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討

2019-10-16 02:06徐必武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基礎知識

徐必武

【摘 要】 縱觀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一些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引導下,仍將知識灌輸作為教學的主要手段,在忽視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基礎上,過多的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堆積和枯燥的以演練為主的信息技術操練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喪失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教學呈現出低效甚至無效的現象。對此,教師需要在新課改下,積極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來活躍課堂,將知識與技能教學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能自主地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中掌握有價值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中學信息技術 ?教學策略 ?基礎知識 ?操作技能 ?能力培養

一、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和生活元素緊密相關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與高中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實踐活動是息息相關的。一切教育教學生活都是有信息元素的,而且生活為信息技術提供了不竭的素材源泉。如何把握生活元素的存在,運用生活元素,為信息技術教學所用,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是每個信息技術老師必須回答的一個時代課題。同時,隨著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和信息水平的提高,學生未來的生活質量也會“水漲船高”,因為信息技術看似一門技術,但它遠遠超過了純技術的范疇,而是人的一種境界、一種眼光、一種胸懷的具體體現。信息技術的終極目的就是服務人類,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因此,學好信息技術,對于生活的內涵和外延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它可以提升人們的生存價值和生命意義,又可以造福整個國家國民的社會生活。只有認識到二者的“魚水不分”的關聯性,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才能更好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維。例如現在很多中學生家里都有電腦,在電腦使用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優化、殺毒等,其實這些既是日常生活使用計算機的必備知識,也正是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內容。無論是作為指導教學的參考,還是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從生活實踐中找尋靈感、元素和素材,都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可行性路徑。

二、強化信息技術在生活實踐中的感性存在

陶行知有句名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边@說明生活中也有信息教育存在的天然土壤,也給開展生活化信息技術教育提供了現實和實踐可能。有什么樣的生活實踐,就有什么樣的信息技術源泉,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信息已鋪天蓋地,潛入人們生活已是大勢所趨,隨著電腦的普及,網絡、寬帶進入千家萬戶,信息技術更是以驚人的速度“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且我們應該認識到,隨著信息技術潛入生活,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著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信息技術的支點上闊步前進?,F代的信息技術涉及到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多種高新技術,它們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的中堅動力,也是中學階段教學的重要任務。強化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將讓信息技術在生活實踐中登堂入室,不僅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也為未來的社會進步做了良好的實踐鋪墊。所在,在信息課堂教學中,要把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學”、“做”三者有機統一起來,既要以信息技術去教,又要引領學生以信息技術來學,更要讓學生用信息技術來做事。例如可以用“在不同的櫥柜里放置不同的衣物”來比喻存儲問題。比如衣柜上方的大格子空間較大,可以用以放置大件的衣服;而衣柜下方的小格子空間較小,可以放置諸如內衣、襪子等小件的衣物。計算機中的文件存儲,同樣需要放置和安裝不同的硬盤,同時硬盤里面還有大小不一的文件夾,文件夾里面才是我們需要的文件??傊?,信息來源于生活,但又改造、革新著生活,其最終的價值取向是為人們的生活實踐而服務。所以,只要有條件,就要創造一切可能,讓信息技術成為引領生活、走向科學的“領頭雁”和“排頭兵”,使信息技術生活化,發揮其生產力和創造力。

三、寓信息技術教學于生活的快樂之中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币寣W生體悟到信息技術給學生生活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就要通過生活情境的設置,把生活元素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學習的“火把”,讓學生“樂著學,學著樂”,讓學生伴著快樂在信息技術中遨游,從而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提升身心的境界。例如讓學生在家中搜集PPT素材的時候,就是在完全自由化、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也是學習PPT制作的基本步驟。當信息技術教學和生活情境完美融合的時候,教學、學習都是快樂和自由的,效率和質量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信息技術才真正變成生活和教學的賢內助,成為人們學習生活的快樂使者。

四、以信息技術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信息技術是知識,更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它能使知識活起來、動起來,是知識再生產的驅動器。所以信息技術教學不能只是簡單的口口相傳,而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做到“學以致用”,達到融會貫通目的,并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價值導向。對于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而言,既要讓生活元素和教材知識融會貫通,又要讓所學的知識、理論可以為生活實踐所用,幫助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反之,生活中的經驗、閱歷和積累,同樣可以用信息技術的原理、理論進行解釋,生活內容可以反照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牢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例如在蘇教版信息技術教材中,在講到信息資源管理的時候,我們就以信息技術中學到的建立文件夾、給文件夾命名和分門別類等相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大凡此類,其實都是生活中“資源管理”的寫照。借助信息的啟示,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對繁雜資源整理時,依然可以做到綱目分明,井井有條。其實無論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管理,還是計算機的信息資源管理,其目的都是為了更清晰、更快捷地服務于人們的生活,提升人們的生命境界。

參考文獻

[1] 鞠曉青,馬勇軍.基于內容分析法的學科教學知識(PCK)國內研究述評[J]. ?教師教育論壇,2016(09).

[2] 張笑銘.信息技術教師課堂教學中的PCK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07).

[3] 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考[J].馬婧瑩.新課程(下),2013(11).

[4] 鄧小華.信息技術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若干問題論略[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3(09).

猜你喜歡
中學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基礎知識
機械裝配中鉗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化學實驗操作考試必備技能
通過變式訓練,夯實基礎知識
娛教技術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
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現狀分析及建議
談談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改革
假期數學競賽指導(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