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安康市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19-10-08 05:50金德珍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8期
關鍵詞:問題及建議三變試點工作

金德珍

摘 要:如何有效抓住這一改革機遇,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走好合股聯營新路,讓廣大農民真正得到實惠,是當前擺在各級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安康市把“三變”改革列入脫貧攻堅“五大工程”之一,自2017年在漢濱區、嵐皋、寧陜、平利等縣試點以來,不但壯大了集體經濟,還涌現了一批“三變”改革成功典型。

關鍵詞: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問題及建議

一、基本情況

1.謀劃部署快速穩妥。結合安康地區實際,于2017年10月制定了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的《指導意見》和《試點方案》,明確了基本原則、目標任務、方法步驟和具體措施,緊接著召開了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視頻會和現場推進會,先后確定了80個市級試點村,平利縣為試點縣。

2.清產核資扎實推進。安康市現已完成清產核資的村1199個,占比68.5%;其中市級“三變”改革試點村80個。目前,全市10個縣區均掛牌成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其中漢濱、石泉、嵐皋、平利、旬陽5個縣已開展交易活動,涉及土地1.2萬畝,成交金額603.6萬元。

3.市場主體持續發育。全市累計培育龍頭企業1000家以上、專業合作社1860個、家庭農場1356家。累計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4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150家、市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337個。

4.資金投向聚焦鮮明。初步統計,已累計落實產業引導資金9.17億元用于各縣區重點村脫貧摘帽,蘇陜協作扶貧資金1.42億元用于74個項目,預計覆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19萬人,貧困戶人均在改革中增收1300余元。同時放大金融機構政府增信效應,爭取政策性金融扶貧貸款5.8億元,金融部門以財政貼息方式發放“5321”扶貧貸款12.7億元,撬動社會各類資本近80億元投向精準扶貧村。

5.改革成效初步顯現。截至目前,全市市級和縣區級共有275個村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已有54個村分紅881萬元,惠及貧困戶7332戶。

二、存在問題

1.農村農民差異性較大。一是我市兩山夾一川,山多地少,耕地零碎分散,加之城鄉建設擠占,可用來集約化發展高效農業的耕地更趨緊張。二是由于山川海拔高低不同,氣候特點、資源分布差異較大,面臨著“產業布局統一難、基礎設施配套難、農業機械應用難、經營效益提高難”的“四難”問題,很難形成像關中蘋果那樣全市一統的拳頭產業。三是農村自大包干以來,“分”得充分、“統”得不夠的弊端在我市尤為明顯。四是農村青壯年勞力大量外流,帶來的“空心村”和“三留守”問題日益凸顯,農村發展面臨著內生動力不足、外部投資缺乏的挑戰。五是一些農民群眾市場經濟意識淡薄,對農村“三變”改革存在“顧盼猶豫”、“不愿不敢”的問題;一些經營主體也認為,農民只想分紅不愿擔風險的觀念難以扭轉,致使其寧肯舍棄政府“撥改投”資金,也不愿自覺參與“三變”改革。

2.經營主體不強不旺。截至2017年底,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僅陽晨公司1家,過5000萬元的僅23家。特別是已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60%左右屬于有名無實。經營主體的實力強弱與農業產業的質量高低緊密相關,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加工層次低,多以初級加工為主,產業鏈條短,經濟效益低,占領不了市場制高點;另一方面,產品加工與原料基地沒有銜接配套。有企業無原料與有原料無企業的問題并存,形成加工不能帶動基地,基地不能滿足加工,長此以往,產業發展也受到制約。

3.農村“三變”改革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近些年來,全市耗費了大量人力和財力,林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都已全部確權頒證到戶,雖然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但還沒有真正發揮出“激活要素”的功能作用。再有,政策性農業保險體系殘缺不全。

三、幾點建議

1.率先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扎實抓好試點。一要注重模式創新。當前尤其要按照“政府主導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協會(專業合作社)引領產業發展”的思路,切實把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做實做成經濟實體和行業自律組織,不能僅是一個“空架子”。鼓勵各縣區對每個產業協會( 專業合作社)給予30-50萬元左右的啟動資金,并把財政投放到村的基礎設施項目,全部交由村集體承包實施,想盡辦法把村集體經濟組織“扶上馬”。二要落實業務指導責任。市、縣區要建立“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指導組,按照“三清一陽光”工作法,加強巡回督促指導,解決現實問題,總結典型經驗。三要建立領導包抓責任。各縣黨政一把手包抓試點,通過抓一批典型,總結和發現一批典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再運用典型啟發經營主體,教育農民群眾,激發他們參與農村“三變”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三變”改革的重中之重。建議市委、市政府配套出臺一個《關于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著力在項目落實、資金獎補、融資渠道、人才引進、技術革新等方面拿出務實管用的舉措,引導各地按照壯大一批、新建一批、引進一批的思路,內培外引兩力并舉,鼓勵工商資本下鄉、務工能人返鄉創辦領辦經營主體。支持各縣區對那些承接“三變”改革的經營主體,按照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實績,區分不同等次,大張旗鼓地予以表彰獎勵,形成誰能帶動群眾致富就扶持獎勵誰的鮮明導向。

3.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進程。我市富硒產業當務之急是要實現“兩個”轉變,即:從注重基地擴張向注重深度加工轉變,從產品向品牌轉變。為此建議:富硒產業初加工布局在靠近原料周圍,市上在高新區再規劃建設一個富硒產業深加工園區,由高新區統一管理,將現有落地的企業按產業類型予以整合,市、縣區再招引的富硒產業深加工企業,各記其功。同時,創新“三變+鄉村旅游”模式,融合發展生態觀光、森林康養、民俗體驗等新業態,推動村莊變景區、農舍變旅館、農民變職員,促使我市鄉村旅游由感受型向享受型的梯次跨越。

4.選好培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鶎狱h委要強化“能人”治村理念,拿出“三顧茅廬”的誠意和耐心,注重從農村的致富能手和在城市不穩定就業的農村大中專畢業生中,挑選優秀人才到村任職,著力構建村黨支部、村委會、村經濟組織“三駕馬車、一套人馬”機制,大力推行村支書、村主任、村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的做法,真正使村級組織起到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堡壘作用。

5.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委對“三變”改革的統籌協調。要加強統籌謀劃,著力形成“黨委統攬、政府主抓、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重點抓好三條:一是市、縣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二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三是抓好配套措施落實。

猜你喜歡
問題及建議三變試點工作
公費農科生培養試點工作實施
貴州黃平縣:“三變”改革激發產業活力
“涉軍”企業信用評價擴大試點工作即將啟動
貴陽城鄉“三變”了不得
“五個到位”推動未成年人案件審判試點工作
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作座談會召開
基于特征的復雜工件數控加工關鍵技術研究
煤炭行業工傷保險存在問題的研究
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煤礦巖巷機械化作業線在新安煤礦的推廣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