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幣的未來

2019-10-11 03:40萬喆
世界知識 2019年18期
關鍵詞:比特黃金貨幣

萬喆

比特幣是世界第一款數字貨幣,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數字虛擬貨幣,沒有實體形式,只存在于交易記錄中。

2019年的金融市場讓人憂心且“看不懂”。在美聯儲十年來首次進入降息通道、人民幣對美元離岸在岸匯率雙“破7”后,全球市場一片哀鳴,但有兩樣商品價格漲勢如虹——黃金和比特幣。這一刻,世界貨幣史上最古老和最新潮的“代言人”令人驚奇地形成“統一戰線”,絕非偶然,也反映了未來貨幣發展幾個趨勢。

比特幣不會無限“自由”

當人們問,人類貨幣的未來在哪里?不能不提比特幣。2008年,至今身世、國籍不為人知的神秘黑客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在一個隱秘的網絡密碼學討論組上發表論文,闡述了比特幣的技術原理。2009年初,比特幣技術搭建成功并上網運行,起初只是“極客”們(美國俚語Geek的音譯,指狂熱鉆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智力非凡的人)的興趣愛好,并無市場價值。其后,炒比特幣的人不斷增多,交易量也節節攀升,幣值在時不時的大幅波動中總體迅猛上漲。在2010年的時候,10000個比特幣可以買一個披薩;到了2017年,一個比特幣可以換2萬美元或是13萬元人民幣。

比特幣出現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隨著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全球主打貨幣政策挽救經濟的行為進入一場“狂歡”,經濟理論界對哈耶克所謂“政府央行帶來負面作用”觀點的追捧也達到歷史高潮。此后,除了全球貨幣放水,塞浦路斯金融崩潰、烏克蘭危機等地緣經濟和政治事件對比特幣的擴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很多民眾更將比特幣選作“避險貨幣”。在委內瑞拉,主權貨幣急劇貶值,比特幣用戶數量則從2014年的幾百人暴漲到2016年底的8.5萬人,一些公司甚至一度只接受比特幣支付。接下來的全球保護主義盛行、一些國家政策不確定愈演愈烈等,都成為比特幣價格的推手。

比特幣已被創造出來,但如何定義它仍是懸案。人們論證比特幣“并非貨幣”的主要理由通常是“比特幣不擁有國家信用”。說“國家信用是國家壟斷貨幣發行權的基礎”固然沒錯,但其中的關鍵卻應該在于“信用”而非“國家”。所謂貨幣,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于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有國家為你的契約做背書當然好,但如果有辦法讓超越國家的方式做背書呢?比特幣可不是自說自話成為比特幣的,其迅猛發展和飛躍節點等都表現出,恰是由于對“國家信用”的質疑,導致了比特幣被市場中的人廣泛接受。比特幣不需要“國家信用”的背書,因為它在本質上正是對“國家信用”的挑戰。

比特幣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貨幣,究竟代表著某種“未來”,還是一場“泡沫”?比特幣的產生,看似是技術產物,其實不然。技術只是幫手,意識形態才是根本。比特幣主要特點是:第一,去中心化。傳統貨幣發行,無論是在金本位、銀本位制度下,還是在紙幣稱王的世界里,甚至在Q幣(騰訊推出的虛擬貨幣,通常1Q幣=1元人民幣,用拍拍網交易一般打9折,可用來購買QQ會員服務等)的空間中,都有發行主體這個神一般的存在。但比特幣發行過程只受算法控制,沒有任何中央控制,所有政府和機構都對之不存在影響力。第二,沒有通脹。受算法限制,比特幣的總供應量是受控的,永遠不會超過2100萬個,避免了國家政府和中央銀行政策需求所造成的通貨膨脹。第三,公開透明。通過技術產生,交易過程透明,交易成本低廉。

英國經濟學家、新自由主義大師哈耶克寫過一本名為《貨幣非國家化》的書,主張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通過自由競爭發現“最好的貨幣”。他的理由很清楚:第一,歷史經驗證明,政府沒有能力在較長時間里提供一種比較健全的貨幣;第二,政府會受各種因素影響,不斷增發貨幣,引發失業和通貨膨脹;第三,政府壟斷會帶來消費者的福利損失,對貨幣發行權的壟斷也必然導致惡果。比特幣和哈耶克,兩者在理念上嚴絲合縫。

但是,同國家信用背書的貨幣相比,比特幣有天然的內生缺陷。人類歷史上,民族國家概念的認同、國家信用的建立、法定貨幣體系的穩定,都經過了漫長的血與火的洗禮,比特幣還嫩著呢!比特幣的價值實在是太不穩定了,暴漲暴跌是常態,可以半年上漲超過100%,有時又能一夜腰斬。這一方面說明比特幣沒法作為價值標準,另一方面說明比特幣的持有者以投資投機居多,他們對實現比特幣的貨幣流通功能并無興趣。比特幣的弱點還有黑客威脅。2011年6月19日,位于日本東京的世界最大比特幣交易商Mt.Gox出現了安全漏洞,導致1比特幣價格一度從15美元跌至1美分。2011年8月,比特幣交易平臺MyBitcoin遭黑客攻擊,超過78000比特幣下落不明,價值相當于80萬美元。在非中心化的金融系統中,任意環節被攻破,對整個體系來說都可能是災難性的。至于比特幣與經濟的關系,其在理論上消除了通脹的同時,卻也帶來了通縮隱患。此外,技術的開放是比特幣的內在“精神價值”,也就使大量新型虛擬貨幣的競爭不可避免,同質性本身就會導致價值減損和內部崩潰。

黃金永遠亮眼

回看2019年最為亮眼的商品黃金,會發現相似的邏輯。自古以來,人們對黃金的喜愛不分國界、民族、貧富和資歷。太平洋這邊,中國大媽和印度新娘對黃金的癡迷從未消減;大洋彼岸,美國人民也不遜色,美國鑄幣局幾次發行的小鷹金幣都被搶購一空。其實最喜歡黃金的是各國央行,全球的黃金儲備差不多有六分之一是在它們手里,近年更甚。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黃金需求趨勢》,2018年全球央行官方黃金儲備增長651.5噸,同比增長74%,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凈買入量更是達到1971年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體系脫鉤后的新高。

“金融大鱷”索羅斯曾宣稱用他的“反身理論”可證明黃金是這個世界的“終極泡沫”,但是他也一樣投資黃金ETF和買進黃金公司的股票。他認為,除了從地底開礦的成本外,黃金定價幾乎沒有實際的基本面依據。投資者買金是因為金價一直在上揚,并預期還會續漲,價格上揚產生其本身的需求。

使得黃金始終沒有離開人們視野并持續高位運行的,是一種避險情緒。在這種情緒驅動下,黃金與其它主權貨幣形成了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黃金和美元負相關。事實上,這是因為美元在二戰后對世界經濟的極大代表性的緣故。美元高,代表美國經濟好;美國經濟好,代表世界經濟好;世界經濟好,人們避險情緒低,黃金價格就低。蘇聯解體后,黃金價格一度跌入歷史低谷,甚至低于成本價,大量金礦關門,美國人高談“黃金無用論”,不少央行都在出售黃金,這是因為大家認為世界格局單極化的趨勢已定,黃金被認為屬于“應該掃到故紙堆里”的事物。等到2007年次貸危機發生,美國經濟一度奄奄一息,黃金價格便大幅攀升,一日千里,這與近些年比特幣興起的邏輯如出一轍。

黃金是終極的自反性投資,通俗地講,其唯一的價值就是人們認為它有價值,覺得自己需要它。為什么需要黃金?需要源自于信任。如同法定貨幣,人們手上的美元英鎊等無非就是一張紙,為什么能超越自身價值成為市面上經久不衰的流通物?就是因為信用,其背后是貨幣發行者也即國家的信用。而國家的信用是在歷史長河中摸爬滾打真刀真槍拼來的,是在時代熔爐中錘煉而成的,是一種點點滴滴積累加權而成的價值觀。比如目前美元霸權地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牙買加體系,往前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再往前是二戰的浴血,以及戰前美國的快速發展。一切皆有前因,得來絕非尋常。

黃金的特殊地位也是這樣,在歷史上,因為其物理化學屬性的貴重、稀少、穩定、易攜帶、易分割,成了廣為使用的等價交換物。這種“默契式”的協作關系運用得如此廣泛,想加以撼動或者進行改變,也許需要另一個這樣的歷史跨度。所以不難解釋,即使在現今這個黃金最被認為“無用”的年代,各國央行還在積極儲存它。在可預見的未來,黃金將長期是一種潛在的貨幣,在國際儲備、國際支付、國際清算中都有一席之地。

加密貨幣將成“新貴”

一些國家對比特幣采取了嚴厲禁止態度,如俄羅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但這未見得就是最好的辦法。全面否定數字貨幣的真實性和金融性內涵,并不會減損其在交易中的事實意義,在管控之余還是要反思一下人們對現實國家信用貨幣的失望和恐慌心理已是多么強烈。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并非空穴來風,全球化背景下的泛金融化可能已從這個世界發展的推手變成掣肘。由于各國政府傾向于加杠桿增負債來完成經濟增長和繁榮,又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采用“直升機撒錢”解決一時之需,全球資產收益與勞動收益的差距日益擴大,造成了各國社會矛盾、階層固化、內外部撕裂都在加劇。這種由經濟危機蔓延至社會危機、政治危機,然后又反過來繼續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的惡性循環恐怕已經形成,對貨幣不信任和對政府不信任的情緒相互交加。二戰后建立的國際秩序和范式可能已經在不斷潰破,幾十年來全球以為基礎的經濟、金融理論也遭受巨大挑戰,貨幣又怎會例外?這個年代,無論是比特幣、數字貨幣或黃金,其所代表的情緒和信任,一直會刺痛整個市場。技術確實帶來了突破,比特幣背后的貨幣去中心化場景,將會成為未來的日常。面對數字貨幣,選擇性無視是一種掩耳盜鈴,還是應順勢而為。

2019年,坐擁27億用戶的臉書(Facebook)在官網就其擬推出的加密貨幣Libra(天秤幣)發布白皮書,宣稱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Libra正在努力打造一個新的去中心化區塊鏈、一種低波動性加密貨幣和一個智能合約平臺的計劃,為金融服務創新開創新的機遇。盡管在此后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業委員會聽證會上,眾多聯邦議員對Libra表示“不信任”,但這不影響臉書的新計劃受到“傳統世界”高度關注。當然,這不會是一條平坦的路。按照原計劃,Libra將于2020年上半年推出。但由于多家監管機構對數字貨幣加強了審查,五家參與項目的創始成員正考慮退出。臉書的最新表態是,在議員們的所有擔憂都得到解決之前,該公司不會推出這種加密貨幣。

中國正在測試推出中國首款央行數字貨幣(CBDC)?;谝恍╊I域正在進行的試驗,引入CBDC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人民銀行支付部相關人士也在最近一次論壇上表示,經過五年的研究,中國人民銀行“幾乎準備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央行已于2018年開始系統開發工作。一般認為,如果一切順利,中國政府支持的數字貨幣可能會比Libra正式推出得早。這種數字貨幣將采用雙層運營體系,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它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商業機構需向央行全額、100%繳納準備金,央行的數字貨幣依然是中央銀行負債,由中央銀行信用擔保,具有無限法償性。在雙層運營體系下,仍堅持中心化管理模式,保證央行在投放過程中的中心地位。簡言之,人行將控制中國的中央數字幣,居民可在商業機構兌換。當然,也有人質疑,這種數字貨幣與已成為現實的貨幣數字化應用沒什么本質不同。

人類貨幣形態正在發生的變化,從根本上講是源于對現有貨幣體系和國際秩序框架的不信任。換句話說,對既有秩序的質疑隨著技術的進步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異化。這種不信任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全面之處,所以新的貨幣形態既挑戰了現有貨幣制度的基礎,又因自身缺陷無法形成新的貨幣系統。從此意義上講,比特幣不過是個歷史過客,Libra也可能只是個過客,有主權背書的加密貨幣另當別論。

貨幣形態演化背后的真問題是,當時代不斷奔跑飛馳、市場不斷擴大加深,治理能力如何與之匹配?數字貨幣平臺體現的是對互聯網技術風險、金融風險和政策風險的多重控制和市場治理能力,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全球虛擬貨幣的發展變化,可進一步完善相關監督、統計系統和制度,拓寬貨幣口徑,將具有高度流動性的新支付工具納入貨幣監測范圍。同時,統籌考慮,根據新時期發展需要,設計網絡支付工具和網絡金融的監管、司法保護體系。也要借鑒國外監管、立法經驗,基于本國國情適時立法,明確中國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的含義、范圍、屬性、管理部門及職責,確認虛擬財產的合法地位、虛擬財產交易的合法性。

中國正在測試推出中國首款央行數字貨幣(CBDC)。圖為中國人民銀行總部。

猜你喜歡
比特黃金貨幣
一國貨幣上的面孔能告訴我們什么?
盛逝
古代的貨幣
六連跌后,黃金何去何從
古代的貨幣
比特幣還能投資嗎
比特幣一年漲135%重回5530元
買入黃金好時機到了嗎
錢荒遇上貨幣空轉
多個超導磁通量子比特的可控耦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