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9-09-27 06:18
機構與行政 2019年7期
關鍵詞:治理體系鄉鎮

在鄉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工作中,新泰市堅持高位推動、統籌推進、大膽創新,初步構建起了符合基層實際,權責統一、行為規范、運轉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趟出了一條新路子。

一、創新機構設置,構建高效管理體制

一是統籌切塊。優化鄉鎮黨政工作機構設置,將管理和服務職能切為十二塊,分別納入“七辦五中心”。對設有功能區的樓德鎮、泉溝鎮,實行“鎮區合一、機構套合”設置,厘清管理體制,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分類設崗。明確要求各鄉鎮在對“七辦五中心”統一設立35個固定崗位的基礎上,再按照鄉鎮的A、B、C分類,分別設置4、3、2個工作崗位,自行確定崗位名稱和職能,服務保障工作開展。三是優化編制。統籌編制資源,2016年以來,在嚴控市直機關從鄉鎮借調人員的基礎上,共為鄉鎮補充259名工作人員,目前鄉鎮機關干部平均年齡降到44歲。這次改革中,又針對鄉鎮行政編制不足的實際,核增了事業編制,為鄉鎮工作開展增添了力量。

二、推行激勵機制,激發干部工作熱情

一是試行全員競聘。在小協、石萊2個鄉鎮,試點推行中層崗位全員競聘制,在保證基本薪酬落實的基礎上,用好實績考核獎勵,打破了基層“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大鍋飯”體制。鼓勵干部下沉到基層“網格”,優先從“網格”書記中提拔鄉鎮領導干部崗位,樹立了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二是實行“雙向掛職”。建立市直與鄉鎮機關新招錄工作人員(中小學教師、醫療衛生工作人員除外)“雙向學習鍛煉”制度,目前,共有67名新考入的市直機關人員,到鄉鎮和審批服務局、項目指揮部等一線單位掛職,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鍛煉。建立干部輪崗制度,對在一個崗位工作10年以上的鄉鎮中層干部,進行交流任職,促進了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三是拓寬發展空間。落實鄉鎮工作人員各項待遇政策,加強政治、經濟、人文關懷,改革后,20個鄉鎮(街道)副科級以上干部職數增加240個,達到508 個,為干部提供了充足晉升空間,營造了拴心留人環境。

三、加強黨建工作,大力簡政放權

一是強化黨建工作。鄉鎮建立黨群工作辦公室,村(社區)建立黨群服務中心,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統籌開展黨建工作。強化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及經營項目、工程項目、服務窗口和網格等各領域、區域建立黨組織,保證了工作方向,提升了服務效能。二是推動事權下放。凡由鄉鎮初審、實質性審查,市直部門形式性審批,且辦事對象為群眾個人的事項,原則上一律下放到鄉鎮辦理。市里對下放鄉鎮的事權,給予相應財力支持。比如,市民政局通過刻制“2號公章”的方式,向鄉鎮下放低保救助審批權,群眾領取救助款由改革前的3個月縮短到1個月。三是優化服務方式。深化“貼心代辦,一次辦好”改革,在鄉鎮建立便民服務中心,授權統一行使行政審批權,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村村設立便民服務代辦站,推動網上政務服務向鄉鎮村(社區)延伸,實現了“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今年1-4月份,市鄉村三級共接受群眾委托代辦事項17.6萬件,97%的代辦事項集中在鄉村兩級。

四、理順職責任務,提高基層治理能力

一是理順市鄉層級關系。結合我市承擔的“科學界定屬地管理職責”聯合攻關任務,制定鄉鎮“三定”規定和主體責任清單、配合責任清單。借鑒“鄉鎮吹哨、部門報到”經驗,厘清了縣鄉職權邊界。對各類派駐機構主要負責人的任免,書面征求所在鄉鎮黨委意見,工作考核以鄉鎮為主,比重占60%,增強了鄉鎮統籌協調能力。二是推行城鄉網格管理。整合市鄉相關機構,構建綜合治理、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等4大功能性平臺,實現管理服務全覆蓋。整合市直以上機關、部門設置在基層的各種網格,做到多網融合、一網統籌。目前,全市共建立鄉鎮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20個,村(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866個,共劃分網格1966個。各部門的網格經費通過市財政統一撥付到鄉鎮,由鄉鎮負責考核管理網格員隊伍,目前共撥付網格管理員補貼和城市社區工作經費918萬元。三是融合網絡信息服務。市鄉村分別建立社會治理信息指揮平臺,為網格管理員安裝了綜治信息系統手機APP,實現了三級聯動,構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的治理格局?!鮁:CSQ

關鍵詞:鄉鎮 行政管理體制 治理體系

猜你喜歡
治理體系鄉鎮
鄉鎮改革怎樣防止“改來改去”?
“老鄉鎮”快退休,“新鄉鎮”還稚嫩 鄉鎮干部亟須“平穩換代”
鄉鎮扶貧印象
讓鄉鎮紀委書記敢亮劍
地方“垂改”勿落下鄉鎮這塊板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實踐經驗及啟示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現狀研究及對策初探
黨委重視 人大盡責 鄉鎮人大立出新威
國家治理中的“融和”智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