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理論的應用研究

2019-09-10 21:55井麗明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19年3期
關鍵詞:綠色建筑建筑設計理論

井麗明

摘要:1970年之前,全球經濟空前繁榮,是現代主義建筑最盛行的時候,建筑設計向全面機械化、設備化的模式發展,例如全天侯的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系統、夜不熄燈的人工照明等設計遍布全世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后,建筑界開始注意“節能設計”的重要性,設計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節能住宅。如美國明尼蘇達州建造了一座標榜“生態建筑”的住宅,以歐伯羅斯命名。這座住宅就是希望能達到完全與環境共生而自給自足的住家設計。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建筑工程建設項目越來越多,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升了工作、生活的質量,但是建筑工程建設項目一定程度上對環境產生了不利影響,甚至會破壞環境,這就需要采取措施,將建筑工程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關鍵詞:建筑設計;綠色建筑;理論;應用;分析

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常使用大量的資源嚴重的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綠色建筑理論能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節省資源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間綠色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綠色建筑理論

(一)綠色建筑理論的概念

綠色建筑理論是指將生態學理論應用在建筑設計、建設過程中使得建筑物同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相互協調。綠色建筑理論能構建出更加適合人們生活需求的生態環境堿少建筑物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節省資源消耗保證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應用綠色建筑理論科學的改造自然環境實現建筑、社會、自然和諧發展。

(二)綠色建筑理論的特點

綠色建筑理論是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根本,將生態學、建筑學、科學技術等理論融為一體對建筑物的設計、建設、使用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保證建筑環境的生態平衡實現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無污染、低消耗。因地制宜是綠色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最常見的應用,建筑要與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人文環境、歷史文化等相互統一。因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實現建筑可持續發展。

三、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理論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消耗的材料、水資源、能源占總資源消耗的50%在進行建筑施工過程中會極大的降低農業用地施工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氟氯化合物等有害物質會對空氣、水資源等造成污染對人們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綠色建筑理論不但能減少建筑施工對環境的污染、節省資源消耗、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還能有效的改善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為人們創建更加健康的生態空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中也越來越重要。

四、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理論的應用

(一)建筑選址及現場設計

建筑設計中的選址及現場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基礎環節,這一環節應用綠色建筑理論主要在于必須與當地的地理環境相符合,使建筑工程與周圍環境之間能夠實現和諧統一。建筑選址及現場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地理環境,最大程度地降低地理環境給建筑施工階段造成的不利影響,降低施工難度,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為人們的出行、施工提供更多的便利,減少建筑人工、建筑材料等資源、能源的消耗。同時,選擇較好施工的建筑地址,還利于減輕對周圍環境的改造,確保周圍環境的留存。也還要注意氣候條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減輕暖通空調的使用壓力。在建筑選址及現場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要在實現建筑物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開展節能環保設計。

(二)降低環境負荷

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理論,要充分考慮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生態環境效益,最大程度減輕污染物質的產生量。設計人員要從建筑材料入手,使用壽命長、可循環使用、可回收、無污染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工程建造時對環境的危害,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在不使用建筑物,對其進行拆除時,還可對建筑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延長建筑材料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要加強對先進建筑材料的應用,如清水混凝土、智能混凝土、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輕型鋼材,降低對自然的危害。另外,還要對先進建筑技術的應用,降低建筑項目施工階段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中水循環利用技術、架空隔熱面層技術、BIM技術等,通過先進技術的應用,彌補施工建設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

(三)注重使用者的感受

建筑工程項目的主要目的是供人們生產、生活所用,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要注重使用者的感受。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注重結構選型,考慮結構的低碳環保、節約能源資源,并注重結構的耐久性和靈活性,減少建筑物維修和拆建時的能源消耗,節約投資成本。還要注重建筑內部的空間,確保內部空間的寬敞、潔凈,給人以舒適的感受。合理選擇裝飾裝修材料,優化裝飾裝修設計,可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給使用者以舒適、舒服的空間,滿足人們對建筑設計的需求。

(四)合理設計建筑外部環境

建筑外部環境會對建筑內部產生極大的影響,這就需要根據建筑物的功能和需求,合理設計建筑外部環境,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一個節能環保的外部環境。建筑外部環境具體表現為植被的合理覆蓋,建筑周圍的良好綠化,能使空氣更加清新,環境更加優美,不僅提升了觀賞性,還能抵御一些不利的自然現象,如風沙、灰塵等。外部環境設計時,要注意與建筑物的契合,可以遞進的方式對建筑群的休閑區、建筑群入口以及建筑物附近的景觀進行設計,還可在建筑道路的兩旁進行綠化植被設計,如采用喬木、灌木等,提升建筑物與自然的融合程度。

(五)積極使用可再生能源

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進步,也使建筑技術工藝有了極大的發展,逐漸摒棄了傳統建筑技術工藝的粗放形式,越來越注重利用自然能源,在減輕環境污染的基礎上,加大了對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這些能源不僅可再生,最大的優勢就是潔凈,如熱回收式空氣源熱泵空調、光導管自然采光系統、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地熱供暖系統等等。以地熱供暖系統為例,其主要是將鉆鑿地熱井、地熱水回灌、熱能梯級利用、熱泵對地熱尾水進行熱能回收等有效的集中為一體,通過利用水源,并采用熱泵原理,實現低位熱能向高位熱能的轉移。地熱供暖系統的良好應用,可降低采暖的能源消耗,實現地熱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所處區域可再生能源的分布情況,做到因地制宜,提升綠色建筑的整體節能環保水平。

五、結語: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各種先進技術、先進理念層出不窮,綠色建筑理論的產生符合當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得到了建筑行業的利用。建筑設計是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的初始階段,設計質量對后期建設和拆除有著決定性作用,對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的周圍環境也有直接性影響,為降低建筑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升建筑整體建設水平,要充分結合綠色建筑的主要特點,重視綠色建筑設計中的建筑選址及現場設計、降低環境負荷、注重使用者的感受以及合理設計建筑外部環境等,為人們設計、建造出一個合格的綠色建筑。

參考文獻:

[1]張雨.清潔生產理論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8,16(02):82-84.

[2]萬志強.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建筑物立面設計研究[J].居舍,2018(18):87.

[3]林國華,管佳佳.基于綠色建筑整合設計理論與應用的相關問題分析[J].科技風,2017(05):86.

[4]郭海達.綠色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知識,2017,37(04):126.

[5]李金文.價值工程理論在房地產綠色建筑設計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6(01):92-93.

猜你喜歡
綠色建筑建筑設計理論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理論”與“實踐”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盛滿理論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綠色建筑技術節能分類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