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物保護單位到歷史建筑

2019-10-20 01:59張學曉
炎黃地理 2019年5期

張學曉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文物古跡保護工作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工作重要性與價值也逐漸凸顯出來。作為文物古跡保護工作中的重要組成,歷史建筑的保護對促進我國文物古跡保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視對歷史建筑的保護,結合當前實際保護情況,通過對保護方法的不斷深化,促進歷史建筑保護有效性的提升?;诖?,本文針對文物古跡保護方法的深化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古跡;保護方法;歷史建筑

隨著《文物保護法》提出與實施,文物單位的保護需要遵守文物原狀不得更改的原則,雖然可以起到較好的保護效果,但是制約了對文物古跡作用與價值的發揮。而隨著《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提出,衍生出歷史建筑保護理念,相較于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理念存在一定的差異,為文物作用與價值的發揮創設空間。但是在古跡保護數量與規模的不斷增大,傳統保護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古跡保護工作的實際需求,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保護方式的不斷革新與深化,以此促進歷史建筑保護有效性的提升,進而推動我國古跡保護事業的發展。

1 文物保護單位到歷史建筑轉變分析

2005年,我國首次提出“文化遺產”理念,其中包括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以及民俗、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文物保護單位體系中,當前現行的文物保護政策法規區別了不同的類型,采取原貌保護、原物保護以及風貌保護等不同的保護措施,這對我國文物古跡保護與發展產生的矛盾進行協調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F階段,我國已有235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省市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仍不斷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著較高的重視度,體現出社會對傳承、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宏愿。針對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需要基于《文物保護法》高質量開展工作,確保文物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實現對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信息的有效保存。雖然當前文物復建之風頗為盛行,但是在保護過程中甚至形成“保護性”的破壞,對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產生嚴重的影響?!段奈锉Wo法》中對文物保護單位提出較為嚴格的保護要求,雖然可以起到有效保護文物古跡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制約效應,無法實現對文物古跡的充分利用[1]。產生矛盾?;谖奈锉Wo事業的不斷發展,文物保護單位數量不斷增大,其保護內涵也呈現出不斷深化的狀態,并且其古跡類型得到拓展,例如工業遺產、近現代建筑、鄉土建筑等,每種類型能夠運用文物保護單位措施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鄉土建筑仍有人類生活,其主要價值體現在植根于鄉土,蘊含著較多的非物質文化要素,成為“活著的”文化遺產。隨著文化古跡保護類型和數量的擴大,傳統不改變原狀的保護要求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古跡實際需求產生矛盾,因此,需要對保護方法不斷深入和創新。而在2008年歷史建筑保護概念的提出,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是指經政府確認具備一定保護價值之后,能夠充分體現出當地特色以及歷史風貌,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化建筑以及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筑。也就是說,歷史建筑是文物保護單位的一種延伸和補充。歷史建筑是文物古跡,但是區別于文物保護單位,雖具有相同的性質,但是歷史建筑保護概念可以更好的處理保護和利用之間產生的矛盾?!侗Wo條例》中歷史建筑需要盡可能實施原址保護,任何個體和單位不得擅自遷移、拆除與損壞歷史建筑。與此同時,針對歷史建筑的修繕、裝飾以及添加設備,需要經得當地人民政府城鄉規劃部門的批準。歷史建筑可以進行外部的修繕,也可以進行適當設施的添加,與文物保護單位所秉承的原則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性為歷史建筑的合理利用提供空間,將具備保護價值但是不屬于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措施進行充分利用,促進歷史建筑保護工作效果的提升,并充分發揮歷史建筑的實際效用。

2 歷史建筑保護方式

2.1結合歷史信息確定保護位置和利用強度

當前,針對歷史建筑保護工作的開展與強化,可以基于對歷史建筑的歷史信息進行深入分析,明確其建筑的保護位置及其利用強度,以此促進建筑歷史信息的有效保護,并實現對歷史建筑的有效保護,具體的措施方法可以分為:1.依托于歷史建筑中有價值歷史信息的部位,進行可利用位置的確定和明確,并結合對歷史信息保存的不同干預程度,運用不同的處理方式;2.對同一種類型的文物古跡進的共性進行分析和歸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保護要點的明確。類型區別保護方式具備諸多共同的特點,并且與其它類型的文物古跡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基于對保護位置方法而言,首先需要明確文物古跡中那個部位具備歷史價值和歷史信息,可以體現出當時的藝術、技術等。例如“798廠房”的廠房結構,在當前屬于先進工藝水平,所以其廠房內部的拱形天花以及外部形象是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再例如上海的“1933老場坊”,其原型是屠宰場,建筑設計為屠宰的工藝流程,所以建筑的平面設計就是老場坊的精華所在,是文物古跡保護重點所在?;诖?,歷史信息要素判定可以從建筑的立面形式、室內裝修、建筑結構等方面進行深入考慮。

而基于類別區分保護,其中涉及到鄉土建筑、名人故居、典型民居以及工業建筑等。鄉土建筑其主要共同特色為外部形象或院落空間;現代建筑是在外觀、結構、室內裝飾等方面的共同點,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夠明確;工業建筑可以從廠房建筑、機械設備、工藝等方面分析其共同特性;歷史文化街區則是外觀共同特色,需要重視對歷史文化街區的外觀形象進行保護?;诖?,針對歷史建筑的利用與保護,需要在確保歷史信息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室內、室外等方面的改變,以此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求。

3 結束語

文物古跡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在提升我國歷史優秀文化傳承、弘揚效果的同時,促進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诖?,需要明確文物古跡保護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對文物古跡保護方法的不斷深化與革新,促進文物保護效果工作有效性提升,進而推動我國文物古跡保護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景慧. 從文物保護單位到歷史建筑——文物古跡保護方法的深化[J]. 城市規劃, 2011, 35(A01):45-4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