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

2019-10-16 02:06吉婧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德育滲透小學數學

吉婧

【摘 ?要】 十九大中明確指出:我國的小學教育要加強德育教育,以立德樹人為小學教學的主要目標。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常常會忽略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數學課堂中小學生的參與程度普遍較低,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過于單一,教學過程重視程度不夠等,這些教學問題都嚴重阻礙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德育滲透 ?自然滲透

素質教育的今天,需要教師在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更要注重德育內容的滲透。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需要從小培養和提高其德育素養,讓學生先做好人,再讀好書。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需要把握時代的要求,并努力將其落到實處。本文的研究旨在將德育教育的內容有效滲透到小學數學的日常教學中去,理論聯系實際,從多方面著手,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給出了幾點參考性的建議,愿意拋磚引玉。

一、發揮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的人格魅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例如,要上好一堂數學課,課前,老師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備好課,做好課件。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范。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再加上慈愛的目光,慈祥的笑容鼓勵他們,溫柔的話語感染他們。課后輔導“后進生”要耐心、細致。這樣學生不僅對學數學產生愉悅感,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愛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對教學的責任感,這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筑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這樣,學生長期受到老師人格魅力的影響,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找準時機,不放過每一個可以滲透德育的機會

某堂小學數學老師的公開課上,教師在黑板上給學生出了五道乘法計算題然后請了一位學生來寫出答案:2×9=18,3×9=27,4×9=36,5×9=45,6×9=56,學生剛寫完就有人大聲喊最后一道題做錯了,聽課時我的第一反應認為教師會及時地指出學生的錯誤,然而,那位教師說了一番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的話,她說:“你們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這位同學只錯了最后一道題目,而前面幾道題目都正確呢?那么,你們是不是覺得自己在發現別人問題和錯誤的時候速度很快,而當自己出現錯誤的時候則絲毫沒有感覺呢?換句話說,如何看待一個人,絕不能只看別人的缺點,而要更多的看到他人的優點,要寬容對待他人的缺點,明白了嗎?”

三、結合教學過程,適時滲透

教師通過滲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僅限于一詞一句、一題一例、一圖一表,也可以是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教學過程。例如,教學“質量單位”時,補充“每人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可以節約13億粒米,重量是3218000克,合多少千克?”的習題。學生算出合3218千克的結果后,教師馬上告訴學生這些米大約可以供31人吃一個月。以此教育學生要節約一粒米、一滴水,養成節儉的良好習慣。教學“年、月、日”時,則注意引導學生在日歷上找出重大紀念日,如“國慶節”“八一建軍節”“香港回歸日”等,以增加學生的社會常識。在應用題教學中,選用的題材要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小朋友做好事、綠化種樹,人們節約用電用水、積極鍛煉,我國改革開放前后人民收入對比等事例,使學生在解題中潛移默化受到教育。

四、德育教學要直觀、新奇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能抽象地講一點道理,做一些鼓動,這是收不到效果的。德育教學的滲透應在直觀、新奇的教學中進行。應該讓學生直接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最為適宜。如面積的計算,在學生認識圖形、計算面積的同時,可以讓學生看地圖,了解我們河池有多大,我們廣西有多大,我們中國有多大。使學生懂得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國家,要使祖國富強,需要科學,更需要我們少年去努力學習。學生在這些常見的、熟識的,而平時又不去注意的事物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感受到莫大的教益。為了更好地體現數學的德育教育功能,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寓德育教育于數學過程,還應鼓勵和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社會調查等途徑搜集、占有資料,從中受到教育,如高年級學生學習統計知識后,組織一次“我是小小交通員”的數學調查和訪問活動,到交通路口測算不同時間段車流量;訪問交警,把測算和調查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動手制作統計圖,動腦編應用題,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不僅智力得到發展,學生還在人際交往、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等方面得到鍛煉,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美育教育。寓教育于學習之中,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五、聯系生活,在實例中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時往往要結合生活實際展開,這樣課堂教學顯得更具說服力。并且如果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來引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則其教學效果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如果教師告訴學生,一個工人保守估計每天的工作時間在六個小時左右,那么,他們一周能工作多少個小時?照此計算,要求學生算一下自己的父母一周工作的時間有多少?那么,是不是要回家幫助自己的父母多做一些事情呢?然而,再問學生:你是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在什么時候呢?如果現在是某月某日,你能不能計算出距離自己父母生日還有多少個小時呢?所謂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總之,小學數學一直關注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試圖從不同的教學手段、教學方式方法等各個途徑來滲透德育教學內容。但在教學工作展開過程中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注意方式方法要得當,最好能夠有效地根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滲透。

參考文獻

[1] 馬康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解析[J],教育教學研究,2011(08).

[2] 馬蕊.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0(10).

猜你喜歡
德育滲透小學數學
德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思路初探
選課機制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