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地理開放教學實施策略

2019-09-17 13:41閔志坤
新課程·中學 2019年7期
關鍵詞:開放性課程教師

閔志坤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地理教學的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重概念教學的模式被打破,僵化的課堂變得靈動。每一個教師應樹立新的地理知識觀,改變封閉式的教學,建立開放的地理教學模式。

關鍵詞:地理;開放教學;策略

當前初中地理課程具有顯著的開放態勢,它的開放性表現在:課程目標的開放性、課程內容的開放性、課程資源的開放性、課程形態的開放性和課程實施的開放性。

一、初中地理開放教學在新課程中的意義和作用

1.開放的地理教學能促使學生成為教育活動的真正主體

學生的“主動參與”是新課程核心理念。而地理開放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是個性化、人性化的教學,是一種面向學生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在開放的地理教學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建議、參與、鼓勵和幫助學生,教師要充分尊重、信任、愛護學生,為學生創建民主、寬松、和諧、開放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自主發現的方式進行學習。

2.開放的地理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

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開放的地理教學要求我們要改變過去“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走出教室,親自體驗實踐過程,學生會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認真觀察、思考和探究,使自己的創造力不斷提高。

開放的地理教學鼓勵學生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新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批判思維,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實現開放的地理教學,教師首先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關注學生學習狀態,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養。

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該放手時就放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指導學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使自主學習得以真正實現。

三、開放教學環境,創建和諧、寬松、民主、活躍的教學情境

教學環境是指學?;顒铀枰母鞣N條件的綜合,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物理環境是指學校的建筑、校園的布局等,心理環境是指師生關系、班風以及課堂教學氣氛等。

1.開放教學環境,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地理教學資源

中學地理課程有許多自然地理的內容,如:地形、氣候、動植物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校園、大自然等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引發了他們對大自然的好奇感和探究欲。例如:在講到水資源時,教師提出為什么很多時候會出現水資源緊缺?帶著這樣的疑問,鼓勵學生進入圖書室,上網查詢資料,向老師、家長進行咨詢,有條件的可以開展社會調查,并利用適當的時間組織地理興趣小組考察校園周邊主要河道及周邊環境,學生在獲得豐富信息的前提下,相互交流,互相補充,最后對當地缺水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大家結合當地水資源短缺主要原因認真分析,去思考我國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及一些大、中城市水資源現狀,學生在探索、思考、總結的過程中,普遍產生了危機感,樹立主人翁意識,為節水和護水提出了許多具有參考價值的新思路、新方法。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寬松、民主、活躍的教學情景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在這種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都會得到充分發揮。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為學生創造一種和諧、寬松、民主、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心理,在愉悅的心境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四、敞開創造空間,自我探究

由于地理學科研究的內容具有綜合性、復雜性、變化性,地理科學的不斷發展,為地理學科不斷補充和更新新內容、新知識。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地理教材看成一個開放的系統,借助教材學習,而不是學習教材。

1.用地理故事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

在七年級上冊第一節中講到: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曲折而復雜過程,我用麥哲倫的故事教育學生,如果沒有麥哲倫敢于否定前人,不迷信權威,人類也不會獲得真理,并要求學生向麥哲倫學習,樹立實事求是、崇尚科學的觀念和志趣。

只有在教學中切實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性的火花,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標新立異,別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規想象,才能使學生在障礙迷局前面,通過創新去思考。

2.巧妙設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好奇心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內驅動力。在地理教學中,要善于抓住時機,巧妙設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講地球海陸分布時,先讓學生玩游戲,教師轉動地球儀并走動在學生中間,讓學生用手指讓地球儀停下,最后看同學觸摸的海陸比例,地球上海大于陸,那么我們生活的地球是該叫地球?還是水球?老祖宗是不是給我們的地球取錯了名字?創設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深化書本知識,敞開創造空間

課外活動通常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實踐性、靈活性、趣味性等特點。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大力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例如在學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黃土高原、三江源地區后,我讓學生為中國開發大西部建言獻策,提議他們為新疆的旅游業發展、三江源的保護、黃土高原的治理設計宣傳廣告,學生興趣盎然,有繪畫、設計、書法特長的學生在活動中個性得到了充分展示。

總之,構建開放式地理教學,教師要努力開放教學思路和教學形式;設法引導學生思維開放,但需把握好開放的度;要充分開放渠道,不斷豐富和利用地理課程資源,積極開發和建設校本課程,為學生開放教學時間、教學空間、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陳傳康.綜合自然地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常金花.試論新課程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幾點做法[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21).

猜你喜歡
開放性課程教師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最美教師
例析三類開放性問題的解法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尋求開放性道路
圓我教師夢
重讀天一閣開放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