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019-09-10 04:38陳鳳平
錦繡·下旬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問題意識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陳鳳平

摘 要: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對小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數學問題意識能夠使小學生輕松發現條件和目的之間需要解決的矛盾,利用已知條件獲得最終答案,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獲取新的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一、構建情景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激發數學興趣

構建情景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是大勢所趨,隨著教師教學思想的革新,情景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老師、家長和學生的歡迎,這種教學形式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等形式創設知識情境,循循善誘,層層遞進,學生通過直觀體驗,進入到學習狀態,有利于教師提升教學質量,減少學生對教材的抵觸性、陌生性、疏離感,活躍了課堂氛圍。情景化的教學方有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讓學生將課本知識與課堂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學有所得。

例如,在講解六年級下冊《統計表》一課時,我開展了情景化課堂。首先創設情境:“教育經費是一項很大的經費,為了你大學學習的豐富多彩,父母打算給你存50000元供你上大學的話,你覺得怎樣安排收益最大。老師出示教育國債、國庫券等相關信息,并提供了利率表,結合實際的情景化課堂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自發性,指導學生依據信息列出統計表,煥發課堂生命力與學生的活力。

二、加強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的數學學習,應該是更具現實、富有挑戰性的,主要強調的是數學源自生活,應用于生活。正是以上的標準與理念,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較多的要求,即在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從小學生的生活內容中出發,將數學內容與現實進行一定的聯系,為學習材料給予更多的現實背景。小學數學教師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用發展的眼光引導孩子看問題,將應用的意識貫穿于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通過對課堂中數學知識的了解進行一定的理解,感受到數學的學習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基礎之上的。學習數學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舉例來說,教師在講授兩步計算應用題之后,可以在班級中簡單布置一個花店,并在上面標注“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再提出問題:“如果老師想買7支菊花,可老師僅僅帶了30元錢,你們說老師帶的錢夠嗎?你們能幫助老師想一想,如何才能買到一束又漂亮有經濟實惠的鮮花呢?”學生們針對這個購買鮮花方案的設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習興趣驟然高漲。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們不單單掌握了學習的知識點,還有效地發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數學知識原來與生活有著如此之大的聯系,從而有效拓寬了孩子們的成長與發展精神,為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學生的提問能否得到正確的評價

小學生十分在意家長和教師對于自己的評價和看法,這是他們通過他人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得不到教師的理解和正確評價,很容易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甚至產生自卑心理,對于學習的信心也受到了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及時,客觀,合理的正確評價,激發小學生的提問意識,讓小學生敢問敢說,在課堂上充滿自信。比如,在進行《年、月、日》教學時,教師提出問題:“小明今年過了9個生日,可為什么小明的爸爸卻只過了4個生日呢?”學生們一聽紛紛表示不可能。有的提問道:“老師,4個生日應該是4歲呀?小明怎么比爸爸還大?”有的提問道:“他們一定是在玩過家家游戲!”有的提問道:“老師,我覺得是因為他爸爸忘記自己的生日了?!睂W生們提出的問題可能是沒有價值的,有時候甚至是無關教育內容的,但是教師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提問意識,對他們敢于提問的勇氣表示肯定,保護學生的提問積極性,使學生逐步擁有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四、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

主要倡導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數學來源于生活。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促進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效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積極應用各種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第一章節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成年人較差,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充分生活化,可以讓學生猜測“我們平時住的房子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常見的鉛筆盒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再提問學生“平時玩的骰子跟前兩個有什么不同”,教師盡可能利用小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導學生去理解數學知識。

五、構建合作化的小學數學課堂,培養數學思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睌祵W知識的學習重視理解,理解大于記憶,學生只有學懂了才能舉一反三,因此,合作化的教學模式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模式,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合作化教學即分組教學,教師將學生們進行分組教學,以3-5人的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教師提出一個具有討論價值的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隨后,小組成員派代表進行作答,教師引導全班學生一起探討問題,進行總結,得出結論。合作化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有利于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這一課時,我設置問題:“如何計算一塊橡皮泥的體積?!蔽抑笇W生四人為一小組,學生發言道“可以將橡皮泥捏成正方體或長方體,通過測量然后利用公式計算得出,”我給予肯定,并進行了現場演示,以不規則圖形推導出規則圖形的計算,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合作化的小學數學課堂為學生們提供了發言機會,調動了全體成員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參與度,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打造了生命化、生態化、生活化的“三生式”課堂,構建了高效的數學課堂。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改善課堂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對數學知識理解的深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從而打造生命化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技展望,2017(9).

[2]黃勇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神州,2017(1).

[3]《有效教學聚焦課堂》.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5

猜你喜歡
問題意識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問題意識與專題化教學研究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