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哥窯開片的三大美學特征

2019-09-12 03:46曾志女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2期
關鍵詞:特征

曾志女

摘 要:哥窯瓷紋的神奇性、天然性和意蘊的豐富性為人們所稱道。文章結合作者對哥窯瓷的研究與感受,闡述了其三大美學特征:表面開裂的自然美,巧奪天工的形式美,寓意豐富的意境美。

關鍵詞:哥窯;開片;紋片美;特征

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歷受宮廷皇室、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和收藏家的青睞,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本文擬談與之相對應的三大美學特征:表面開裂的自然美,巧奪天工的形式美,寓意豐富的意境美。

第一,表面開裂的自然美。哥窯瓷的乳濁釉,因為失透,釉面泛出一層酥光,開裂為大小不一的紋片。經染色后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淺黃色,人稱“金絲鐵線”,也有叫“墨紋梅花片”“文武開片”“葉脈紋”等。這是哥窯瓷表面的主要特征。青瓷單色釉有時未免有點單調,適當的裝飾點綴往往會有出奇的效果。劃刻、堆塑,古人都試過,而哥窯的天然開片極好地裝點了瓷器外表。哥窯瓷最為人們稱奇的就是這種自然開裂。釉層外表開裂,但瓷胎、瓷骨渾然無損,且韻致盎然。這種自然開片美,開創了陶瓷美學上無需裝飾、卻酷似書畫,有夢幻般的千變萬化、意味無窮。在哥窯瓷器樸素大雅的自然開片美中,寓動于靜,動靜搭配,凸顯了渾然天成的天然美,開一代瓷器天然裝飾美的先河,在瓷器王國里獨樹一幟。

第二,巧奪天工的形式美。從稀罕度、時代性上來說,古代保存下來的哥窯瓷器無一不是瑰寶。哥窯瓷器表面布滿的紋線就是奇跡。哥窯以紋片著稱,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紋線具體巧奪天工的形式美?!陡窆乓摗分赋觯骸案绺G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痹┟鞒醯氖詹丶也苷巡粌H對哥窯瓷極為欣賞,而且根據其紋片的不同,給其分出上、中、下的等級,還給這些形式極美的紋片取了傳神的名字。哥窯開片常分大開片、中開片、小開片、極小開片。小開片瓷器和極小開片瓷器的開片面積大小相對較均勻。民間對極小開片的哥窯器稱百圾碎,或“魚子紋”“金絲鐵線”“冰裂紋”“鱔血紋”“蚯蚓紋”“魚子紋”“蟹爪紋”等。這些生動美妙的名字里包含了瓷器生動的形式美和人們對其的喜愛之情。這些形式極為簡潔單純的線紋,構成絕美的藝術,使人鐘情于斯,寄情于此。它是金木水火土協奏曲和諧演奏出的形式美杰作,既如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拍案稱奇。

第三,寓意豐富的意境美。觀賞哥窯瓷,如讀花海。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起點,那么花開的順序,一朵一朵,一片一片,似乎并不棲身于一個枝干,并不生長在一片叢林之間。它們盛開在一個浩瀚的海洋,就像人們生活在人山人海的大千世界之中,各自芬芳,競相爭艷。每一個瓷片有自己獨特的高雅、純潔和脫俗的形態,又有共同的相互迎合的粘性和瓷性特征。似花海的花枝,各舉一束花,各表一種意,但又是各顯嬌妍,儀態萬方。

觀賞哥窯瓷,如品歷史。哥窯開片百家爭鳴,各成其美,構成一部浩瀚詩篇,并載入光輝的史冊。那些縱橫交錯的歷史記憶,讓我們想起許多失敗與成功的故事,歷盡風霜的大地上開滿了干涸的裂口,那些道路上卻始終燃燒著傳承不息的文明探索之火、奮斗之火,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夢想,也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哥窯的裂紋中我們看到了從河姆渡到良渚文化,甚至唐、宋、元、明、清的點點滴滴。歷史的變遷,祖國山河的春來夏往,人民在幅員遼闊的祖國大陸上綿延生息。哥窯開片,如同時光隧道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帶給我們許多的啟示。

哥窯瓷似清流雅士的杰作逸品,有達官顯要的風雅瀟灑;有東晉“書圣”王羲之那精研體勢、廣采眾長、備研諸體而冶于一爐的大家風范;更有王羲之在蘭亭舉行“筆會”那些“曲水流觴”的派對情景。瓷紋中那些結體遒美、疏密有致、骨格清秀的書畫,筆筆精妙,瀟灑飄逸,如行云流水;其章法自然巧妙,尺幅間蘊含著豐裕的藝術意蘊,無論橫斜鉤折點捺,處處極盡。

猜你喜歡
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組
白馬是不是馬
圖表
識別模型特征順利解三角形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不存在的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