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導學,強拓展,巧用課后習題提素養

2019-09-10 07:22封利民
科學導報·學術 2019年49期
關鍵詞:說明文研討習題

封利民

摘 ?要:課后習題是教材編寫者針對單元教學特點而專門設置的知識要點、能力訓練點和教學的重難點,是教師確立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依據,也是課堂教學目標的具體呈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激活課后習題,根據學生實際、教師教學風格以及文章本身特點,因文制宜,巧妙運用,必將有助于優化初中語文教學。本文試從四方面談談自己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的一些嘗試:1.強化導學功能,加強預習指導;2.整合教學目標,完善教學思路;3.把握課文重點,提高教學效率;4.加強拓展遷移,培養讀寫能力。最后下結論:合理借助課后習題,能使語文教學目標明確、設計精煉、聯系實踐、訓練到位,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后習題;有效運用

精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的課文,是編寫者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精選的能構建學生語文認知結構的基礎知識和經驗,是教師“教”的主要載體和學生“學”的主要媒介。課后習題則是教材編寫者針對單元教學特點而專門設置的各課知識要點、能力訓練點和教學的重難點;它的設計體現了教材的編排意圖,是教師確立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依據,也是課堂教學目標的具體呈現。朱家瓏:“課后習題點明了應掌握的基礎,或提示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或提示了理解課文的思路,或體現了教學訓練重點,或滲透了教法和學法,是學生掌握知識、進行知識遷移以及能力訓練的載體?!比私贪娉踔姓Z文六冊教材每篇課文后面均附有一定量的“研討與練習”題(一般每課三到四題),難易適度,題量適中,形式多樣,與前面的課文構成了一個完整有機的整體,體現了編者對教材文本的深度駕馭。教師們如能準確把握、充分落實并有效使用這些課后練習,必將有助于優化初中語文教學。

但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教師往往忙于向課外查找教學資源來“充實”課堂內容,而現成的課后習題卻常被忽視冷落、隨意處置——想到時講,想不到就略;有空時講,課緊時就略;甚至課歸課,習題歸習題,把文本和課后習題割裂開來,使之成為可有可無的擺設,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我覺得這主要是因為部分教師沒有真正研究新教材的編排體系,或者是因為教師本身對語文課程基礎性和選擇性精神理解不夠而造成的。我們教師應認真對待課后習題,不要自以為聰明棄之不用;要吃透教材,認真鉆研課后習題;要在教學中善于激活課后習題,根據學生實際、教師教學風格以及文章本身特點,大膽剪切,重新組合,因文制宜,巧妙運用,使其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好幫手,讓教師教得聰明,學生學得輕松。下面我談談自己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的一些嘗試。

一、強化導學功能,加強預習指導

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這就是預習。預習的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有關舊知識,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難點,為學習新知識掃清障礙做好準備。預習在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如果預習不到位,就不能很好地參與教學活動,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老師課堂內所教學的知識。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許多學生對預習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他們認為既然老師明天要講,上課注意聽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要預習呢?認為預習純粹是浪費時間。還有的學生雖然知道預習的重要性,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展預習,認為讀一遍課文就是預習了。為了取得聽課的主動權,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必須重視預習,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F行教材在課后“研討與練習”的編寫上,強化了導學功能,如果教師能加強指導,預習則“事半功倍”。我在實際教學中就經常要求學生圍繞課后“研討與練習”展開預習工作,記錄在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并寫出自己的觀點意見,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如在教學八年級(上)第11課《中國石拱橋》一文時,我要求學生圍繞課后“研討與練習”中的三個問題預習課文,學生在預習中就基本了解了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并明確了作者是運用舉例子、引資料、作比較等說明方法,通過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典型的石拱橋來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特點的。但對于作者為什么只選取這兩座橋來重點說明不夠理解,特別是在說明文跟記敘文究竟有啥區別問題上深表疑惑。我在掌握了學生有效預習后的學情、明確了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后,把教學重心調整到了對趙州橋和盧溝橋不同類型石拱橋特點的分析以及對說明文、記敘文中描寫方法異同的分析上??梢?,憑借課后“研討與練習”的導學功能,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凡是學生有能力自己解決的問題絕不在課堂中重復分析,而學生預習中疑惑較多或憑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重點加以講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整合教學目標,完善教學思路

課后練習可以作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的憑借和依據。備課時我們應充分發揮課后練習的導向作用,將這些練習與教學目標有機整合,從而確定教學思路。

如:八年級(上)第13課《蘇州園林》,課后“研討與練習”設計了四題:

一)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么?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回答括號里的問題。(3小題,題目略)

三)說明文中常用一些說明方法,如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畫圖表、列數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國石拱橋》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結合實例說說其作用。

四)從下面兩題中選做一題。

1.你從課文中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2.寫一篇文章,介紹你游玩過的一座園林,200字左右。

通過分析這四題設置的目的,我們不難發現,題一的設置,編寫者意在讓學生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初步注意說明文的說明結構;題二意在讓學生通過對一些關鍵詞的分析,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題三則意在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說明方法,并了解使用這些說明方法對于說明事物所起的作用;題四意在讓學生通過小作文的寫作,進一步熟悉說明文的文體特點。這四題由易到難,由課內知識的習得到課外知識的拓展遷移,以讀促寫,逐層深入,設計巧妙。據此,我將文章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了解文章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2.理解文章的說明結構,掌握文章使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3.揣摩文章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4.嘗試運用一定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對某一事物加以說明。并根據此教學目標設計了相應的教學方案。

三、把握課文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1.直擊重點,把握教學內容。課后習題中不乏這樣的問題設計,抓住了它們就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教師如能利用好這些習題,順勢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就能避開煩瑣的提問和淺析,使閱讀整體性更為突顯,教學主脈絡更為清晰,課堂也更有實效。我在教學九年級(上)第9課《故鄉》時,就緊緊圍繞課后“研討與練習一”大做文章?!白髡咧饕獙懥四男┤说淖兓??他們有怎樣的變化?作者從中表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態度?”解決了這三問,也就大致把握了文章內容,抓住了文章主題。第一問,課文主要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變化。第二問,借助外貌、語言、行動等方面描寫的分析,明確閏土從一個純真活潑、無事不知的少年英雄變成了一個遲鈍麻木、封建愚昧的“老人”;楊二嫂則從一個漂亮端莊、精明能干的“豆腐西施”變成了一個尖酸刻薄、自私貪婪的“圓規”。進而通過二人變化原因的深層剖析,回答第三問,使學生明確辛亥革命并沒有給中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反而導致了中國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破產;中國農民的活力被封建社會嚴重扼殺;純真人性被嚴重扭曲。明白文章表達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與對理想人際關系的渴望。所以教師要密切關注與課文重難點有密切聯系的課后練習題,教學時直接把它們作為學生積累知識、分析課文、師生互動的內容。

2.查漏補缺,深入把握文章主題。八(下)星新一的科幻小說《喂——出來》文后設置了三題,其中第一和第二題圍繞小說結尾內容思考“那奇怪叫聲以及那塊小石頭從哪里來?天上掉下那塊石頭以后,接下來可能還會發生什么?”,并借以發掘文章的創作主題。這個“研討與練習”的設置對于文本的分析而言無疑過于簡單化,缺少實際可操作性。因此,我們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充實和豐富問題設計。我在教學中這樣增設了幾個問題:1.誰在填洞?2.都填了什么?3.他們為什么要填?前兩個問題學生們可以在文本中輕松找到相關語句,但第三個問題則凸顯了梯度!大到國家機密,小到個人隱私,為什么人們會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把它們填入這個無底洞中?學生們的思維果然得到了充分的激發,課堂教學氛圍也更為活躍。然后我繼續追問:“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如果有,為什么他們還要采取這樣的方法呢?”結論當然是顯而易見的,任何廢物都有回收和利用的價值和方法,如發電公司的原子反應堆廢料可以封存,國防部的機密文件可以銷毀,大學傳染病室里的尸體可以進行無害化焚燒等等。人們之所以這樣做,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大方面的心理在作怪:1.貪求方便。不需要任何成本就可以輕松搞定一切麻煩,何樂而不為?2.從眾心理。你填了沒事,我難道扔不得?不扔白不扔。在分析了人們將垃圾填入這個洞中的深層次心理因素后,我聯系生活實際,設置問題:“如果真有這樣一個洞,你會不會將這些東西扔進這個洞里?”以此來考查學生對于環境問題的認識深度。最后,我還圍繞“五水共治”話題讓學生思考:“人們常把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當作垃圾填埋場,這不就是一個現實版的“無底洞”嗎?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我們學生該怎樣做?做幫兇,做看客,還是做一個勇敢的斗士?”一系列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破壞大自然必遭大自然報復”的主題,促使他們自覺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

四、加強拓展遷移,培養讀寫能力

1.拓展課外閱讀。語文教學應開闊學生閱讀視野,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有所發展,促使自己的閱讀水平由量的積累達成質的飛躍?!肚锾斓膽涯睢氛n后研討與練習四:閱讀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一段文字,比較文字寫法與課文的不同點,我就讓學生課外閱讀史鐵生充滿哲思的抒情散文集《我與地壇》,體味作者對于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汲取作者頑強的生命與奮斗的力量?!缎∈ナ┩荡笫ァ氛n后研討與練習四:課外閱讀《西游記》的相關部分,了解這場戰斗的結局,我就讓學生抽空閱讀整部小說,把握作品奇特的想象、曲折的情節,明確孫悟空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的性格,學習他不屈的反抗意識和頑強的戰斗精神?!对谏衬行摹氛n后研討與練習三:閱讀作者在《人類的大地》其他章節中的幾段話,聯系課文寫作背景和你的日常生活討論如何理解“冒險”的意義,我就要求學生課外閱讀法國飛行員圣??诵跖謇锏纳⑽募度祟惖拇蟮亍?,感受作者對友誼、責任、勇氣、毅力的頌揚,以及對人類、文明、戰爭、品質的深層思考?!段业耐辍氛n后研討與練習三:分析季羨林散文“語樸情醇”“野老話家?!钡奶攸c,我就讓學生閱讀《季羨林散文》,了解先生近九十年坎坷、曲折、追求、奮斗的人生歷程,體悟他樸實無華、小中見大的獨特散文風格……

2.遷移寫作能力。為了培養學生寫作遷移能力,課后練習中安排了很多隨文練筆的訓練,意在讓學生從句段、立意、布局等方面習得寫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妙用課后練習,順其自然地課堂練筆,不但能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比缥以诮虒W《蘇州園林》一課時圍繞課后習題四,讓學生介紹自己曾經游玩過的一座園林或某個名勝古跡,嘗試通過寫作實踐掌握在課文中習得的一些說明文知識。如在教學《故鄉》一文時,以最后一題“結合文章內容,說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的內涵。并結合社會和人生,以這句話為話題,寫片段作文”為切入口,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對于人生之路的規劃,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如在教學《智取生辰綱》一文時,通過最后一題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改寫故事的能力。在教學《親愛的爸爸媽媽》一文時,根據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三題讓學生結合中國乃至世界近現代歷史事實,針對日本作家的言論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一則感想或評論,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等等。

當然,教師在教學中落實課后習題不能生搬硬套,得靈活落實編者意圖,讓學生愿學、樂學;尊重課后練習主旨,使師生共同創造性地完成對文本和練習更高層次的解讀。

總之,教師應合理借助課后習題,使教學目標更明確、設計更精煉、訓練更到位,減輕學生負擔,提升語文素養,增強學生更多的獲得感。

猜你喜歡
說明文研討習題
說明文閱讀專練
一道課本習題“鏈式反應”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網絡研討”實現教師多元發展
對一道習題的多角度思考與拓展
關于一道習題解的討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