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時間“立體”的美術課

2019-10-21 08:33王茜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新授講授立體

王茜

【摘要】:高效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也就成為教師們日常談論的話題。在實際教學中時間緊,任務重,智慧教師把握課堂講授時機,適時教學,在較少的時間內讓學生賞中新授、練中新授、隨時新授充分學知、充分實踐,立體運用課堂四十分鐘。

【關鍵詞】:新授立體省時高效

一、賞析作品——引課、賞析、溫故三合一

欣賞美術作品是15分鐘講授不可或缺的環節,賞析作品在課堂上不只是提高審美、激發興趣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讓它引發學生思考,開拓視野。欣賞一幅作品肯定有學生似懂非懂的內容,他們渴望得到答案,也有他們能理解的部分,他們希望交流。因此,智慧教師要抓住時機,在學生溫故中自然新授。(此外有一點可以肯定——學生有自信的觀點,但這些觀點很難得到同一的審美。因為學生經歷、經驗、環境、認知……的不同,他們理解、看待作品的角度也就不同。)

講《生活中的標志》引課時,,我制作了“汽車、住宿、衛生間、禁止駛入、停車場”等標志。

師:從這幾個標志中,你獲取了老師出行的什么信息?(學生立刻被吸引到作品上)

生:老師開著奧迪車出發,去了一次衛生間,開始沒有找到停車場,后來找到了,我還看到圖標有的是畫的,有的是剪貼制作的……(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在眾說紛紜中老師分類)

師:你們從美術專業角度和內容意義等方面獲取了信息,這幾個標志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這個是汽車標志,衛生間圖標上有箭頭告訴我在那邊,這個紅圈斜杠告訴我們禁止進入汽車,那個是賓館,上面的房屋圖像就是家……

隨著學生的答案,沒有過多講授,標志的意義、標志的作用一一呈現,在舊知識的溫習中新知識已悄然發芽,在師生和諧的談話中開始學習。分分鐘時間知識是那樣自然流暢地走進了學生心靈。

二、恰當演示——梳理、反饋、技法相得益彰

演示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占用教學時間最多的環節,如果教師針對不同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演示方法、不同的演示形式(演示步驟、演示類型、演示時機、演示方法、演示語言、語言演示),老師力求將知識高度概括、深入淺出地呈現給學生,就能節省講授時間,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比如講授《中國畫——梅花畫法》一課,依據國畫體裁、內容、學生情況,圍繞教學目標與重難點,這節課主要采取——試練、互動、全面等演示方式。

(一)試練演示——突破重點化難為易

點厾法是本課的知識重點,教師講解并示范點厾法,實物展臺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點厾法畫梅花的用筆、調色、調墨的全過程。然后讓學生馬上體驗點厾技法,感受不同姿態的花朵變化。體驗后再將學生典型作品放在實物展臺做示范,新知識馬上得到鞏固,出現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二)互動演示——探尋手法鋪路搭橋

演示中的互動行為是以師生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學生參與教師演示是學生渴望的教學形式。

女字出枝法就采用互動演示。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出示的圖片找線條,發現梅枝生長錯落有致,老干新枝斜交叉,形成女字。從自然界中尋求藝術,在找字的趣味活動中自然理解、掌握女字出枝法,并避免了梅枝平行、對生等錯誤現象的出現,僅一分鐘,難點迎刃而解。

(三)合作演示——系統學習水到渠成

通過前面的練筆、互動等行為,學生有了創作基礎與動機。這時教師的演示就涵蓋創作構思、梳理步驟、技法學習、制作要求、效果呈現等,將新舊知串聯起來。再通過課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動與靜相呼應的教學手段,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畫互動。在單位時間內完成了更多的任務,恰當的演示讓學生在示范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學生在參與教師示范過程中,鞏固知識、學習技能、梳理步驟、啟發創作思維。

有智慧教師就是在教學中向演示要實效,充分體現“學為主,教為輔”的思想。演示時可互動,可講解,賦予演示更多功能。教師精選圖片、精制課件,精心設計活動、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參與演示就能讓學生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把知識、重點放在演示環節。

三、動態實踐——舊識、新知、創意系統綜合

學生實踐是占用課堂教學時間最長的環節,是講授的延伸,是驗證教學質量、反饋信息的環節,課堂教學中大量的時間要留給學生創作。智慧教師要抓住這個環節隨時發現問題,及時補給,做到查漏補缺。

《快快樂樂扭起來》一課,發現學生學會了用骨式動態表現人物,能夠生動地表現人物扭的姿態,但是在表現一群扭秧歌的人物,學生費時費力。短時間內學生畫一個人扭秧歌容易,表現秧歌場面難。而表現秧歌場面是本課的教學目標,怎么才能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表現出更多的人物姿態呢?備課時我做了充分預設和準備——針對姿態單一的問題,我制作了“同一骨式動態,而頭的朝向發生變化”的課件,這個課件畫出一個“S”扭動的骨線人物的身體動態,再用動畫做出頭正面、側面、朝上、朝下的頭像,動畫播放頭的變化,隨著頭的朝向不同讓學生感覺到人物產生整體的動作變化,同時還讓學生能想象出無數種人物姿態,如:向前彎腰、揚頭挺胸、側身觀瞧等等。學生在作業時,不用多考慮人物體姿,只要把頭的朝向加以改變,學生就會在短時間內創作出一幅秧歌隊,在表現較大場面的秧歌隊時,這種方法得心應手。在巡視時我發現了學生的困難,馬上叫停,播放課件,學生的困惑立刻解決,可謂在對的時間干對的事,效率當然高。

在輔導過程中,除了教師解決問題,學生間的互相幫助也加快了作業速度。教師隨時捕捉學生動態生成點,補充知識,發現特優,推廣絕竅,既面向全體,又有針對性輔導。由于指導方法得當,問題解決及時節省了課上時間,不僅在較少的時間里學會了美術技巧,還在有限的時間里有充足的實踐空間,讓學生不再機械被動地學習。

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在同樣時間內,多層次、多角度、多功能的開展教學活動,讓時間立體起來,不固定教學模式自然分散重、難點,淺化技法。力求老師將知識高度概括、深入淺出地呈現給學生,節省講授時間,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參與積極性。學生在欣賞、參與教學過程中,鞏固知識、學習技能、梳理步驟、啟發創作思維,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取更多的信息,讓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汲取更多的營養,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效果、效率、效益,實現了高效課堂。

猜你喜歡
新授講授立體
數學課堂“限時講授”教學策略
《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教學設計及意圖
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
芻議初中英語常態高效課堂之門徑
Pop—Up Books立體書來了
讓你眼花繚亂的3D立體趣圖
平面和立體等
立體年歷
淺談數學課堂講授的時機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