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組建“臺灣民眾黨”背后的玄機

2019-10-11 03:40劉匡宇
世界知識 2019年18期
關鍵詞:柯文政黨民進黨

劉匡宇

8月6日,臺北市長柯文哲正式創立“臺灣民眾黨”,并當選為首任黨主席。創黨大會除郭臺銘和王金平兩位“緋聞人士”送來藏頭賀聯外,幾無政治大咖到場,創黨大會更像是一場“柯粉同樂會”。但輿論咸稱,長期對參選2020舉棋不定、含糊其辭的柯文哲,終于研制成功了足以震撼和沖擊臺灣政治的“原子彈”。但一個月來,“臺灣民眾黨”并未完全按照柯文哲精心策劃的劇本發展,兩者相互的政治加成效應也引發了兩極分化的評估。

正當其時,還是徒費籌謀?

柯文哲否認組黨經過了長期謀劃和系統組織,而是與醫界、金融界友人“飯桌閑談”的臨時起意,先隨性定下黨名和政策方向,再采取倒推做法,未預先規劃組織和章程。但顯然,柯對創黨時機的拿捏頗費思量,充分體現了“智商157先生”的政治精算,絕非一蹴而就。

雖然柯文哲組黨恪盡保密,低調疾拋,但政壇人士對此卻咸稱不意外。一方面,柯論及組黨的“閑談”一年前就有風聞,又恰切中了柯作為“政治素人”出身缺乏清晰價值理念和組織基礎的政治軟肋,因此越傳越真,最終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新修“政黨法”規定,12月是完成政黨登記手續的大限。近期,除“臺灣民眾黨”,綠營還醞釀出“喜樂島聯盟”、“一邊一國連線黨”和“臺灣維新黨”等多個小黨,掀起了2019年下半年小黨組建風潮。

柯文哲宣布組黨的7月底,正值國、民兩黨推出各自的2020年政黨參選提名人,讓柯可以螳螂捕蟬、謀定后動。彼時,蔡英文受困于“私煙案”延燒、派系奪利和“獨派”叫板,聲勢稍落,韓國瑜則是在黨內整合與分裂的牽扯中腹背受敵。而收割了“反服貿運動”政治果實的“時代力量”在創黨三年后,又因民進黨的壓迫而陷入內耗崩裂的危機。這樣一來,長期在對比民調中敬陪末座的柯文哲有了研發和試爆“政治原子彈”的機會。

近三個月來,柯文哲似乎找回了初任臺北市長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潑辣凌厲風格,通過左批“菜包”(指蔡英文)、右打“草包”(指韓國瑜),以及始終在個人政治動向上吊著媒體胃口并做特定引導,再度拉抬個人政治聲量,也炒高了中間選民、經濟選民和年輕選民等各路厭惡傳統政黨政治或藍綠候選人的選民,對“第三勢力”或“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期望。此外,8月6日正值郭臺銘結束“敗選神隱”返臺,又是柯自稱的政治偶像、臺灣民主先驅蔣渭水和柯本人共同的生日,柯選定此日,顯然是在主動建構特定的政治想象。

不過,事態后續演變并未完全按照柯文哲策劃的劇本展開。相較于時機選擇上的精心,柯在政黨發展和選舉策略等宏觀層面的謀劃并不充分。也因此,有輿論認為,倒推觀察“臺灣民眾黨”近“滿月”的發展,柯對選擇組黨的時機存在一定誤判,反致其所代表的“白色力量”陷入被動。畢竟,倘若柯文哲以參選2020為目標,則宜盡早組黨以盡速吸納和釋放能量,也便于其利用余下數月展開大規模聯署造勢走透透,讓政黨成長與個人聲量相互加乘擴張。但柯屢屢表態以郭臺銘代表該黨參選為上計,卻又未獲得郭的共識或默契,陷入了“先亮底牌失主動”的尷尬,導致“臺灣民眾黨”發展受郭、柯以及王(金平)等人合作未定牽拖而陷入停滯。倘若郭柯合作最終破局,為避免組黨徒勞破功,柯很可能要“被迫”投入2020年選舉,這樣的亦步亦趨或自亂陣腳顯然并不利于新政黨的成長,也會挫傷柯與該黨的聲勢。

算無遺策,還是紙上談兵?

類似地,柯文哲組黨背后清晰可見的重重政治算計,曾讓輿論認為這是一個殫精竭慮、吐露大志且進可攻退可守的妙招,體現了柯政治歷練上的成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聲音開始懷疑柯是否再次掉進了自作聰明、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政治陷阱。

柯文哲的心機不止體現在創黨時機上。從該黨名稱上看,“臺灣民眾黨”源自臺灣民主先驅蔣渭水為反抗日據殖民統治所創的政黨??陆栌么嗣?,顯然是為凸顯兩人除生日、職業、出身相同外,還一脈相承了“改變臺灣政治文化”的理念。不過,這種單方面的取巧之舉也招致了蔣氏后人“少來攀親帶故”的強烈反對。類似地,“臺灣民眾黨”簡稱為“臺民黨”,諧音與郭臺銘名字相同,又引起媒體熱議;其英文縮寫“TPP”,又有“碰瓷”民進黨的“DPP”之嫌。但適得其反的是,這種政治設計雖然增加了媒體話題性,但也讓上述陣營產生了更多的戒心。

畢竟,柯創黨最直接的目的,是要能策略性地化解其當前是否參選2020的政治兩難,并為維持和壯大其政治能量創造新契機。有了政黨平臺,柯的2020劇本就更加豐富立體,戰術更具操作性,得以處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位置。

柯的首選是回避正副之爭,推郭臺銘參選“大位”,并拉攏王金平的基層勢力,自己則借“柯粉”和“果凍”(郭臺銘粉絲昵稱)的融合,招兵買馬搶攻立法機構,爭取十席區域和“不分區”民意代表,推“臺灣民眾黨”成為臺灣第三大黨。次選是爭取到郭柯王的松散合作,借二者的資本和人脈支持披掛上陣,爭取發揮“母雞效應”連帶沖高新政黨的政黨票。最次,即使三方合作破局,柯也至少掌握了可以持續經營的政黨平臺,將長期以來依靠小額捐獻、政治獻金和松散柯粉團體支撐的散兵游勇轉為“正規軍”,分享政治參與權、資源分配權和政黨補助金,力求在2020年新的政治板塊中扮演關鍵少數的角色,徐圖2024年選舉。

不過,紙上談兵的政治攻防謀劃在現實中卻遭遇了困難。一方面,柯搭建政黨平臺“筑巢引鳳”,但并未解決橫亙在郭柯王之間最難解的角色分配問題??陆M黨前后所表現出的操切與心機,更加劇了郭“為他人做嫁”的疑慮,讓“新桃園三結義”一度破產。近半個月來,郭氏陣營手握“等待換瑜(韓國瑜)”或獨立參選等多套劇本,作態不需要“臺灣民眾黨”,郭、柯又齊打“親民黨牌”,說明雙方的囚徒困境與利益分歧正在加深。

另一方面,柯的自視甚高與郭的“霸道總裁”性格捍格不斷,難以引郭入彀。郭柯王的觀念價值分野反作用于三方的支持群體,讓“柯粉”和“果凍”的重疊與離散效應更加復雜。例如,在柯組黨和接觸郭、王后,被柯視為命脈的網絡聲量不升反降??聦擂纬姓J,“柯粉跳船潮”是“厭惡藍綠”、幻想柯是“純白”的支持者的流失。這也喻示出“臺灣民眾黨”在臺灣政治醬缸中,其所謂“超越藍綠”的“第三勢力”政黨定位的高度不確定性。

強勢崛起,還是前途難斷?

拋開2020選舉的單一場景,組黨是柯文哲走向政治成熟和謀求更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必然對臺灣的政治生態乃至政黨格局構成沖擊。但從目前來看,“臺灣民眾黨”的未來面貌、方向和影響力仍然是模糊且易變的。

“臺灣民眾黨”成立后立即擠壓的是游離兩大黨之外小黨的生存空間。日前,“時代力量”接連爆發內斗和腐敗丑聞,黨內頭目因路線利益分歧而反目成仇,再加上創黨人黃國昌可能投靠“臺灣民眾黨”的傳言,這個原先更受島內青年“獨派”青睞的民進黨“側翼”,因與新政黨“支持度重合高達70%”,正在快速被新政黨收編。據臺灣“東森新聞云”8月10日公布的最新民調,“臺灣民眾黨”囊括26.8%的政黨票,躋身第三大黨。16日,臺灣“綠黨”政黨認同度民調顯示,柯組黨后獲得11.9%支持度,躍居第三,國、民兩黨支持度未受到明顯影響,但“時代力量”支持度只剩下6.9%。

近一段時間以來,泛綠陣營新黨頻出,這反映了綠營內部對民進黨當權派的不滿力量,正在集結尋找新的出口。但“臺灣民眾黨”的政治沖擊并不局限于泛綠陣營。傳統上泛藍的親民黨也倍感壓力,開始通過兜售提名2020參選人的政黨權力,以圖合縱連橫,東山再起。

這樣復雜而廣泛的蝴蝶效應,顯示了“臺灣民眾黨”為何會被認為有機會成為臺灣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政黨。本質上看,此前“時代力量”等自詡為“第三勢力”的小黨在政治屬性、人員組織、物質基礎或選舉策略上,仍是與藍綠大黨相依賴配合的附庸型政黨,而“臺灣民眾黨”因柯文哲自成一派、獨樹一幟的客觀存在,有了與國、民兩黨互為犄角、自領山頭的潛在實力。

但是,“臺灣民眾黨”能否擺脫“小黨宿命”尚待觀察。臺灣當前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對大黨極為有利,很容易造成馬太效應。例如“不分區”選票規定需要政黨票超過5%才能分配民意代表席次,多數小黨因此廢棄選區經營而專攻政黨票。從2005年臺灣“修憲”以來,小黨民意代表席次不斷被壓縮,縱有政黨票也影響有限,總席次減少使其合縱連橫余地縮減,很容易遭遇棄保?!芭_聯黨”“時代力量”等小黨從其快速興起到快速泡沫化,皆有此邏輯可循。因此,“臺灣民眾黨”需要快速推出十席以上的知名度高、形象好且與柯友善的民意代表參選人,難度不小。

更進一步說,這些一度有所作為的小黨都深刻打上了李登輝、宋楚瑜、黃國昌等政黨領袖明星的個人烙印。一旦小黨不能形成人才精英的吸納和培養體系,又遭大黨懷柔或出現內斗,則必然引發人才流失,政黨周期系于領袖個人政治生命的長短。雖然柯自稱要打造“柔性政黨”,但對于一般民眾而言,這個黨是模糊的,柯這個“自走炮”就是“臺灣民眾黨”的形象??虏簧茰贤?、師心自用的性格特質,對于領導一個政黨而言也是一大挑戰。

價值鮮明,還是定位模糊?

最重要的是,政黨不僅是利益聚合體,更是一種意識形態結構的反映。但是柯文哲和“臺灣民眾黨”的政治底色卻維持著有意無意的模糊性。

柯自居“超越藍綠”,厭惡“幫派政治”文化,為實現“改寫臺灣政治文化”的“柯式政治概念股”,“臺灣民眾黨”特別提出了不用繳黨費、開放雙重黨籍,不退黨即不銷黨籍的“柔性政黨”定位。此舉除了自我抬高政黨道德價值外,也是針對兩大黨的政治剛性,希望拉攏更多對政治冷感的社會賢達和意識形態色彩較淡的年輕選民,也可以將未來選戰齷齪的政治包袱甩給國、民兩黨,譏諷對手“心胸狹小、目光短淺”。

臺北市長柯文哲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臺灣民眾黨”創黨大會,鴻海創辦人郭臺銘送上花籃表示祝賀。

但事實上,柯組黨動機并非單純的“天下為公”,其目標是著眼于2024選舉而非2020選舉。眾所周知,柯2014年參選的主要動機就是要配合民進黨擊敗打垮國民黨。近期,柯全臺走透透接觸藍營派系,褒貶指摘分化國民黨,拉攏郭王二人,但又不愿親自參選以避“分蔡英文票”之嫌,是要在2020年選戰中助蔡慘勝,從而消耗民進黨、擊潰國民黨,為自己2024出山清障。

柯文哲不滿蔡英文之“庸”,卻厭懼韓國瑜之“惡”,不加掩飾的親疏敵友關系說明柯底色仍是墨綠而非“無色”?!芭_灣民眾黨”的大前提“臺灣”呼應的是民進黨語境中的“臺灣派”(“臺獨派”),表明柯從“藍綠最大公約數蔣渭水”身上剝離出來的內核本質是“臺灣主體意識”;“民眾”這一落腳點又暗示了民進黨從黨外時期就堅持的反體制民粹主義路線。這就不禁讓人懷疑,“臺灣民眾黨”的政黨路線,究竟是要走“第三條道路”,還是會轉身收割取代“臺聯黨”“時代力量”等“獨派”小黨,成為在政壇與民進黨分進合擊、合奏雙簧的“第三勢力”側翼。

當前,島內政黨同質化嚴重,最本質的區隔仍然是兩岸論述?!芭_灣民眾黨”在黨章中卻沒有提到兩岸關系,沒有觸及柯文哲此前在“雙城論壇”的正面論述,僅有一句“對外關系采取務實路線以爭取臺灣最大之生存空間,確保主體性?!北砻婵?,這是一條避開“統獨”的“務實”路線,事實上,把兩岸關系含糊籠統地納入“對外關系”范疇,將落腳點放在臺灣的“生存空間”和“主體性”,體現了該黨歸屬于泛綠陣營的政治光譜屬性。正因此,綠營感到痛心疾首,稱柯文哲為“分裂臺灣派”??陆M黨后必然面臨對于臺灣定位和兩岸關系的更為嚴苛的拷問,而不能再以過去“體制外”的姿態來含糊其辭。而柯如果繼續對“獨派”表露出“我不親中,表面友善,私下里準備武器”之類的“真心話”,則其在島內政治和兩岸關系中的獨特性、獨立性必然蕩然無存。

理念、道路和理想,是柯文哲組建新政黨需要妥善解答的終極命題。無論組黨還是抱團,柯必須要給出一個超越“臺灣明天更好”的更具象的理念和政策論述,使其政治價值不只體現在“特立獨行”和“鐵齒銅牙”等言行作風所帶來的虛無縹緲的政治想象上。更進一步說,柯通過政黨平臺籠絡郭、王二人,組建“投機政客、敗選首富和失意老人”的拼裝車,除標榜“非藍非綠”外,似乎難以看到說服選民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過去十多年來,島內不少政治勢力都判斷,由于島內民眾厭惡藍綠,中道力量將大有可為,但最終皆一敗涂地,這些前車之鑒在今天仍有啟示意義。

猜你喜歡
柯文政黨民進黨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寒冷的子宮
臺灣“大選”與民進黨務實派的演進
日本民進黨成立
民主黨派政黨認同的有效構建
俄羅斯政黨的最新變動
民進黨大腕北京破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