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之美盡賦書法

2019-09-23 08:33李欣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物象自然書法

李欣

摘 要:“自然”之態,是自古以來為世人所尊崇的一種思想和境界。早在古希臘時期,赫拉克利特把藝術與自然聯系在一起,認為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藝術家通過自己對自然某些特質的理解,用各種藝術手段表現出來,而藝術的對象,就是人們所面對的自然。書法雖不同于其他藝術那樣可以直接取法自然與生活,但它通過其獨有的藝術特色,無論是在書法作品和書法理論中都可看到各種自然形態的美感,亦或是書家與自然相同的感悟。文章將著重對古代書論進行梳理學習,發現書家在欣賞表達自然之美的同時,也在模仿感悟自然之美,并將從自然中吸取的精華轉而運用到自己的書法創作與藝術追求中。

關鍵詞:書法;自然;物象

中國書法的起源,可以從先人于對大自然的描摹想象而產生的一種記錄方式說起。無論從最初的象形刻畫還是抽象的表達,都流露出人們對自然的崇尚與向往之情。書家從自然萬物中吸取養分,感受天地所賦予的靈感,并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傾注于筆墨之間,揮灑在自己的書法作品之中。自然,便成了中國書法藝術和書學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從古至今不論是書法作品還是書法理論,都以自然為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的訴求與理念。

一、對自然的初級描摹

較早認識到書法與自然關系的,可追溯到秦國時期丞相李斯,他曾說過,“書之微妙,道合自然”。書法本是一項技藝,不論在臨摹還是創作過程中必然會有“道”所依。老子認為“道法自然”,道是一種無為之道,是一種對自然遵循之道,即任何事物本質上都要順應自然之勢而發展。在書法的學習發展過程中,亦然少不了對自然的尊崇,從歷代書論中不難發現,古人對自然的觀察學習和吸收是從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

漢代是書法藝術漸趨自覺的時代,也是書論史的開端。自文字產生,就有“象”之意,許慎的“六書說”中言:“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逼渲小爱嫵善湮?,隨體詰詘”便指出文字的產生,是出于對自然萬物的描寫刻畫,如其舉的例子“日”和“月”,我們可以對照著早期甲骨文的文字式樣(圖1),“日”字用一個圓圈中間加一圓點就代表了太陽,取彎彎之形來代表月亮。足可見先人造字時,借自然之物,畫出其形,然表其意。中國文字能傳承千年,永久不衰,它就像是一種可以穿越的符號,每一個固定的文字都被賦予了相對穩定的含義,通過文字似乎能喚起人們對自然之物的聯系與想象。這一概念的產生對之后的“書畫同源”思想也具有一定意義。

在崔瑗的《草書勢》中以動物的形象來描寫草書的動態美:“傍點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絕筆收勢,余綖虬結,若山蜂施毒,看隙緣巇,螣蛇赴穴,頭沒尾垂?!盵1]

蔡邕的《九勢》,提出書法自然美的哲學依據:“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盵2]

成公綏的《隸書體》對其形態體勢的描寫:“或若虬龍盤游,蜿蜒軒翥,鸞鳳翱翔,矯翼欲去;或若鷙鳥將擊,并體抑怒,良馬騰驤,奔放向路。仰而望之,郁若霄霧朝開,游煙連云;俯而察之,漂若清風厲水,漪瀾成文?!盵3]

衛恒在《四體書勢》中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凡天地間存在的自然物象中均包羅在書法意象,如:“日處君而盈其度,月執臣而虧其旁;云委蛇而上布,星離離以舒光;禾苯以垂穎,山嵯峩而連岡;蟲跂跂其若動,鳥飛飛而未揚?!盵4]

上到日月之態下到蟲鳥之跡,書論皆離不開對其物象的觀察而生動的運用。索靖《草書勢》云:“科斗鳥篆,類物象形?!币嘀赋鑫淖謺w本身具有類物象形的特征。在這些書論中,無論從觀其字形還是述其字勢,多借以自然萬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動植飛走等一切可以使人們聯想到自然姿態在心中所映射出美感的現象,皆可運用到對書法的理解和表達上,從書寫的產生開始便與自然界中千姿百態的物象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到東晉衛夫人與王羲之時期,從自然中感受到的形態美開始被運用到書法點畫中,如《筆陣圖》中對七個基本筆畫的形容:

一是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扒Ю镪囋啤?,可以說是對寫橫的要求與標準。雖說是簡單的一筆,但其并非“橫平豎直”般僵硬的一條橫杠,首先要有“千里陣云”般內涵,即要有起筆、運筆、收筆等動作貫穿在內,不會使整個筆畫單調呆板,其次要“千里陣云”般氣勢,一筆橫,仿佛劃破天際,既有力度,又有向兩邊延伸的廣度。

二是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從視覺來看一塊石頭它的形狀是有尖銳的部分也有鈍的部分,而點畫的形態與石塊相似。重點是如果這塊石頭有了從高山墜落的加速度過程,落地時必砸出深刻的印記,書論以簡明的自然現象,一語道出點畫的書寫既有速度又有力度,如崩石般爽硬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三是撇:陸斷犀象。這是觀察動物來學習的,將撇畫與切斷的犀角象牙相比。撇由重到輕,入筆有堅硬的質感,從右到左斜下切入,收筆鋒利流暢。

四是斜鉤:百鈞弩發。此處衛夫人強調的應該不是弓弩或弓箭的形狀,而是弓弩拉開后繃緊張力下巨大的彈性,以此比喻斜鉤的彎度要有彈力,且在彈性最足的時候發力寫鉤,這樣的鉤才勁挺有力。

五是豎:萬歲枯藤。這個比喻可謂形象至極,沒有拿一般的木樁或木棍來比喻豎畫,而以“萬歲枯藤”來描述,足以體現“枯藤”那般凝重錘煉,感悟到寫豎畫要提著一股勁,用內力的積聚來貫穿線條的強韌,才能將豎畫寫得厚重渾穆。

六是橫折彎鉤:崩浪雷奔?!氨览恕睉撌侵覆ɡ藢訉臃瓭L,“雷奔”形容的應該是從遠方滾滾而來的雷聲,這兩者的相似之處,都在于一種遞進關系,在寫橫折彎鉤的時候,那個“彎”仿佛就要節節發力,不斷涌出,然后出鉤。

七是橫折豎鉤:勁弩筋節。這點明轉折處由橫畫到豎畫的過渡,猶如“勁弩”般挺拔而有力,又像“筋節”那樣,做好轉折連接。

衛夫人通過形象的比喻將這七個基本筆畫表現出來,不僅教授了王羲之寫字用筆的技法,還更多地教會了他如何從大自然中獲取對美的感知能力,并將書法的學習與自然萬物相通,用生命去感悟書法對其物象的比擬和升華。

二、對自然的高級追求

自唐代起,書法理論中出現了對筆法和技巧方面的具體且系統的探討,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一文,將書家對自然的認知上升到對自然書寫狀態的追求。

長史曰:“予傳授筆法,得之于老舅彥遠曰:‘吾昔日學書,雖功深,奈何跡不至殊妙。后問于褚河南,曰‘用筆當須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島,遇見沙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而書之,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自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真草用筆,悉如畫沙,點畫凈媚,則其道至矣。如此則其跡可久,自然齊于古人。但思此理,以專想功用,故其點畫不得妄動。子其書紳?!盵5]

此處出現了不同于之前以自然中日月星辰、飛鳥走獸等之態對書勢、點畫的形容,而以“印印泥”“錐畫沙”等自然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比喻書法的用筆。其中“錐畫沙”即用錐子在沙灘上書畫。張旭認為以錐子劃沙,起止無跡,具有“藏鋒”的效果,而線條兩側因錐子劃過,沙子凸起,留下的筆跡中正,形似“中鋒”,奇趣自然,由此受啟發感受到中鋒用筆之渾厚圓潤。

之后,在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中記錄懷素與鄔彤討論筆法:

彤曰:“張長史私謂彤曰:‘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余自是得奇怪。草圣盡于此矣?!鳖佌媲湓唬骸皫熞嘤凶缘煤??”素曰:“吾觀夏云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闭媲湓唬骸昂稳缥萋┖??”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盵6]

在這段對話中一連用了好幾處比喻,皆能看到書家通過對生活中自然景象的觀察來討論書法:“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來形容用筆像孤飛的蓬草,自振搖擺,奮起騰飛,像風吹動的沙子,自然飛舞,縱逸奔放;又以“夏云多奇峰”將觀察到的夏天云彩隨著風勢而奇異多變的現象,聯想到草書用筆;“其痛快處飛鳥出林、驚蛇入草”便像草書書寫到酣暢痛快時,那瞬間騰飛的點畫矯健而有力;“坼壁之路”是以墻壁干裂后出現的一種裂紋來形容用筆,與之較接近且更高一層次的認識,則是顏真卿的“屋漏痕”。古代的房屋多以茅草混泥土而砌墻,當雨水滲入墻壁時,凝聚成水珠則沿著墻壁徐徐流淌,并不像在現如今光滑的墻壁上垂直而下,而會因墻壁的粗糙或凹凸不平,在下流的過程中,依著墻壁歪歪扭扭順勢而下,其流淌的軌跡順暢且圓渾。顏真卿以此悟到行草書的用筆及勢態皆自然而發,不可故意作之,將書法“取法自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些言論也并被后人視為自然書寫之經典。

三、結語

通過對古代書法理論的梳理和學習,可以發現其中結合自然物象來表達書法認知的現象十分常見,并且,隨著書法的不斷發展,書家對自然的認識和感悟、吸收和學習是有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過程。從最初先人觀鳥跡來造文字,到書者通過對日月山河、動植飛走等描摹來形容書法的勢態,接著把觀摩到的自然景物運用到點畫、用筆的學習中,再到書家從自然現象中領悟到一些獨特的審美意境,通過自己的筆觸進行自然書寫,力求書法的表達可以不受外界世俗之擾,直露心性,達到真正的造妙自然。

參考文獻:

[1]王鎮遠.中國書法理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

[2][3][4][5][6]上海書畫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5,9,13,280,283.

猜你喜歡
物象自然書法
如何與物象相處
記敘文構思之“物象法”
同為“漁夫”,異為“漁夫”
詩書畫苑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書法等
圖說書法(三十九)
以“非美”意識辨析觀光旅游產品的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