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寬松大潮起科創板第二波醞釀中

2019-10-09 22:23張俊鳴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19年37期
關鍵詞:走勢創板估值

張俊鳴

繼上周歐洲央行祭出重磅貨幣寬松政策之后,美聯儲本周也一如市場預期進行年內第二次降息,全球進入貨幣寬松時代已成定局,對資本市場也將產生深遠影響。在資金大潮之下,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勢必提升,對高估值的容忍度有望提高,對已經沉寂一段時間的科創板來說,有望借助內外有利因素再起風云。

7月初首批科創板公司上市一度被爆炒,給市場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A股9月上半月的整體上漲行情中,科創板股票表現相對平淡,甚至還不如主板和中小創的一些科技股,部分科創板股票相對最高價甚至出現了腰斬,追高買入的投資者面臨深度套牢的窘境。當然,這一走勢也并不出人意料,在“三高”發行之后又在上市之后高舉高打、快速翻倍,科創板存在一定程度的過熱現象,適當冷卻對A股整體并不是壞事;從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來說,對科創板的參與更多集中在打新套利方面,高估值狀態下很難吸引機構投資者大規模的長期參與,同時較高的投資門檻也限制了散戶投資的比例,扣除這兩部分資金,科創板自然很難持續出現大漲走勢。同時,創業板在向注冊制方向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科創板的獨特性,造成炒作資金的局部退潮。

退潮之后是否有第二波到來?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在全球資金寬松的大背景下,國內也采取了降準等一系列措施,市場整體流動性趨好,對包括科創板在內的A股自然是一大利好。隨著時間的推移,符合科創板交易門檻的投資者數量越來越多,也有助于增加科創板的活躍度。特別是近期有多家公司在科創板注冊上市,因為受到各方嚴格檢視而終止,表明科創板并不是“隨隨便便想上就上”的地方,也在相當程度上保障了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更何況,科創板肩負著中國經濟轉型和資本市場升級的任務并未改變,7月22日首批公司的上市絕不是終點,更不會是頂點。從長期來看,一個更具投資價值、更有制度活力的科創板,將會給A股所有投資者提供更為充沛的投資機會。

從短期來看,科創板出現第二波行情有兩個重要的觀察點,一是新上市公司的走勢。7月22日上市的首批公司在首日大漲之后,又在接下來兩周的時間里出現了一波沖高,其中不乏快速翻倍的品種;而到了8月8日柏楚電子、晶晨股份上市的時候,熱度只維持了1-2天便一路向下。到了8月12日的微芯生物、9月6日安博通上市的時候,都變成了高開低走,二級市場買入的投資者很難有獲利機會,套牢成為主流。從上市首日及接下來的走勢來看,科創板在高估值狀態下的炒新火力明顯分散,缺乏足夠的賺錢效應。要重新營造賺錢效應,必須有新股票在較低估值的狀態下平穩上市,逐步走高來扭轉整體氣氛。因此,科創板新股出現“低開高走”是再起第二波的關鍵所在。

另一個觀察指標則是相關指數基金的成立??苿摪遄蚤_市以來的大起大落,和二級市場相對欠缺機構長線資金的參與有關,未來如果估值適當下修、機構投資者逐步進場,走勢相對穩健的第二波才有望提供較好的參與機會。根據相關規劃,在科創板公司上市滿50家之后,交易所將發布板塊整體指數,屆時相關的ETF基金有望出現,將成為穩定科創板走勢的基石。本周,科創板新股的發行節奏有所加快,天奈科技等4家公司在科創板IPO,成功上市之后科創板的規模將增加到33家;前期因為發布中報補材料的公司,也有望在IPO常態化的背景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加快上市腳步,到10月份的時候有很大希望可以達到50家的規模。因此,投資者可密切追蹤科創板公司上市的進度,一旦上市家數突破45家,則推出指數及相關基金的概率大幅增加,有望為科創板帶來長線資金的參與。

從長期角度來看,科創板的歷史使命遠未完成,通過資本市場助力科技創新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之一,科創板出現反復活躍、甚至涌現長線牛股是可以預期的。那么該如何來布局科創板的第二波行情?除了上述的時間節點之外,筆者重點鎖定以下兩類品種作為目標股:

一是上市之初有機構專用席位大舉買入,在近期科創板走勢中具有“個性”出現獨立走勢的品種,如9月初創出上市新高的南微醫學(見附圖),這類品種的籌碼鎖定性較好,機構參與程度較高,在一定程度上為投資者進行了篩選。

另一類則是估值較低、中報業績增速良好、在7月底上市初期炒作力度較小的品種,安全系數相對較高,如樂鑫科技、嘉元科技、方邦股份等,投資者可在接下來10月份三季報發布業績預告和三季報的過程中,積極關注其基本面能否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以此做出投資決策。

猜你喜歡
走勢創板估值
全球主要指數走勢點評
科創板一周年
科創板已開通約270萬權限賬戶
一圖讀懂科創板
包容不能魚目混珠,勿忘科創板定位
全球主要指數走勢點評
中外企業并購定價比較研究
關于互聯網企業估值的新思考
全球主要指數走勢點評
全球主要指數走勢點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