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眾視角下的經典影視作品翻拍現象

2019-10-18 09:18熊瑛黃同予劉倩王倩陳澤郡
藝術評鑒 2019年17期
關鍵詞:心理

熊瑛 黃同予 劉倩 王倩 陳澤郡

摘要:當前翻拍劇充斥熒屏,翻拍質量參差不齊,翻拍效果悖于初意。翻拍作品投入市場后,往往難以獲得受眾較好的口碑。翻拍經典影視作品具有一定的觀眾基礎,但是經典不可復制,影視劇的翻拍還面臨著諸多困境。調查與分析在受眾視角下經典影視翻拍的現狀,深入了解受眾對市場起到的支配作用,嘗試提出經典影視作品翻拍改正的方向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受眾視角 ? 經典影視作品 ? 翻拍 ? 心理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7-0163-02

一、翻拍影視作品的現狀分析

國內外都不乏“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影視劇翻拍現象。這些翻拍作品憑借原版具備的知名度與受眾很快就能得到宣傳與關注。然而,經典作品所擁有的粉絲量與關注度也是把雙刃劍,這些一度擁有超高人氣的影視作品一經翻拍后,受眾對其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增高。

以《武林外傳》為例,13年后又有了新版《天真派:武林外傳》。小戲骨們憑借出色的演技,展現出了少年佟湘玉、白展堂的特色,讓人忍俊不禁。然而,即使場景、演員、服飾、妝容等基本實現還原也依然難以收獲較好的心理預期,更不用說達到接近于原版作品一樣的收視效果。經典作品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有其自身所處時代的條件,也帶上一代人記憶的濾鏡,難以超越,也沒有續集。在《仙劍奇俠傳》中,演員的出色演技讓人們不由地將戲中角色李逍遙與演員胡歌劃上等號,任何人再演李逍遙都是在演胡歌。那些逝去的經典,無論是角色、劇情都早已被先入為主的加以定義。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是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典型時代的典型電影。人們對于不可磨滅的過往有著驚人的忠誠與寬容度,在受眾心中,重復經典并不意味著懷念與致敬,而是一種直接意義上的毀壞和玷污。

從翻拍動機上加以考量,翻拍影視作品難度小,創新成本低,宣傳拍攝和投資風險較小。經典作品意味著本身就具備著受眾良好的口碑,其知名度與粉絲群也非??捎^。無論對翻拍持何種態度或者面對多大的爭議,都能夠為翻拍作品帶來話題與流量,其背后的利潤促使更多人不斷投入翻拍的大軍。而打著致敬經典,懷念青春的名頭,販賣情懷,也能輕易抓住受眾心理從而進行商業營銷。而在市場上,IP改編劇異軍突起,高人氣演員擔任主角也是改編劇大熱的重要原因,其背后的狂熱粉絲群有著不容小覷的消費與宣傳能力。同時,原著黨、鐵桿粉絲為改編提供了支持與參考意見,相關話題的討論也讓IP改編劇“未播先火”的現象十分普遍。所以,翻拍經典影視作品也面臨著這些爆款流量IP翻拍劇的巨大壓力,與IP改編劇相比,受眾對翻拍作品的寬容度則顯得更為嚴苛。

二、受眾心理下翻拍作品傳播的困境分析

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眾成員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得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受眾主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傳播信息,并且積極地尋求信息為自己所用。[1]因此,從受眾心理方面分析翻拍作品難以取得成功也有跡可循。

首先是受眾具有新奇心理。人們容易對第一次出現的、罕見的、日常的或突然發生的、強烈變化的事物產生興趣和好奇,從而悉心去觀察和探究。第一次傳播的新信息,難免讓人印象深刻。最初的經典影視作品基本產生于20世紀80-90年代,而在當時,社會傳播媒介并不發達,作品量相對匱乏,作品播出的頻率也相對較高。人們反復觀看,反復品味,因此印象也更為深刻。經典影視劇作為那個年代的流行作品,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這也造成了許多受眾對翻拍作品難免有抵觸的心理,認為是“回鍋肉與蹭熱度的行為,自然無法吸引受眾,也更難得到受眾的認可與支持。而對于未接觸過原版作品的新一代受眾而言,由于審美及觀劇需求差異,難以使得他們產生對這一作品的特殊感情。

第二點就是受眾的對比心理。世間一切事物,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對立而發展,比較這一心理活動,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經典影視作品在翻拍之后,所出的成片免不了被媒體拿去對比,一些細節也被放大。盡管,翻拍并不是一味復制,在人物、劇情、細節等方面都會有所改變,演員也會對人物產生不同的理解,也會演出不同風格的藝術形象。這些改變也成為了被比較的點。大多數人都是先入為主,將翻拍版與原版進行種種對比之后,自然更傾向于原版,在情感上也更忠于原版。以情動人是打動觀眾的一個情緒點,然而資本的力量、時間的流逝等各種原因使得情感線被打破,吸引觀眾的點不再存在。即使有些翻拍作品有值得贊揚之處,但在與原版的對比與壓制下,那些改動反變成是對原版的不尊重。

所以,不論是從受眾的新奇心理還是從受眾的對比心理來說,受眾對于原有的經典影視作品都存在一定的情感傾向,這種情感傾向使得他們有著懷舊的情緒,經典影視作品也不僅僅是一部作品供受眾觀賞那么簡單,它們也代表著一個年代的特征,承載著一些受眾的過去的經歷與感懷。

三、影視劇翻拍作品的經營發展方向

目前國內影視經典,例如新版《紅樓夢》《西游記》,沒有太多超越原版的創作亮點,因而也沒有在大眾中留下極好的口碑。對于海外作品,例如日劇、韓劇不假思索地批量式翻拍則更是濫用資源的表現。從《深夜食堂》的翻拍來看,基本照搬原版作品的人設、臺詞、情節發展,缺乏新版的看點。而翻拍的2010版《紅樓夢》,則被指演員演技稚嫩浮夸,缺少靈魂。雖然翻拍中增加了老版沒有的旁白解說,但是許多觀眾則表示畫外音影響了自己的理解和看劇的心情。因為只有大量“自然發生的”、戲劇性的情節發生,才能使得節目內容本身情感的投入和波動幅度變大,可看性也得到增強。

翻拍的影視劇想要符合觀眾預期仍然較為困難。首先,翻拍不等同于復制,而要體現與原版的不同之處,即創新,現國內大多數翻拍劇都缺乏原創力,不夠吸引觀眾眼球。其次,作品雖傾向于與時代的發展接軌,但不夠尊重原版。自有聲電影出現以來,越來越多的電影從業者認識到,人物的語言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傳達臺詞意思的層面上,更需要注重的是臺詞內容及其表現形式。新版作品的演員思考自己所使用的語言、展現出的形象能否直接表達人物情感,傳遞人物思想,展現人物生活的環境也顯得十分重要。此外,觀眾受先入為主的影響較大,原版的經典場景已深入人心,不易動搖。這無疑提醒制作應摒棄絕對的獵奇、低俗以吸引眼球的方法,滿足受眾真正的需要,創作出更為優質的文藝作品。

在網劇和IP劇競相發展的多元文化時期,翻拍劇是否能在市場中守住一席之地呢?注入了那個時代的精神的作品,才成就了今天的經典。每個時代對于經典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是基本的核心價值觀和世界觀保持不變。也就是說即使人物和故事情節大幅變化,翻拍者都不能脫離經典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再則,翻拍需要創新。一成不變的翻拍只是在消費觀眾的情懷,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同時,翻拍經典需要追求品質,選角、服裝造型、制作等等缺一不可。角色的選擇應該慎重,不應是一味地追求流量小生和顏值擔當來湊話題炒熱度,引起流量粉絲自嗨式的狂歡,讓其他觀眾反感,最終導致翻拍劇的口碑慘淡。電視媒介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職責,作為極具社會輿論導向性的傳媒介質,更應重視“流量明星”節目的整體質量。[2]相關部門也應該對翻拍劇提出更嚴格的標準,共同致力于提高翻拍劇的質量。

四、結語

翻拍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留住經典、傳承經典,并且賦予經典與時俱進的時代內涵。從當前來看,在電視劇行業普遍缺少原創劇本的情況下,翻拍經典影視作品的確成了影視公司最便捷的選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圈錢式的翻拍不僅消耗了人們的情懷,還會被市場淘汰。唯有翻拍影視作品時,對老劇查漏補缺、精益求精,緊跟時代步伐,才能發揮出經典影視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55,165.

[2]王央.新媒體時代“流量明星”對綜藝節目的影響分析——以SNH48為例[J].戲劇之家,2018,(31).

猜你喜歡
心理
心理小測試
心理小測試
走開,心理噪音!
心理小測試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心理課教學設計
The Psychology of the Suitcase
心理小測試
婚戀心理探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