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吉首市發現利安德水鼩

2019-09-23 07:57張佩玲黃太福吳濤瞿勇張佑祥劉志霄
四川動物 2019年5期
關鍵詞:支系頭骨喜馬拉雅

張佩玲, 黃太福, 吳濤, 瞿勇, 張佑祥, 劉志霄

(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2017年5月25日,在湖南省吉首市馬頸坳鎮霧兒村進行小型哺乳動物調查時,于林間地面(109.815 239 0°E,28.383 342 7°N,海拔341 m)撿到1號食蟲類標本(編號:201752501JS)?;谛螒B特征和分子數據,將其鑒定為勞亞食蟲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東方水鼩屬Chimarrogale的利安德水鼩Chimarrogaleleander(Thomas, 1902)。該種在我國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蘇、江西、貴州、臺灣、陜西、湖北(羅蓉,1993;Smith,解焱,2009;Yuanetal.,2013;蔣志剛等,2015;Abramovetal.,2017;劉少英等,2018),而湖南省未見記錄,故本次發現應屬湖南省哺乳類1新記錄種。標本浸泡在95%酒精中,保存于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動物標本室。

1 外形及頭骨特征

該標本體型中等,體質量17.4 g,頭體長87.96 mm,尾長(65.2 mm)小于頭體長,后足(23.54 mm)較大。全身毛發短密細膩,在身體兩側和臀部有長的白色芒毛,且后者分布更為集中,比喜馬拉雅水鼩Chimarrogalehimalayica的臀部芒毛更濃密。身體背腹面異色,分界不明顯,背部毛基灰色,毛尖黑色;腹部毛基灰色,毛尖黑灰色。鼻部和吻部毛色深黑。前后足腹面黑褐色,深于背面。趾的兩側均有白色梳狀櫛毛,櫛毛毛尖白色,毛基黑色且形成黑色線條。尾背面黑色,腹面前1/3白色,后2/3黑色。尾基部的毛發明顯短于尾中后部,尾尖端有長的櫛毛(圖1)。外耳耳廓短小,隱于毛下,耳廓上長有毛發。

圖1 利安德水鼩的外形特征 (黃太福 攝)

頭骨外觀狹長,顱全長25.29 mm,顱基長23.78 mm,眶間距5.47 mm,腦顱寬13.02 mm。顱骨骨壁薄,腦顱扁平,矢狀嵴和人字嵴明顯,從吻端到人字嵴的連線與齒槽線近乎平行。第1上門齒前尖向下垂直,有一小后尖,第2、3上門齒和上頜第一枚單尖齒基部約等大、尖等高;上前臼齒前尖低矮、后尖寬大尖銳且后緣呈圓弧狀;第1上臼齒比第2上臼齒大,呈“W”狀,第3上臼齒退化變小(圖2)。上臼齒列長7.32 mm,下臼齒列長8.33 mm。齒式3.1.1.3/1.1.1.3=28。

圖2 利安德水鼩的頭骨特征 (張佑祥 攝)

A.頭骨背面觀dorsal view of skull; B. 頭骨腹面觀ventral view of skull; C. 頭骨側面觀lateral view of skull; D. 下頜骨側面觀lateral view of mandible; E. 下頜骨正面觀front view of mandible

2 分子分析

異丙醇法提取DNA,使用通用引物L14724_hk3和H15915_hk3(Heetal.,2010)進行PCR擴增,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產物測序,獲得的線粒體cytb基因序列長度為1 140 bp。從GenBank下載利安德水鼩在中國不同分布省區的序列(包括模式產地福建)和其親緣關系較近種的序列用于數據分析(Yuanetal.,2013;Abramovetal.,2017)。使用MEGA 7.0(Kumaretal.,2016)以鄰接法(NJ)構建系統發育樹,顯示利安德水鼩為單系,內部分為3個支系(分別為“臺灣”“福建”和“陜西+湖北+湖南”)(圖3)?;贙imura 2-parameter模型計算序列間的遺傳距離(Kimura,1980),顯示“陜西+湖北+湖南”和“福建”支系之間的遺傳距離為5.7%,“陜西+湖北+湖南”和“臺灣”的為8.2%,“福建”和“臺灣”的為7.0%。

3 討論

在前人的研究中,利安德水鼩的分類歸屬經歷了多次變化:最初,Thomas(1902)依據采集于我國福建掛墩的標本將其命名為Chimarrogaleleander;Allen(1938)在研究中國和蒙古國的哺乳動物時將其作為喜馬拉雅水鼩福建亞種C.himalayicaleander記載;而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將其歸并于C.platycephalaleander;Harrison(1958)重新恢復了C.himalayica種的地位;但是之后又被修正為C.h.leander,并長期以C.h.leander被記載(Hoffmann,1987;羅蓉,1993;陳衛,2002;Smith,解焱,2009;鄭生武,2010)。Yuan等(2013)基于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分析恢復了利安德水鼩種的地位,且由于遺傳距離較大而將“臺灣”標本和“陜西+湖北”標本分別作為假定種1和假定種2;蔣志剛等(2015,2016)在整理中國哺乳動物名錄及脊椎動物紅色名錄時將其作為獨立種記載;Abramov(2017)在修訂東方水鼩屬Chimarrogale的分類系統時,認為Yuan等(2013)劃分的類群過細,而將“臺灣”標本和“陜西+湖北”標本重新歸于利安德水鼩;劉少英等(2018)認為我國中部和東部以及臺灣分布的喜馬拉雅水鼩亞種C.himalayicaleander屬于獨立種,即利安德水鼩。

圖3 基于線粒體cyt b基因構建的鄰接樹

當前,我國分布的東方水鼩屬物種為3種:利安德水鼩、喜馬拉雅水鼩C.himalayica和灰腹水鼩C.styani(蔣志剛等,2015,2016;Abramovetal.,2017),三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在于體型和毛色(羅蓉1993;Motokawaetal.,2006;Abramovetal.,2017)。羅蓉(1993)描述的喜馬拉雅水鼩福建亞種C.himalayicaleander尾基部1/2的腹面白色,尾背色和尾尖毛色一致,為黑色;背部長有白色針毛,臀部更為濃密,趾兩側有白色櫛毛等特征,與我們獲得的標本特征基本一致,同時分子數據也支持湖南標本屬于利安德水鼩。在最新出版的《中國獸類圖鑒》(劉少英等,2018)中,提到喜馬拉雅水鼩可能只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即西藏南部、云南和廣西等地,而此前被認為是喜馬拉雅水鼩的分布范圍(中國中部和東部),則很可能分布的是利安德水鼩,本研究初步支持了該觀點。同時,系統發育樹和遺傳距離的結果與Yuan等(2013)和Abramov等(2017)的研究一致,顯示利安德水鼩分為3個支系且支系間的遺傳距離較大,并且支持3個支系標本間的地理跨度大,隔離明顯,然而是否已形成了種或亞種的分化還有待采集標本從多方面(如多基因甚至基因組、染色體核型和電鏡掃描等)深入研究予以厘清。

猜你喜歡
支系頭骨喜馬拉雅
頭骨祈福
巨人復活傳 喜馬拉雅
神奇的水晶頭骨
美女冒險家:“翼裝”飛越喜馬拉雅
廣西凌云地區背隴瑤的支系研究
苗族支系服飾色彩探析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是彝族自稱形成和分支的重要原因
循先賢足跡 探樂教真諦——評《先覺者的足跡——李叔同及其支系弟子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研究》
朱樂耕藝術作品
會說話的頭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