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與思考

2019-10-16 02:06谷曉麗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滲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學數學

谷曉麗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落實,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了現代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標。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日后的良好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是現階段數學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全面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并做出相應總結。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德育教育 ?滲透策略

引言:德育教育指的是對學生思想、道德、心理、法律、政治等方面的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校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為了促進學生思想品質以及道德素養的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德育教育應落實到各項學科教育中。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的方方面面。

一、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

德育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重要的發展階段,其模仿能力較強,而教師很容易被當作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有的數學教師從小學一年級帶班到六年級畢業,學生長期受教師的影響,就連說話的語氣、走路的姿勢都會有老師的影子。所以,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言行舉止,無論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還是日常校園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則,規范自身的行為,樹立良好的形象,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此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教育中以師為尊的教學局面,還原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建立師生間的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比如,平時在校園里,教師應注意自己走路姿勢、說話方式,和學生打招呼都要面帶微笑;遇到低年級學生打招呼都要蹲下來和他們說話;自己的著裝經常干凈得體,隨時樹立良好的教師影響。在教學中一絲不茍、嚴謹從教,課堂上的舉手投足都做到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清晰有邏輯;板書整潔規范,面帶微笑、目光慈祥,絕不隨便和放任,更不高高在上,而是做學生的朋友,和學生一起參加學習活動,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課后輔導“后進生”做到耐心、細致,愛生如子,充分體現一個人民教師的社會責任感;讓每一個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成長,不僅喜歡上數學課,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愛之情,從教師身上接受一種社會責任感教育,從而對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與現實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可以結合數學知識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而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我們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先搜索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再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再現陳景潤當年克堅攻難的場景,讓學生接受教育,樹立為人民服務的遠大志向;教“圓”這部分知識時,我們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詳細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推算圓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學生通過現代媒體了解我國的古老文明、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從而讓學生了解到在原始落后的時代,我國便有如此偉大的科學家,在這樣自然而然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其次,就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而論,一般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去發掘或設置德育教育的“滲透點”:一是從題意的講解和數據的分析來滲透德育教育;二是利用在對數學概念、運算法則、數學定律等的成因透析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三是巧妙利用各種插頁、插圖和統計圖表滲透德育教育;四是通過講述、查閱數學史和數學家的故事進行人生觀教育。

三、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

(一)拓寬知識范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隨時穿插,收益更好。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故事情境導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為學生講解“百分數”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首先為學生講解一個“汶川地震捐款”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故事當中導入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面對自然災害時我們要團結一心,共同面對,互幫互助,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也能將德育教育有效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

(二)增加實踐體驗

數學教學中的精確和嚴密性能夠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態度和認真負責的作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計算、推理、求證的解題要求,不斷反復地訓練,給學生形成定勢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小學生,經過嚴密、循序漸進、貫穿始終的數學訓練,可以形成做題獨立思考、工作一絲不茍、辦事認真負責的良好習慣。這樣培養出來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

(三)合理利用教材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關于數學史的資料,這些資料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最好材料,我們要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很好地重現這些材料,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小學教材中論述到小數是我國最早提出和使用的;約1500年前,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7位小數的人等。這些知識的呈現,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數學史,而且可以樹立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結束語:總之,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德育教育,首先,數學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育,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曉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內將科技,2016(08):157.

[2] 邰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新課程學習,2013(09):163.

[3] 楊霞.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神州教育,2013(06):59.

猜你喜歡
滲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學數學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