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2019-10-16 02:06楊海軍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滲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學數學

楊海軍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生的素質和品德都未養成,如果數學老師能夠有效挖掘數學課本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必將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圍繞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方面展開詳細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士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德育教育 ?滲透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相關教育部門對于小學數學也十分重視,小學課程是學生的基礎課程,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滲透。在小學教育中,德育課程尤為關鍵。在課程改革這一大背景下,教師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更要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

一、為人師表,滲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展開的過程既包含說理的過程,同時也包括情感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轉化過程。對于教師自身來說,其自身的形象以及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素養對學生的影響都極其強烈,并且也較為直接。從教師的板書設計以及儀表和語言表達等各方面都能給以學生最美的感受,起到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示范作用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都是能夠引導學生培養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最為主要的方法。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身的言行和嚴謹的教學風格以及認真的工作態度,使得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及教育。即就是所謂的“身教重于言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通過有效數據進行德育滲透

舉個例子,在“時、分、秒”的課題教學過程中,可給學生引入珍惜時間的課堂教育。而“重量單位”的課題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則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習題:假如全中國每個人每天節約一粒米,那么一天之內全中國人民節約下來的13億粒米的重量能達到3217000克,合多少千克?當學生算出其結果的時候,教師又能馬上告訴學生,這些米足夠215個人吃一個月了,學生不覺訝然,以此可以督促學生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的養成。另外,還能在練習過程中給學生滲透一些愛國情感和環保方面的知識滲透,培養激發學生的潛在情感因素。舉個例子,在課堂上給學生介紹一些比較具有意義的數據,或者給學生介紹我國的地形狀況,比如東西之間的間距大約在5500km,同時我國的領土面積在960萬平方千米,包括境內我國有長江、黃河,長度都可達到6300km等等。這些知識點內容看似簡單平常,卻也能夠激發起學生的自豪情感和愛國精神,從而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三、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進行德育教育

良好的教學情境,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的求學信心,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的課程改革,特別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該注意到德育教育方面的信息。因此,我們所設計的教學情境,應與本課堂的教學內容有關,而不要東拉西扯,故弄玄虛,用來嘩眾取寵。如在“四則運算”教學中,講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像陳景潤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奪取數學桂冠,贏得全國人民的驕傲。教學“圓”時,則講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推算圓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學生懂得我國不但古老文明,我國人民也富有聰明才智。在原始落后的時代,便有如此偉大的科學家,而今科學這樣高度發達,我們若不努力學習,就是愧對古人,愧對古老文明。這樣不但把學生引導到本堂課的教學內容上來,而且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其次,在數學教學中要結合教材內容,及時進行德育教學。就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而論,一般可以從下列五個方面去發掘或設置德育的“滲透點”:題意和數據;概念、法則、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頁、插圖和統計圖表;數學史和數學家的故事。教師簡短的介紹,可激起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從而達到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四、利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感受德育

教師在課內不僅需要有效地寓教于樂,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同時也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外能夠通過閱讀并展開實踐。比如在家計算一下自己家里一個月會用掉多少垃圾袋,再結合環保的角度對此問題展開討論,以此引起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學習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又提高了自身的環保意識。另外,教師節如果學生想要表達心意的話可以推薦學生自己制作賀卡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送上自己的祝福。這樣做除了能夠使得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教育學生懂得感恩。老師們還可以試圖在教學過程中了解搜集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以此來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演講競賽或是知識競賽。還有講故事、辦黑板報等都是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好機會。

五、通過古代和現代數學杰出人物,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舉個例子,約1500年前,我國古代有一位非常杰出的數學家,他的名字叫祖沖之,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能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后六位的人;我們在數學界有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時期我國數學家商高提出來的;同時,我國也是小數提出和使用最早的國家,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我們國家在這方面要早出近一千多年;另外,在開展“數的整除”課題學習和教學時,可以適當的對學生講一些關于“哥德巴赫猜想”在探究過程中我國涌現出的一批較為杰出的數學家,比如華羅庚,陳景潤等,雖未受到過正規化的教育,卻才華橫溢,在數學上成就不小;而陳景潤則頑強拼搏,在“哥德巴赫猜想”的攀登過程中一直遙遙領先。通過這些歷史文化典故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且將情感升華,形成濃厚的愛國情感。

六、結合技能訓練,培養習慣滲透德育

數學的精確和嚴密性要求學生學習數學要一絲不茍。因此,在教學訓練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德育教育。對小學生來說,培養其良好習慣主要通過不間斷地反復訓練來實現。通過嚴格的訓練,使學生形成對待任何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獨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敢于正視錯誤、改正錯誤的優良品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要正確、積極地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漸進,又貫穿始終,進而培養良好的德育習慣。

總之,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只要我們廣大教師精心設計,不僅會使學生受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鄧生.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探討[J].讀寫算,2011.

[2] 王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J].小教研究,2010.

猜你喜歡
滲透策略德育教育小學數學
中學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探析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