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之我見

2019-10-16 02:06張利巖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月餅長方形創設

張利巖

【摘 要】 數學導入環節,教師應融合更多契合學生認知的趣味元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發學生的課堂互動,導入中可銜接數學的核心知識創設懸念,在知識的逐步深化探究過程中,學生可參與到數學的互動環節,積極的闡述自己獨立的觀點,傳統的小學數學導入環節較為單一,現階段教師應拓展多元化的導入模式,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新鮮感,依托教材的中心要素,讓導入知識充滿趣味,營造自由活躍的課堂空間,從學生的熟悉的視角展開導入鋪陳,激發學生的互動活躍性,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導入的有效性強化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課堂導入

引言:小學數學的知識具有邏輯性的特點,教師應主動溝通與學生的溝通橋梁,從學生的視野出發,讓課堂的導入更加有趣和立體,直觀的展示數學的重點,靈動化的凸顯出數學的知識韻味,教師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可結合學生原有的數學知識結構,形成數學的系統化認知,引導學生循序的展開數學的互動,創建出妙趣橫生的課堂空間,導入契合學生認知范疇之內的數學疑問,讓數學的互動更為多彩。

一、巧用舊知營造氛圍

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新的數學問題,可以融會貫通形成一個系統化的結構,當進行下一階段的數學問題互動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前期已經學過的某部分知識點,讓數學的課堂討論,既能夠復習之前的內容,又能夠推進后續的知識深化探究,新舊知識之間應有一定的串聯性,避免學生零碎化的理解記憶,教師可創建出輕松的互動氛圍,課堂導入上利用故事性的內容,結合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讓數學的故事更具豐富性和靈動性。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游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著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后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么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么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里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游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

二、巧借道具激發興趣

教師在導入環節可借助信息技術的手段,或者相應的教具等,讓學生快速的在教具的指引下進入數學的互動狀態,打破數學的枯燥限制,以較為有趣直觀的內容通俗易懂的闡述數學的內涵,利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問題,使得形成獨立的數學感悟。在低年級《物體的認識》教學中,同學們用乒乓球、魔方、長方體、正方體盒子、麻將牌,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不斷認識了這些物體,而且還發現曲面的物體容易滾動,還能了解到生活中的車輪為什么是圓的,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激勵學生創新學習。

三、在動手操作中導入新課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時,課前讓每個學生準備6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教師準備三種不同的長方形。

一種:一個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5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上課時,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一拼,數一數能測量出長方形的面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觀察小正方形的個數和長方形長與寬的關系,學生興致盎然地投入到操作、觀察、分析過程中,輕松自主地歸納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充分體驗了像數學家一樣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從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在問題情境中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時,創設適量、真實的、有效的問題情景,可以觸發學生產生弄清問題的迫切心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例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沒有直接出示例題,而是在黑板上寫出1、10、100,提問:“它們相等嗎?你能想辦法使它們相等嗎?”此時學生露出詫異的表情,沉湎于思索中,一會兒有學生回答:1元=10角=100分。其他同學受到啟發,紛紛舉起手來,有的說:“1米=10分米=100厘米?!庇械恼f:“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苯處熖釂枺骸罢l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寫成用米做單位的等式?”學生說出0.1米=0.10米=0.100米后,接著追問:“看到等式中的三個小數,你有什么發現,想提出怎樣的問題”,看誰提的數學問題最有價值。我就此引入新課,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新課的學習,接下去整堂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所設的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主動地觀察、比較、討論,再歸納出小數的性質,就易如反掌了。

五、巧用多媒體 直觀演示

多媒體技術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在數學教學中,可運用多媒體技術集形、聲、色于一體等特點,直觀形象地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的欲望,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我在教學 “認識鐘表”這一內容時,一開始出示小明起床的畫面,并伴有鬧鐘的鈴聲,讓學生說說“小明什么時候、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明起床的時間的?”學生一下子被這一畫面及聲音吸引住了,個個認真觀察搶著回答,從而很順利地導入了新課,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結束語

總之,數學的導入法很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導入課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具體方法,都離不開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和啟迪性。否則只能流于形式,徒有其表,這是應該引起教師充分重視的。教師只有掌握了高超的導入藝術,才能讓課堂更為精彩。

參考文獻

[1] 宋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討導入性學習活動設計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1(93):78-78.

[2] 劉艷.精心創設精彩導入創設小學數學教學導入情境之我見[J].中國教師,2009(18).

[3] 張建輝.精心創設體現數學味小學教學中情境創設之我見[J].才智,2013(18):108.

猜你喜歡
月餅長方形創設
創設未來
我有一個特別的月餅
小長方形找朋友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一起來做月餅吧!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巧替換,妙解答
尋找圖形中的比
歡樂的中秋節
月餅你喜歡啥餡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