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頻脈沖電療對急性腦梗死后運動障礙和血清TGF-β1、BDNF的影響

2019-10-16 07:46劉紅娟管葉明劉學春黃海麗俞明明汪青松
頸腰痛雜志 2019年5期
關鍵詞:電療運動障礙脈沖

劉紅娟,管葉明,劉學春,黃海麗,俞明明,汪青松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神經內科, 安徽 合肥 230031)

在中國,每年約有200萬人為新發腦卒中患者,其中70%~80%的患者因肢體運動功能障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如何恢復肢體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仍是臨床上面臨的難題。炎性反應和神經營養因子在急性腦梗死康復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低頻脈沖電療在腦梗死后肢體運動障礙的康復治療已經得到認可[2-4],但其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低頻脈沖電療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觀察其對肢體運動障礙和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和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含量的影響,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2019年1月在本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的急性腦梗死導致肢體運動障礙患者80例,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的診斷標準[3],并排除以下患者: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嚴重感染、精神障礙、出血傾向、小腦梗死等嚴重并發癥者,出血性卒中、其他非缺血性腦梗死導致的肢體運動障礙性神經系統疾病,服藥仍未控制的癲癇者,認知、視力和聽力功能障礙者,不能完全配合康復治療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所有入組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對癥、腦保護治療、抗凝、降纖治療、抗血小板、調脂、擴血管、管理血壓等治療2周,同時給予按摩、康復訓練等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低頻脈沖治療。低頻脈沖治療方法(按治療儀的說明方法執行):將電極板消毒后,涂導電膠固定于上肢或下肢肌群(患肢),脈沖頻率100 Hz,寬度為200 μs,時間20 min,肉眼可看到輕微或較強肌肉收縮為宜,2次/d,4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TGF-β1和血BDNF含量測定:分別在治療前(發病后24 h) 、治療后4周和8周時,空腹抽取患者3 ml外周靜脈血,離心后放置EP管中,-80°C冰箱凍存待檢測TGF-β1和血清BDNF。采用上海源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ELISA試劑盒進行檢測,按說明書進行檢測及判定。

神經功能、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和評估:分別在治療前(發病后24 h)、治療后4周和8周時,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神經功能;采用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法( fugl-meyer assessment,FMA) 評定運動功能。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數評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組醫師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完成度

對照組有2例在治療2周時因提前自動出院脫離觀察,1例因并發消化道出血剔除,1例在出院后失訪;觀察組1例患者因發生嚴重肺部感染剔除,1例出院后失訪,1例在治療1周時因提前自動出院脫離觀察。最終共73例(91.75%)患者完成隨訪,未能完成觀察患者7例(8.75%),其中對照組4例,觀察組3例。

2.2 NIHSS評分、Barthel評分和FMA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Barthel評分和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4周、8周時的NIHSS評分、Barthel評分和FMA評分均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在治療4周和8周時的上述指標改善程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評分、Barthel評分和FMA評分比較

注:Δ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1

2.3 TGF-β1和BDNF含量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TGF-β1和BDNF含量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治療4周和8周時的TGF-β1、BDNF含量均有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8周時BDNF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外周血TGF-β1和BDNF含量比較

注:Δ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1

3 討論

目前對急性腦梗死后肢體運動障礙的治療方法較多,總體上綜合治療效果都優于單一治療[5]。有研究表明,低頻脈沖電療法是利用預設一定強度的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程序,通過神經的傳導來反復刺激肢體肌肉,從而誘發肌肉運動或模擬正常的自主運動,恢復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弧,來達到恢復或改善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6]。另一方面,人體組織是個復雜電解質導電體,當脈沖電作用于機體時,使帶電離子定向運動,消除細胞膜的極化現象,使離子濃度及分布發生顯著變化,從而使組織的生理代謝發生改變,引起肌肉收縮,防止韌帶、肌肉萎縮和關節強直的發生。本研究顯示,在內科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低頻脈沖電療法治療急性腦梗死后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能夠有效降低NIHSS評分、提高Barthel評分和FMA評分,且均優于對照組,提示低頻脈沖電療法能夠通過對肢體肌肉進行功能性刺激,興奮神經肌肉組織,使部分癱瘓肌群功能得到重建,提高急性腦梗死肢體運動障礙患者的運動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證實,急性腦梗死發生后,多種炎癥介質和神經細胞因子相互影響、相互作用。TGF-β1是一種多功能活性多肽,與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的轉變、遷移、培植及細胞外基質的分泌和沉積的關系密切[7],能抑制小膠質細胞活化從而在缺血損傷中起神經保護作用,也有可能對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起作用。其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作用機制是:①免疫、炎癥調節作用;②抗氧化及凋亡作用;③促血管生成作用;④損傷修復作用;⑤神經細胞保護作用。本研究表明,觀察組在治療4周和8周時TGF-β1含量較治療前和對照組同時期均有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機理可能是:經低頻脈沖電療治療的患者TGF-β1表達明顯增加,可能與其穩定細胞內鈣濃度、拮抗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抗炎、組織修復和重建、促血管增生等方面有關。

BDNF也是一種多功能活性多肽生長因子,與神經元存活及神經系統生長密切相關,具有抗凋亡、加速神經細胞軸突生長、增加突觸可塑性,是神經功能康復的基礎[8]。當腦組織發生缺血時內源性BDNF表達上調,促進受損神經元修復和再生、抑制遲發性神經元損傷[9];但腦損傷后BDNF的自發性上調時程較短,且上調幅度有限[10],需要借助外界于預提高其表達以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有研究表明,低頻脈沖電療促進血管再生可增強BDNF的表達、促進急性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恢復[11]。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治療4周和8周時TGF-β1含量較治療前和對照組同時期均有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證實了低頻脈沖電療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低頻脈沖電療可改善急性腦梗死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其機制之一可能是低頻脈沖電療增強了TGF-β1和BDNF的表達。

猜你喜歡
電療運動障礙脈沖
連續波中頻電療對伊犁馬1 200 m速度賽后血氣指標的影響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運動障礙臨床分析☆
脈沖離散Ginzburg-Landau方程組的統計解及其極限行為
基于古今文獻的運動障礙選穴規律探析
上下解反向的脈沖微分包含解的存在性
黃芩苷脈沖片的制備
康復治療對早期帕金森病運動癥狀療效分析
心理干預在腦卒中患者電療中的應用體會
一種具創意的脈沖能量火花塞
生物電共振治療對非特異性下腰痛鎮痛作用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