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作業質量的策略研究

2019-10-16 02:06王允杰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作業質量提高策略小學數學

王允杰

【摘〓要】 課后作業是教師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師通過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情況來分析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從而為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提供依據。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減輕學生負擔、減少學習壓力成為現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此基礎上要提高課后作業的質量,從而確保課后作業的有效性。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提出了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作業質量的策略,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 小學數學 ?作業質量 ?提高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教師除了要注重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外,還應對學生的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予以重視和關注。因此,教師要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然而,目前小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找出解決對策,從而為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目前小學數學作業現狀

1. 內容繁多,題量較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導致經常采用題海戰術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強化。在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時,許多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作業布置,而是“越多越好”的原則,導致課后作業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和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作業質量不僅沒有得到提高,反而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2. 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

目前,許多教師在為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都采用“一刀切”的原則,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之間難免會有學習能力強弱之分,學生的學習方法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布置具有針對性和強化性的作業。然而,許多教師設計作業時都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導致學優生的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提升,學困生無法按時完成作業,嚴重降低了課后作業的有效性。

3. 學生缺乏認真的態度

除了教師的因素外,學生的態度問題也直接影響著作業質量的提高。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由于處在貪玩好動的年紀,導致他們對課后作業缺乏認真的態度,為了追求玩樂,要么就是不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要么就是完成的質量不高,總之,對待數學作業還缺少相應的端正態度。學生自身的態度問題直接影響著作業質量的提升,如果學生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作業質量將無法提高,這將嚴重影響小學生今后的長期發展。

二、提高小學數學作業質量的有效策略

1. 貼近生活,加強作業題目的趣味性

新課標的實行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時,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作業素材,進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需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針對學生年齡特點與心理特點設計出具有趣味性的作業題目,進而拓寬學生學習空間;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進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點的主動性。若是所布設的作業比較有趣,學生會有較高的解題熱情,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得到有效鞏固,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針對其設計一個數數的作業題,一支鋼筆2元錢,2支鋼筆4元錢,三支鋼筆6元錢,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加深對乘法知識點的理解,還能促使學生靈活利用乘法口訣。若是在教授加減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扮演售貨員、顧客開展購買活動,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還加強了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2. 多元化設計作業題目,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布設作業時,需注重小學生探究需求,充分挖掘小學生內在潛能,進而提高學生的探究力,小學數學教師需轉變傳統的設計模式,使單調且枯燥的作業轉變為多元化且內容豐富的作業。(1)多元化的作業布設主要包含操作性、自主選擇性、實踐性、趣味表演性等。(2)操作性作業能夠通過體驗與課堂討論的方式完成。(3)自主選擇性的作業,就是教師為學生布設諸多題目,此種作業設計的主要優勢就在于能夠滿足學生個體的探究欲望,有助于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4)趣味性表演就是依據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利用表演的方式向家長表達,進而實現鞏固數學知識的目的。(5)實踐性作業則是要求學生運用現場觀察與社會調查等方法,將數學知識切實利用到實際生活中,把機械性的數學題目變為靈活的教學實踐。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自己家中電腦桌的面積以及屋門面積,探究面積與長寬之間的關系,進而培養學生思維邏輯能力,滿足小學生探索欲望,進而加強小學生體驗,通過深挖小學生內在學習潛能,通過對其學習水平與能力進行分析,做到有的放矢,進而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素養,有助于推動小學數學長遠發展。

3. 注重學生個體性,確保作業設計滿足差異性需求

有關“期望理論”內容表明,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學困生往往缺少比較高漲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增加疲勞度與心理壓力,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又會忽略掉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覺得其太過簡單,不用進行深層次探索。對于此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布設數學作業時需注重學生間的學習能力與水平差異,對于不同類別的學生需從不同的角度設計數學作業。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題目分為難、中、易三個類別,對于中、易級別的區域題目,要求小學生必做,而對于相對較難的題目,要求小學生選做,這有助于提升小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方式,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索欲望,進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就必須重視其作業質量的提高,小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既離不開課堂上的認真學習,也離不開課下的認真鞏固。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不論是在作業的安排上,還是在作業的批閱上,都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和與時俱進的原則,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進而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譚力薇.如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作業質量[J].熱點聚焦,2014(04).

[2] 曹正榮.改善小學數學作業質量的策略[J].學園,2017(02).

猜你喜歡
作業質量提高策略小學數學
提高重載鐵路線路養護維修質量問題探討
提高重載鐵路線路養護維修質量問題探討
關于對鄄城縣農機作業效益情況的調查與分析谷道風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進小學生素質教育的措施
初中語文教育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