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靜安區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診斷報告

2019-10-10 15:09趙開棟季曉穎湯紅霞
上海醫藥 2019年16期
關鍵詞:老齡化

趙開棟 季曉穎 湯紅霞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衛生相關資源,為制定疾病控制和健康促進策略提供依據。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寶山路街道居民的健康資料。人口學資料來源于靜安區公安分局寶山路派出所;人口變動情況、死亡指標、疾病狀況、醫療服務及衛生人才資源情況等來源于靜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果:①2016—2018年寶山路街道人口呈持續負增長,但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不斷攀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30 497人。②循環系統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連續3年均位列寶山路街道疾病死亡原因前4位。③2016—2018年寶山路街道孕產婦死亡率均為0.0‰,嬰兒死亡率與全市總體水平相當。④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寶山路街道傳染病病例數為234例,3年來首次成為寶山路街道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⑤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診療人次數和門診人次數分別為337 694、335 590人次,同比上年度分別增長了3.4%和3.6%;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為2.5人,每萬人口公共衛生醫生數為0.4人。⑥戶籍人口人戶分離比例3年來基本維持在50.0%左右,來滬人員占實際總人口比例3年來基本為30.0%左右。結論:寶山路街道是深度老齡化社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應建立預防、治療、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慢性病綜合防治服務體系和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并與分級診療制度、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等政策進行有機結合,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關鍵詞 慢性非傳染性疾??;社區衛生診斷;老齡化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9)16-0018-04

Community health diagnostic report of Baoshanlu Neighborhood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ZHAO Kaidong1, JI Xiaoying1, TANG Hongxia2

(1. H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2.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3. Preventive and Health Care Department of Beizh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ommunity health related resources for providing basis to formulate disease control and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ies. Methods: The health data of residents in Baoshanlu Community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collected. The demographic data came from Baoshanlu Police St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Bureau of Jingan District; demographic changes, death indicators, disease status, medical services and health personnel resourc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Jing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Results:①From 2016 to 2018, the population of Baoshanlu Community continued to grow negatively, but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continued to rise and as of December 31, 2018, the population of elderly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with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as 30 497. ②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tumor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endocrine,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ranked among the top four causes of death of Baoshanlu Community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③From 2016 to 2018,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in Baoshanlu Community was 0.0‰ and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was comparable to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city. ④As of December 31, 2018, there were 234 cas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Baoshanlu Community,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ree years, it became one of the top 10 causes of disease deaths among residents of Baoshanlu Community.⑤As of December 31, 2018, the total number of consultants and outpatients in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as 337 694 and 335 590, respectively, which increased by 3.4% and 3.6%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year; the number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per 10 000 population was 2.5, and the number of public health doctors per 10 000 population was 0.4. ⑥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household separation of registered population basically maintained at about 50.0%, and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coming to Shanghai accounted for about 30.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Conclusion: Baoshanlu Community is a deeply aging community, and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residents health.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three-in-one service system for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and to organically integrate it with policies such as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residents.

KEY WORDS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community health diagnosis; aging

社區衛生診斷工作是政府主導下的公共衛生項目,開展社區衛生診斷對于政府及有關社會部門編制社區衛生規劃、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發揮社區各類相關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益、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與效率、落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網底功能、滿足社區居民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及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等均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旨在分析社區衛生相關資源,找出轄區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為今后制定疾病控制和健康促進策略與措施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寶山路街道的居民健康資料。人口學資料來源于靜安區公安分局寶山路派出所;人口變動情況、死亡指標、疾病狀況、醫療服務及衛生人才資源情況等來源于靜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u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人口持續負增長,老年人口數量不斷攀升

2016—2018年寶山路街道人口呈持續負增長(表1),但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不斷攀升(表2)。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30 497人,較上年度同比增長2.1%,占戶籍總人口比例達到 38.9%,高于上海市33.2%的比例(P<0.05)。

2.2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居民主要死因

循環系統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連續3年均位列寶山路街道疾病死亡原因前4位(表3)。

2.3 孕產婦死亡率較低,嬰兒死亡率與全市總體水平相當

2016—2018年寶山路街道孕產婦死亡率均為0.0‰。嬰兒死亡率與全市總體水平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死亡率3年來基本持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年來也基本維持在同一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

2.4 傳染病成為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寶山路街道傳染病病例數為234例,3年來首次成為寶山路街道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表5)。

2.5 診療人次數略有增幅,醫護比配備不足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診療人次數和門診人次數分別為337 694、335 590人次,同比上年度分別增長3.4%和3.6%(表6)。

2018年度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崗職工數為10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90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為2.5人,基本達到按每萬人口配備全科醫生2~3人的標準。每萬人口公共衛生醫生數為0.4人,與按每萬人口配備公共衛生醫生1人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此外,醫護比為1∶0.8,與1∶1的要求相比也略顯不足(表7)。

2.6 人戶分離與來滬人員占比較高

寶山路街道人口的主要特點為戶籍居民人戶分離比例與實際總人口中來滬人員比例均較高,戶籍人口人戶分離比例3年來基本維持在50.0%左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來滬人員占實際總人口比例3年來基本為30.0%左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8)。

3 討論

3.1 慢性病與人口老齡化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2]顯示,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533/10萬,占總死亡人數的86.6%。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為主要死因,占總死亡人數的9.4%。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寶山路街道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占戶籍總人口的比例已高達38.9%,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戰[3]。通過對寶山路街道的死因分析顯示,循環系統疾病,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是影響居民健康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慢性病的患病及死亡與經濟、社會、人口、行為及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人均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我國慢性病患者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4]。

應建立預防、治療、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慢性病綜合防治服務體系和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并與分級診療制度、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等政策進行有機結合,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3.2 婦幼衛生

人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是衡量國家人民健康水平的3大指標。2016年上海市人均預期壽命為83.18歲,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3.8‰、5.64/10萬,居民主要健康指標處于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5]。

本次調查顯示,2016—2018年寶山路街道孕產婦死亡率均為0.0‰,嬰兒死亡率與全市總體水平相當,新生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控制在較好水平,但0~6歲兒童的健康問題依舊不容忽視。婦女、兒童健康是人類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發展的重要綜合性指標[6]。

應加強0~6歲兒童和孕產婦健康服務的工作落實,加強與上海市區域婦幼保健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教育機構的互聯互通,同時對優生優育、傳染病、意外傷害等婦幼健康問題開展預防、干預工作。

3.3 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2018年寶山路街道傳染病病例數為234例,3年來首次成為寶山路街道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傳染病防控仍是需要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應繼續加強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實,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識;加強應急處置演練,強化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預防接種規范管理,保證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

3.4 社區衛生服務資源

2016—2018年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總診療人次、門診診療人次及門診患者的均次藥費都呈逐年上升趨勢??赡茉驗樯鐓^衛生服務中心的就診患者中罹患常見病、多發病的較多,且就診主要目的為配藥,患者的復診率也隨之升高,因此導致了診療人次的增多及均次藥費的增加。

寶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比例、注冊全科醫生占臨床醫生比例、注冊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占中醫類別執業醫生比例及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等衛生人員指標均達到設置標準的要求。但仍存在每萬人口公共衛生醫生數、醫護比及藥學專業衛生技術人員數配備不足的問題。

應進一步規范診療行為,建立以家庭醫生為核心的分級診療體系;同時推進合理用藥,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質量及服務能力。

3.5 社區環境

寶山路街道地處上海市內環區域,位于靜安區中部。近年來,伴隨著舊區改造步伐的加快,街道人口構成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主要表現為戶籍居民人戶分離比例與實際總人口中來滬人員比例均較高。建議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宣傳力度,普及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理念。落實屬地化管理,使社區流動人口也能享受到醫療衛生服務,保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斷提升社區全人群的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 董燕敏, 陳博文. 社區衛生診斷技術手冊(試用)[M].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08: 4.

[2] 顧景范.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解讀[J]. 營養學報, 2016, 38(6): 525-529.

[3] 俞觀文. 適應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發展新形勢[J]. 上海醫藥, 2007, 28(9): 394-39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J].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5, 22(15): 1-5.

[5] 上海市人民政府. “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EB/OL].(2017-09-27)[2019-05-06]. http://www.shanghai.gov.cn/nw2/ nw2314/nw2319/nw12344/u26aw55477.html.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1)[J]. 中國婦幼衛生雜志, 2012, 3(2): 49-58.

猜你喜歡
老齡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十年,聚焦骨質疏松癥
老齡化研究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老齡化社會下老年心理變化的應對
我校成功承辦“生命科學與老齡化社會”跨學科論壇
祖母的小幫手:老齡化世界需要更多可隨機應變的機器人
開業護士制度或可應對老齡化
國家發改委專家:全面放開二孩不足以應對老齡化
健康老齡化與養醫結合
應對老齡化 中法共同課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