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實踐研究

2019-09-10 07:22汪明賀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關鍵詞:課程改革心理健康

汪明賀

摘要:課程教學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云南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挖掘課程資源,改革課堂教學,建立必修課、選修課、慕課、講座等線上線下并舉的學習形式,將體驗式教學、心理素質拓展訓練作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補充,實施多樣化的評分體系,學習訓練與學分掛鉤,既方便學生學習,又提高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水平與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遼寧省大學生; 心理健康; 課程改革

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課程現狀

遼寧省在2016 年12 月對全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了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如下。

1. 1 開課情況

遼寧省的高校中有65 所開設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形式有必修課、選修課、知識講座。全省開設課程比例為90. 3 %。

1. 2 開設學時情況

遼寧高校普遍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必修課時是20 ~ 30 學時; 開設選修課時是10 ~ 20 學時; 開設知識講座課時是4 ~ 6學時。其中開設必修課的學校不到50%,有部分學校既開設必修課,又開設選修課; 至今仍有少數學校只開設知識講座。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存在問題

2. 1 未受到足夠重視

1) 機構不夠健全。許多高校雖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 咨詢) 中心,但隸屬于學校學生處,負責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員,只有一兩人,他們在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時還擔當著學生處其它工作; 遼寧省高校專設心理健康教研室的比例只有1. 53%。教研活動沒有正常開展。

2) 被重視程度不夠。高校的教育體制注重學科特色,政策向重點學科傾斜,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其它專業課程相比: 在教學安排部分,全省開設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65 所高校中,沒有1 所學校是按學生自然班級上課(1 個自然班級有40 ~ 60人),而是合班教學(2 ~ 3 個自然班合并); 要么以講座形式(100 ~ 200 人) 開展。這種合班、大班教學,無法照顧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

2. 2 教授內容與現實問題脫節

傳統“滿堂灌”教學方式普遍應用,由于合班教學上課學生人數多,受教室場地限制,鮮用甚至不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只能在課堂上進行“填鴨式、一鍋煮”教學,滿足不了大學生的現實心理需求,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2. 3 師資力量不足及專業化程度不夠

目前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由專兼職人員組成,隊伍中有心理學教師、專職輔導員、學工干部等。心理學教師的學習背景多以心理學、教育學專業為主,專職輔導員、學工干部所學專業五花八門。從總體數量看,專職人員少,兼職人員多。而且學校對兼職人員的培訓力度不夠,兼職人員普遍缺乏專業的心理學知識,難免出現僅憑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不專業行為。

2. 4 課程的教學模式落后于當今社會發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傳授理念知識,解決大學生知識層面的問題,缺乏對大學生認知能力和獨立行為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大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訓練,以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積極自信行為訓練。

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會使學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無法對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有較為清晰的認識[2]; 另一方面會導致學生不能有效吸收所學知識并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造成了學生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習的后果。

3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迫切性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專業至上的思想影響著相當多的大學生人群; 另外由于大學生學習任務重,所以他們更愿意把學習的重心放在專業學習方面,而忽略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在沒有掌握足夠心理健康知識或不理解心理健康咨詢工作的實質情況下,學生在心理受挫需要幫助時,不能主動地尋找或是通過有效途徑和方法疏導調適,而只會采取消極逃避、隱忍、壓抑甚至極端的行為。

4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與實踐

4. 1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培養

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專業能力以及實踐教育教學能力等因素將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制約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進,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體功能的發揮。

建立專業師資隊伍的準入制度。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師必須是有專業學習經歷,或是從事本專業工作多年的教師,本身具有健全的人格特征,熱愛本專業工作,具有從業的相關資格證書。

4. 2 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隨著社會進步發展才為人們了解重視的新型綜合性學科,綜合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咨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多方面的內容。課程旨在幫助學生不斷進行自我認識,自我完善,最終實現自我成長,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自信的心理。該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教學相比,在教學內容的啟示性、體驗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教學主體的自主性互動性,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與參與性等方面均與其它學科存在顯著差異[3]。

4. 3 把培養積極品質納入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體系

積極心理學倡導研究人們正面的、積極的心理品質,強調人的積極主觀體驗、公民的道德感、責任感。[4]實踐中,個人的積極取向影響著一個人的認知、學習、人際交往、挫折應對與情緒體驗,讓人充滿活力,感到生活有希望、有意義、將要實現的樂觀感受。個人的積極正向品質包括: 智慧、勇氣、毅力、寬容性、創造性、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對美的感受力,以及對國家、社會、個人的責任感、道德感與榮辱感等。

對大學生而言,大學期間的心理健康理論學習、體驗學習和心理素質拓展訓練,既能固化健康知識,又可培養習得健康行為,能夠積淀形成個體必需的基礎心理品質,使他們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宋迎秋,梁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效實施的調整與實踐[J]. 高教學刊,2016(2):5 - 7.

[2] 陳玉榮.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 學園,2015(17):65 - 66.

[3] 張少華.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119 - 120.

[4] 許國彬,黃紅清. 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0):46 - 49.

[5] 劉偉,方高彬,高斯恬.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探索[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0):167 - 168.

猜你喜歡
課程改革心理健康
心懷陽光,健康成長
運動過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