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么一件偶然的事情,改變了她的命運”

2019-10-10 17:50王華震
南方周末 2019-10-10
關鍵詞:夏伯渝登山隊大本營

1975年,珠峰登頂者和那些“走到一半的人”

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發自北京、成都

“我和他們握手,一握下去,是空的。我心里一驚,沒有手指?!蔽辶昵?,作家阿來采訪了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中國登山隊員們。很多人缺了手指、腳趾,甚至雙腳,“都是被凍掉的”。

1960年,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登上珠峰頂端。外國登山隊已經多次從尼泊爾側的南坡登頂,他們是世界上首次從中國境內的北坡登頂。但這次登頂沒有影像資料或他國見證人,質疑聲四起。再次登頂、留下證據,并測定珠峰高度,向世界證明中國登山隊的實力,成為一項“政治任務”。

1975年,任務再度啟動。中國登山隊組織了第二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行動?!?848.13米?!?月27日14點30分,九位中國登山隊員再次登上珠峰峰頂,在那里牢固地豎立起3.51米高的紅色金屬覘標。當天,峰頂的積雪厚達92厘米。

為了這次規模宏大的登山暨科考行動,幾百人匯聚到珠峰腳下,他們的命運在短短幾月間改變。有人失去生命,有人落下殘疾,他們的生活可能一輩子離不開珠峰?!耙徽勂疬@件事,他們的眼里立刻放出了光芒?!卑砘貞浀?,“那是他們的青春?!?/p>

阿來也是國慶檔電影《攀登者》的編劇,同名電影原作小說同時上市?!杜实钦摺坊趦纱闻实堑恼鎸嵐适屡木?,由吳京、章子怡、胡歌等演員主演。截至2019年10月9日下午,電影上映十天錄得超過8.5億元票房?!杜实钦摺返墓适缕瘘c是1960年的攀登行動。沒有被國際社會完全承認的登頂,以及主角們對此耿耿于懷,是劇情的主要推動力。

“用了文學的典型化的方式,把很多人的經歷往更少的角色身上集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百分之百地按照原來他們那個樣子寫的?!卑黻懤m采訪了兩次登頂的幾十位親歷者,但沒有留下任何采訪記錄,“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一些東西不是靠紙面記錄的?!?/p>

不管是現實還是電影,都沒人能輕松說出“人定勝天”四個字。1975年登頂的桑珠覺得能登上珠峰靠的是運氣,中途倒下的夏伯渝認為珠峰還沒有“接納”自己,氣象組副組長高登義仍然在孜孜探求珠峰的氣象奧秘。談起大自然時,親歷者們都顯得謙卑、內斂。

“你不是去征服自然的,你是去認識它?!卑韺δ戏街苣┯浾哒f。

“一個冰棱上面, 你一下去, 就沒救了”

珠峰大本營經常能見到峰頂的旗云,延展飄蕩,壯觀至極?!坝捎谥榉迳襟w上部強烈的對流形成積云并隨風飄蕩的特殊云態,是世界上最高的風標?!备叩橇x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現在是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

不同的旗云云態,預示一兩天內珠峰上空八九千米處的不同風向、風速狀況?!叭嗽儆畜w力,再有本事,山上碰到壞天氣,就沒有希望?!鄙V閭€子不高,臉色黝黑,67歲依然非常精壯,沒有老態。

對桑珠來說,好天氣是最大的“運氣”。登頂九人中多達六人不是原先被重點培訓的登山隊員,而和他一樣,本職為后勤、修路或運輸。這同樣可以視為運氣。電影中的藏族女子“黑牡丹”就是一位后勤人員,憑借身體素質和毅力贏得了登山隊的信任。

在隊員正式登山前,修路隊要為他們探好路,背著技術裝備、帳篷、繩索及食品等大量物資。在危險地段搭好梯子等輔助工具后,他們會找到最適宜的地點作為營地。

修路隊為登山隊探路,那誰為他們探路?他們是否面臨更大的危險?桑珠停頓一會兒,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修路隊路線選擇錯了,選不好了,對整個隊伍的影響很大,而且自己也有生命危險。每個營地都必須根據山的地形環境來選地點,周圍滾石多不多,有沒有危險。修路隊是很關鍵的?!?/p>

1974年,22歲的桑珠在西藏比如縣當兵。他的老家在六百多公里外的日喀則,那里可以看到喜馬拉雅山脈,“小時候抬眼望去都是高山”。年初,中國登山隊去西藏招募隊員,精壯的桑珠順利通過多輪體檢和體能測試,“當時懵懂得很,不知道登山是怎么回事”。

接下去還有兩輪更加嚴酷的淘汰。他們先被解放大卡車拉到拉薩郊區體能訓練,背沙子登山,練習肺部和臀部。兩個多月后,一大半人給淘汰了。

3月,剩下一百多名候選隊員被帶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適應高山環境,一點一點向上攀登,5400米、5800米、6000米……最終,所有新隊員都抵達海拔7028米的營地。教練觀察每一個人的狀態,不止生理狀態,“工作不積極、隊友不團結”的也遭到淘汰。

桑珠進入了最終名單。8月,大家被拉到北京懷柔集訓,一大早就背著85斤沙子爬山?!坝腥税盐顼埶偷缴侥_下,吃完下午繼續爬。每人每天的吃飯標準是4塊錢?!被貞浧疬@段時光,他笑了起來。入冬,他們開始在懷柔水庫的冰面做俯臥撐,赤腳走路。

但桑珠沒能進入登山隊,而是進入更加危險的修路隊。登山隊員有七十多人;負責修路、運輸、氣象預報、科研和后勤保障的有五百多人,都集結在珠峰大本營。

1975年4月24日,隊長鄔宗岳率領十七名登山隊員挑戰珠峰。1960年登頂時,他擔任后勤運輸隊員,此后被選派去學習攝影技術,成為登山攝影師和登山教練。1964年5月2日,在與另外九名運動員登上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時,他在極端天氣下成功拍攝了紀錄影像。

此前,修路隊已經建成5200米大本營到8100米營地所有山路的輔助設備與營地。一支修路隊大約十五到二十人,主要肩負三項任務:一是為登山隊選擇露營地,避開雪崩、冰崩和滾石;二是搭路,在比較陡峭的地方拉登山繩索,在大的冰裂縫上架梯子;三是確認高度,修路時要時常向大本營報告高度。

“那時候我們的登山鞋也不好,一個冰棱上面,你一下去,就沒救了。在6800米的時候,一個大冰面,根本上不去,我們還要搭梯子,只能一步步爬?!被貞浶悦P的險情時,桑珠語氣頗為輕松。

“你知道他為什么 一定要解開嗎?”

可惜,第一次挑戰“碰到了壞天氣”。

5月4日,鄔宗岳的隊伍到達海拔8200米??耧L暴雪中,很多隊員已經被凍傷?!爱敃r使用的法制氧氣瓶每個重5千克,內存氧氣180到220個大氣壓。幾個人共用一個氧氣瓶?!边@時,鄔宗岳選擇解開“結組繩”(注:將登山隊員串在一起的安全繩)。

“你知道他為什么一定要解開嗎?”阿來猛吸幾口煙。受訪時,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煙,往事與輕煙一起氤氳開來。

“他有攝影任務在身。他們三個人一組繩子,他想拍一個前面兩個人和遠處的珠峰交疊在一起的鏡頭。如果綁在一起,他找不到那個角度。山脊像刀刃一樣,但他就是想拍到一個好的角度。而且那時候的攝影機很重,膠片很珍貴,只能帶一卷,不能隨時開著。他要找到好角度,才能打開?!卑硐萑肓碎L時間的沉默。他將這一幕寫成整部電影高潮來臨前的暗夜,氛圍非常凝重。

鄔宗岳命令突擊隊副隊長大平措率領其余隊員先行,自己在后面慢慢跟進。風雪呼嘯,他漸漸隱沒于無邊的白色。

大平措帶領隊員攀登到8600米,幾次沖頂都被風雪刮回來。他派隊員下去接鄔宗岳,沒有找到人。5月7日登頂的任務無法完成,大家只能下撤。

“幾乎是全軍覆沒?!卑硇稳莓敃r的慘狀,“凍掉手指的,凍掉腳的,很多人?!彼ヌ旖虻臄z影棚探過班,趕上演員們拍攝從冰棱上墜滑的戲。冰和雪都是真的,即便只是拍戲,演員們也遍體鱗傷,主演吳京吃飯時還綁著冰袋。

第二次沖頂,桑珠被選為登山隊員。

“你是個黨員,再沖頂珠峰有沒有決心?有沒有信心?身體怎么樣?”政委提問時,桑珠幾乎本能地站了出來,“心里沒有怕過”。

登山隊員們仍然未能扛過風雪。新上來十幾個人,到8600米營地只剩下四個,藏族、漢族各兩人。他們沒能越過珠峰的魔鬼屏障——第二臺階?!八膫€人只剩一瓶氧氣,嚴重缺氧,吸一點,走一步。但路又走錯了,摸不到第二臺階的位置?!鄙V樗麄兪盏搅舜蟊緺I的撤退命令,關鍵的路線圖在失蹤的鄔隊長身上。

兩次挫折、人員犧牲令大本營陷入絕望情緒。轉機在5月12日到來,氣象組預告:5月25日到29日的天氣適宜登頂,那很可能是春天的最后一次登頂機會。

重整旗鼓的第三次沖頂隊于5月17日從大本營出發,努力趕在25日之后抵達8100米營地。嚴重的人員折損,令這次選拔越發悲壯?!澳菚r候人員不多了,我們組織了最后的男女運動員,全部加起來有十八個人,包括三名女隊員?!鄙V檎f。一定要有女性,讓女性登頂也是任務之一。

氣象預報準確無誤,一半隊員成功登頂。5月27日下午兩點半,索南羅布、潘多、羅則、桑珠、侯生福、貢嘎巴桑、大平措、次仁多吉、阿布欽,九名登山隊員抵達了地球之巔。

隊員們馬不停蹄地開展工作,測定珠峰高度、拍攝照片、固定覘標、采集冰雪樣本和巖石標本……8848.13米是他們最終測定的珠峰高度。數字一公布,就立刻得到世界登山界和科學界承認與引用,因為這是一次留有證據的登山科考活動。

“一直都是不宜于 登頂的大風壞天”

但鄔宗岳的犧牲縈繞在高登義心頭多年。四十多年過去,他還清晰記得那短短幾天里的事情。

1975年的攀登行動中,高登義擔任大氣物理組組長、科學考察隊學術秘書,負責登山隊與科學考察隊之間的協調工作。他還被登山隊任命為登山氣象組副組長,主要負責預報高空風,以及氣象組的觀測設計,決定施放無線電探空氣球的次數和時間。

4月初,氣象組做出春天宜于登頂的時段預測:4月下旬和5月中旬。登山主力據此劃為兩個分隊,分別在4月下旬和5月中旬攀登。

“我永遠忘不了這個日子?!备叩橇x記得,4月18日,大本營突然接到國家體委的電報:據預報,今年雨季提前來臨,5月7日后沒有登頂好天,登山隊務必于5月7日前完成登頂任務。

這項指示不符合高登義的預測?!拔覀兪歉鶕畾v史相似法做出的超長期預測?!备鶕难芯?,珠峰南坡的雨季平均開始于6月上旬到中旬,北坡雨季平均開始于7月上旬。

“我們不相信電令中的預報?!倍嗄曛?,高登義依然透著遺憾,“我們一開始據理力爭,但無效后,只好貫徹執行?!币罁板e誤的命令”,登山隊做出調整:將兩個分隊的主力隊員合在一起,組成一支隊伍,由鄔宗岳任隊長,一定在5月7日前登上頂峰。

4月24日,隊伍出發,鞭炮和鑼鼓響徹大本營。幾頭受鞭炮驚嚇的牦牛四下逃竄,混亂中撞上國旗桿的鋼纜,導致旗桿倒塌?!爱敃r心里就有點奇怪,忐忑?!备叩橇x回憶。

天氣果然不樂觀。4月26日到5月7日,“一直都是不宜于登頂的大風壞天”。

“從珠峰南坡登頂的主要危險是大雪和雪崩,從珠峰北坡登頂的主要威脅則是大風及其帶來的凍傷?!备叩橇x在1975年之后提出的觀點,如今已被國際學界承認,當時只是模糊地知道北坡風很大。

珠峰北坡海拔7400米到7500米處,是一條非常狹窄的通道。北坡盛行偏西風時,大氣正好從較寬處流向較狹窄的通道,風速變得更大,一般約為相同高度大氣風速兩倍以上。高登義解釋,珠峰的“狹管效應”,還有大風的“風寒效應”,會使登山者的體感溫度大大降低,帶來凍傷。

“你們怎么說是好天氣,我們在山上大風襲擊,腳凍了、手凍了,耳朵也凍了,大家心里面都有點怨。但是沒有辦法,我覺得那個年代氣象預報條件沒有那么好,不怪他們?!倍嗄旰?,桑珠選擇原諒,“常有的事,沒有辦法?!?下轉第18版

?上接第17版

高登義不甘心,1975年一回到北京,就四處調查到底哪個機構給國家體委提供這次氣象預報。結果,“沒有任何單位做過這個預報”。既然沒有科研機構預報,國家體委為什么要發布那條命令呢?他搖搖頭:“接下去的事情無可奉告?!?/p>

“但不是第一次的 那座珠峰了??!”

“我在拉薩采訪她,一說到這個事情,她就流淚?!卑砘貞浧饚啄昵安稍L桂桑的情景。

1975年最后一次沖頂時,桂桑年輕、強壯,大家都覺得她將是世界上第一位自北坡登頂的女性。但命運變化令人猝不及防。當年還有很多隊員因各種原因未獲眷顧,體力不支、受寒凍傷,或僅只造化弄人。

如今的電影也展現了這些未能登頂的隊員。那支隊伍里,本來共有三位女登山隊員——潘多、昌錯和桂桑。桂桑與夏伯渝的故事被阿來糅合到一起;潘多的故事,則大多集中在“黑牡丹”身上。

潘多曾是農奴,從小干重體力活,經常搬運六七十斤貨物往返于喜馬拉雅山脈。1958年,19歲的潘多加入中國登山隊,一開始在運輸隊,當后勤,扛幾十斤裝備和給養走山路。后來她成為正式登山隊員,攀登過幾座海拔七千多米的山峰,但與珠峰無緣。

1975年,潘多是位老運動員,36歲在當時已屬高齡。她已經有三個孩子,最小的還不到兩歲?!爱敃r的想法是,潘多經驗豐富,昌錯和桂桑年輕力壯,老隊員在經驗上帶著年輕隊員。到8300米的時候,讓年輕人沖上去?!鄙V榛貞?。

但計劃沒有變化來得快,昌錯首先倒下。在7028米營地,她的扁桃體嚴重發炎,身體發熱。再往上就有生命危險,她只能放棄。

桂桑與潘多繼續上行,到8300米營地休整,補充能量,準備第二天登頂。桂桑脫掉厚重的靴子,燒上水,養精蓄銳,帳篷外正風雪呼號。水開時,一位隊友恰好進來,涌進來的狂風掀翻了燒水壺,沸水潑灑在桂桑腳上。

“就是這么一件偶然的事情,改變了她的命運?!卑砀锌?。

燙傷的桂桑不得不放棄這次攀登,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的女性。在寬度僅一米多的珠峰頂部,她靜靜躺著,記錄下人類第一份位于珠峰之巔的遙測心電圖。寒冷與激動令潘多抖個不停。調整了很長時間,她才平靜下來。

很多年后,阿來問已經成為職業登山家的桂桑:“這些年你不是都在登山嗎?登了那么多八千米以上的山,珠峰也不止上去過一次,為什么每次你還要哭呢?”

“但不是第一次的那座珠峰了??!”桂?;卮?。

“一輩子的心思沒有了?!卑碛眠@句話形容當時“走到一半的人”。

“這就是我43年來 想要站到的地方”

夏伯渝失去了雙腳,還是走了下去。

第二次沖頂失敗后,夏伯渝和隊友們從8600米緩慢下撤。一位隊友丟失了睡袋,他將自己的讓了出去,在零下30度的帳篷里挨了一夜。這幾乎是他最本能的反應:“當時沒有時間讓你去想,把睡袋給了別人我會凍死怎么辦。如果我有時間想,可能就會猶豫了?!?/p>

夏伯渝的雙腳當晚凍傷壞死。當時他26歲,進入登山隊前是一名足球運動員,“本來打算登完回來繼續踢球的”。

在等待截肢的病床上,夏伯渝聽到登頂成功的新聞廣播。珠穆朗瑪峰從此成為他最大的心結。三年后,他裝上了假肢,出行只騎自行車,不坐公交,怕“踩到別人自己會意識不到”。他成為職業殘疾人運動員,參加輪椅籃球、輪椅乒乓球運動。他仍然期待登頂珠峰,只是假肢技術尚不足以登山。

“但我知道總有那么一天的?!毕牟逑嘈?。

夏伯渝從來沒有放棄力量訓練。每天早上5點起床,負重十公斤沙袋練下蹲,150個一組,十組;引體向上十個一組,十組;仰臥起坐,60個一組,六到八組;俯臥撐也是60個,六到八組?!斑@些要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完成,強度很大,強度不大的話,你的體能跟不上?!?/p>

2014年,夏伯渝換上新的假肢,但珠峰還是沒有準備好“接納”他。他非常喜歡這個詞,相信人與自然就是這樣,登不上去,也許是身體或運氣不行,但歸根結底是還沒有被“接納”。

那一年,尼泊爾發生傷亡最慘重的雪崩;次年,尼泊爾發生里氏8.1級大地震,誘發的雪崩造成更多人員傷亡。夏伯渝都止步于山腳大本營。2017年,他攀登了8000多米,離頂點只剩90多米時遇遭遇暴風雪。他沒扛住。

2018年,夏伯渝終于被“接納”了。他事先盤算過,登頂那一刻自己會非常激動,“吶喊啊,擺造型啊”。但是,“真正登到頂峰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一點非常激動的想法”。遠處白云一朵一朵,像一座座小山峰,被陽光照得散發出金黃色,很美。他看著,有些發呆。

“這就是我43年來想要站到的地方。今天終于上來了?!毕牟迤届o地說。

“那時候他26歲,一晃現在70歲了。上去了,就了了這個心愿了?!卑砘貞浿?,嘆了一口氣。

1960年和1975年,國家兩次推動攀登珠峰,訓練了上百位登山運動員,最后真正登頂的只有十二位。那些“走到一半的人”,人生軌跡也為之改變。被召進登山隊之前,絕大多數人的職業與登山無關:王富洲是大學生,屈銀華是伐木工人,劉連滿是消防隊員,貢布是解放軍戰士。

登山之后,絕大部分人留在登山界?!澳菚r候他們是隊員,后來都變成了教練、領導,所以才有了中國的登山事業?!卑碚J為,兩次攀登行動從無到有地推動了中國登山事業起步,“那時候也只有國家的力量?!?/p>

此后,再也沒有如此大規模的國家層面的登山行動。

“被雪山永久 挽留的人, 都有一個衣冠?!?/p>

1990年,高登義又組織了一次珠峰考察。到了大本營,他就去為鄔宗岳掃墓?!耙灰姷剿哪?,我就哭了?!备叩橇x回憶道。

衣冠冢同樣來之不易,又帶著傳奇色彩。1975年,登頂并完成各項工作后,九名隊員分為兩組依次下山。第二組五個人下到8200米時,令人費解地走錯了路,偏離了既定線路。

“按說這些老隊員在這個地方走了好多遍,不會走錯的,可就是走錯了。而且五個人都走錯了?!备叩橇x談起當時的情景,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大家沒有走錯路,鄔宗岳的遺體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在這條岔路上,潘多看到“很多羽絨在飛”?!斑@個地方怎么會有羽絨呢?”潘多思忖。桑珠的記憶有些區別:“我們看到在那個地方,有些珠峰地區特有的那種小烏鴉,它們朝那個地方飛過去?!?/p>

不管是羽絨還是烏鴉,都帶著大家找到鄔宗岳的遺體。順著不期而至的指示,他們遠遠看見躺在一道山壑里的鄔宗岳,羽絨服還在,但破了。

“大本營!大本營!1號呼叫!1號呼叫!”潘多還記得隊友的凄厲呼喊。桑珠和體力尚存的兩三位隊友決定下去那個山壑。那里烏鴉盤旋,風很大,“一塊紅布在那里飄來飄去”。

但是背不動。下山還要花幾天時間,大家的體力到達極限。要把遺體背下山,就要先把它從山壑里背上來,這非常危險。大本營回復:“經過黨委討論,決定不把鄔隊長的遺體背下來?!鄙6嗄茏龅?,就是盡可能就地將遺體埋好。挖坑的力氣都沒有了,大家“找了一些小石子,埋好”。

“許多被雪山永久挽留的人,都有一個衣冠冢?!备叩橇x說。

猜你喜歡
夏伯渝登山隊大本營
夏伯渝的珠峰夢
視界
一支登山隊的覆沒
夏伯渝:69歲無腿戰士逐夢43載征服珠峰
夏伯渝:無腳斗士的珠峰登頂夢
華耐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凱旋盛典在京舉辦
聯軍圍攻IS在敘“大本營”
截肢老人的登山夢
一起加入《快樂大本營》吧!
Because It?s Ther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