重心下移、警務前移,強化基礎工作,夯實穩定根基,走出了“打不勝打、防不勝防”的怪圈。以“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好地控發案”為目標,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警務圍著民意轉,加強研判,科學布警,強化主業,打防結合,深入開展專項打擊和區域整治,有效凈化社會治安,連續14年實現命案全破。

創新推出“四診療法”,確保矛盾不上交

針對社會轉型時期矛盾糾紛不斷增多的實際,西疇縣堅持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系統治理,建立健全了村小組、村(社區)、鄉(鎮)、縣四級矛盾糾紛調處體系,完善了“集中排查與專項排查、專業排查與群眾自查”工作機制,滾動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實行“掛圖作戰”,明確化解責任單位、領導、時限,實施“派單制”。積極探索社會矛盾化解新路子,依托綜治專干、司法調解員和“五老”,創新推出 “四診療法”機制,即“坐班門診”(駐村民警深入轄區走訪、收集掌握情況,在警務室坐班接受群眾反映問題并組織調解)、“進村出診”(駐村民警會同村干部、“五老”進村調解)、“集體會診”(派出所會同綜治、司法、村組集中進行調解)、“上門復診”(駐村民警定期上門回訪),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10年來,西疇縣共排查發現矛盾糾紛24926起,其中20688起解決在村內,占83%;有3864起解決在縣內,占17%;全縣有1583個村寨連續10年無“民轉刑”案件、無群體上訪糾紛、無上交縣級處理的糾紛。

推廣“五級聯防“模式,實現千村不發案

近年來,西疇縣公安局在長期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群眾自管自助、鄰里互管互助、集體群管群助和公安機關專管專助”的群防群治工作體系。如法斗派出所創新推出“聯戶聯防、聯戶輪值、看樓護院、鄰里守望”等群防模式,“人人為我站崗、我為人人放哨”成為普遍共識。在全縣農村大力推行了“123”巡防機制,即零星小村寨的定位巡邏,兩個相鄰村寨的交叉巡邏,3個相鄰村寨為一片,3家為一組,3人為一班的守望巡邏。

縣局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建立了“群眾——治安聯防隊——村民小組——村委會——派出所”的五級聯防機制。派出所對社會巡防力量進行定期培訓,并配發服裝和裝備,指導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整合派出所警力,建立“中心派出所支撐、周邊派出所聯動”警務協作機制,實現警力統一指揮調配、裝備共用、信息資源共享、案件協作共辦。

實施“五分錢工程”,即村民每人每天出5分錢,一年共18元,加上縣財政補貼,以村組為單位,聘請建檔立卡戶當保潔員,同時公安機關將其物建為信息員,充分發揮其人熟、地熟、村情熟的優勢,及時收集信息上報駐村民警。全縣各派出所根據信息員上報情況的價值給予相應的積分(工分),信息員可憑積分到幸福超市兌換物品,穩定了公安機關農村信息員隊伍。

我們堅持“因地制宜、務實管用”的原則,推動視頻監控向廣大農村延伸。由縣公安局出資,在各鄉(鎮)主干道、重點區域安裝視頻監控探頭175個。同時,針對西疇縣財力不足和視頻監控覆蓋率不夠的實際,縣局不等不靠,提出了政法委、公安局、鄉(鎮)、電信公司、群眾共同出資、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享成果的“五位一體”建設思路,由政府出資建設后端云平臺及前端攝像機,為主要街道、重點單位、要害部門、人員密集場所周邊的商鋪免費安裝無線視頻監控系統,為各企事業單位、行業場所建成4G“雙?!睂χv機指揮調度平臺,實現了“一鍵報警”、應急處置、保安人員在崗檢查等多項功能,全縣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基本建成。

拓展宣傳陣地載體,大力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全縣先后建成預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基地2個,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24所,在72個村(社區)建設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廣場、農村毒品預防教育點,在每個村(居)委會均設立了一名以上的禁毒宣傳員,組織發動禁毒志愿者1600余人,連續14年被評為“云南省無毒縣”。西灑派出所依托村(社區)警務室和駐村民警,普遍建立了警干聯系微信群、警民聯系微信群、干民聯系微信群等3類微信群,及時發布安全防范、案件預警等內容,調動人民群眾廣泛關注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目前。在緝槍治爆工作中,董馬、法斗、雞街派出所有針對性地推出了“交一支槍獎勵一桶油”“交一支槍獎勵一袋米”“交一支槍獎勵50元人民幣”等有效措施,三年來共收繳2512支各類槍支及一大批危爆物品,有效消除了槍爆治安隱患,多年來未發生“打響、炸響”案件,其中通過宣傳,群眾主動上交的占98%以上。

(作者系云南省西疇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通訊員 劉孝懷)

猜你喜歡
警務駐村糾紛
陽泉“草帽警務”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做好駐村第一書記的“六字經”
誤幫倒忙引糾紛
“一帶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務人才英語口語提升研究
糾紛調解知多少
駐村第一書記
中辦國辦發文要求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
克山縣做好“三加強三提升”,助力駐村工作隊打贏脫貧攻堅戰
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討
問題與主義:近十年公安警務改革理性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