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保護和增強兒童的心理健康

2019-09-10 08:21陳阿芳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關鍵詞:保護心理健康兒童

陳阿芳

摘要:兒童心理是否健康將直接影響著兒童后期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存在心理障礙的兒童,其各方面的成長都會受到阻礙。因此,需要保護和增加兒童的心理健康,為兒童心理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本文主要就當前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為主題,從宣傳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明確兒童心理健康標志、實施人生觀啟蒙教育、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加強兒童心理健康自我保護和正確認識兒童心理障礙等方面,詳細闡述了保障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措施,切實幫助兒童解決心理障礙,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關鍵詞:保護;兒童;心理健康

前言:

兒童作為國家發展的儲備人才,其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將決定著國家后期發展是否有充足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國家方面需要加強加強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針對當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以及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針對性地對兒童健康教育進行改善,切實做好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廣泛宣傳保護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兒童時期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時期,在保障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為兒童成長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心理障礙是人心理問題的重要部分之一,而兒童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兒童會經常性說謊,兒童一旦說謊之后必然會心慌意亂,導致兒童夜不能眠,對于兒童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從調查數據顯示,性格活潑開朗的人,其發病率為2%左右,而情緒不穩定,易怒的人,在其年長之后,患病的概率大約為77.3%。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個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是其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個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則主要是因為健康的心理。因此,在引導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培養兒童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對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有著重要意義。心理不健康的兒童,必然會影響到兒童后期的發展。此外,兒童心理是夠健康還直接影響著兒童智力的發展,從數據中了解到,心理健康的兒童智力要比心理不健康的兒童高50%左右。由此可見,心理是否健康對兒童是非常重要的,影響著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各界需要清楚認識到保護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加強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做好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的工作,真正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二、明確兒童心理健康的主要標志

在開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而通過對相關資料進行研究發現,并結合兒童當前的心理情況,認為當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有5個方面。

1.兒童的心理健康要符合兒童自身的年齡特征、意識水平和智力水平。兒童需要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對于自己要有信心,這樣才能時刻保持積極的態度,消除自身的心理障礙,促進自身心理健康成長。同時,對于事物要保持新奇的態度,要有一定的求知欲,要有屬于自己真正的愛好。

2.在情感方面,兒童也需要保持健康的狀態。遇事能夠保持冷靜,謹慎處理。在遇到自己無法獨自解決的事情時,能夠知道尋求幫助。同時,能夠尊老愛幼,有自己的價值觀念,分清是非好壞。

3.有與自身年齡相符的自制力,能夠經受住不良事物的誘惑,從而能夠避免被壞事物所吸引。平時注意力比較集中,能夠專注于一件事情,不會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4.平時與其他兒童能夠良好交往,有很好的人際關系,與他人為善,樂于助人。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會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自私自利,能夠為他人著想,與家人和伙伴能夠友好相處。此外,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做到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于他人,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5.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不要沮喪,要能夠想到更好地辦法去解決,而不是自我封閉。這主要取決于兒童的生長環境,在平時兒童的成長過程中,要積極為兒童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并引導兒童適應心理環境和人際環境,能夠嘗試著接受新的事物,并能夠試著去接受生活中所遇到不開心的事情。

三、市場對兒童實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為了加強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對兒童平時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的應試教育對于兒童的發展史非常不利的,教師和家長過度重視兒童的學習成績,認為成績高就可以了。家長為了能夠提升兒童各方面的能力,在學習之余還給兒童報很多的興趣班,占用了兒童大多的娛樂時間,給兒童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必然會影響到兒童心理成長。因此,需要改善當前的教育環境和教育體制,禁止對兒童進行強制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對兒童進行娛樂教學,做到在學中玩,玩中學,在教育兒童相關的文學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兒童熱愛生活和人生,從小樹立正確的理想。

同時,需要教育兒童與他人友好相處,多參與豐富多彩的主體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不驕傲、勇敢、健康的興趣愛好,引導兒童養成樂觀的性格,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這就需要家長正確認識到兒童未來的發展方向,有目的地性增加兒童課外的學習科目,注意切忌給兒童增加過重的負擔,讓兒童變成學習的工具,這對兒童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自身方面要淡化成績的重要性,成績不是衡量兒童能力的唯一標準,要迎合兒童的興趣愛好開展教學,這樣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教育兒童養成有節奏的生活規律

兒童是否具有良好的自制力還體現在平時的生活規律方面,良好的生活規律可言看出兒童生活習慣是否良好,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為兒童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三餐的時間、學習的時間、課外興趣愛好時間,保證兒童每天能夠睡足10個小時,這樣兒童才能有充足的精力進行學習。同時,要注意兒童的用腦衛生,兒童每天學習的時間需要控制在6個小時以內,避免過度用腦對兒童造成負擔,使得兒童害怕學習。在兒童在校學習期間,教師也需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在學習的同時給予兒童足夠的娛樂時間,在學習之余能夠得到放松,這樣才能促使兒童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此外,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為兒童樹立良好的生活榜樣。生活中兒童與家長接觸時間最長,很多事情上都會以家長作為榜樣,有一樣學一樣,加之兒童沒有正確的判斷標準,不論家長的行為對錯與否都會學習,這樣無形之中就會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因此,家長需要從自身做起,改掉平時生活中一些不正當的行為,為兒童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幫助兒童養成有節奏的生活規律。

五、指導兒童學會心理健康的自我保護

兒童身心都處于正在發育的階段,他們在面對外界的刺激時,心理能力還不夠成熟,很容易因為外界刺激出現心理問題。如何提高兒童面對外界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兒童在面對學習和日常生活上的各種磨難的能力都已經成為了當前最為關注的內容。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不斷提高學生應對外界刺激和磨難的能力,要教導兒童學會進行自我保護。兒童由于年紀尚小,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他們很容易情緒化,因為一點的小問題就會變得不高興,教師在對兒童進行教導時要讓兒童學會愉快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歡快的笑容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精神愉快,心理健康,經常微笑是保持人心理健康的最佳法寶,教師在教導兒童時,要讓兒童經常保持微笑,促使兒童心理變得健康。

目前,很多兒童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獨苗,因此受到家長的寵愛甚至是溺愛,使得兒童過于的自私,過于的情緒化,很容易和其他的兒童出現小矛盾。教師應當教導兒童要學會分享,要清楚的認識自己與別人,要能看到其他兒童的優點,能夠看到自己的缺點。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導兒童學會幫助有需要的人,應當做到樂于助人。當前兒童由于受到家長的溺愛,在面對挫折時沒有承受能力,他們害怕困難,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對此教師要教導兒童學會勇敢,要不怕困難,應當勇敢面對困難。當兒童遇到困難時,很少會將自己遇到的困難向家長或是教師傾訴,主要是因為兒童已經開始有了自尊心,認為自己將困難告訴家長或是教師,會受到家長、教師或是其他兒童的輕視,而這種思想顯然是不對的,教師應當鼓勵兒童將自己的困難或是煩惱向他人傾訴,然后教導兒童要學會傾聽別人的勸導。

六、教師要正確待會兒童的心理異常和心理挫折

關注外界的影響,出現心理問題。兒童一旦出現心理問題,這對兒童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有著很嚴重的影響。因此,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需要重視兒童的心理問題,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教師是對兒童進行學習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是比較長的,教師在對兒童進行教學時,除了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外,還應當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不同的兒童其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相同的教師,相同的教學課程,但是不同學習能力的兒童學習效果不一樣,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兒童學習成績較差,很容易產生心理差異,長此以往,就容易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注意到這一點,要對這些兒童進行心理輔導,正確面對兒童的心理挫折。

但是當前,很多教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更多的還是將重點放在兒童的學習成績上,認為兒童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由于兒童還不夠成熟,等他們長大自然就會好,這就為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隱患。教師在與學生相處時始終將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認為兒童就應當聽從自己的,沒有尊重他們,而這顯然是不對的。教師應當要尊重兒童,當發現兒童存在心里方面的異?;蚴切睦泶煺?,不能夠歧視他們、諷刺他們,應當深入的了解他們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問題,然后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教師在與兒童交流時,一定要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千萬不能夠直接訓斥他們,不能直接硬碰硬,要讓兒童從心理上接受教師的輔導和安慰,促使兒童能夠身心健康的發展。

小結:

總之,要想兒童獲得良好的成長,并具備健康的心理,就需要加強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從心理健康教育上引導兒童消除心理障礙。家長、教師、學校三方必須加強協作,加強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針對兒童的年齡特征、性格特點有意識地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成長。國家方面也需要針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規范,保證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參考文獻:

[1]牛留梅. 如何保護和增強小學兒童的心理健康[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09(12):31-31.

[2]周效英. 如何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0(12).

猜你喜歡
保護心理健康兒童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