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出導向法應用于武警部隊院校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探究

2019-10-21 02:30葛曉妍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英語教學

【摘要】:“產出導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中國高校英語教學理論,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在該理論實際應用方面,特別是當面對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群體和院校培養學生目標多元化等情況下,產出導向法的實際應用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還未可知。本文基于武警部隊院校英語教學現狀,結合產出導向法的理論,嘗試分析該理論應用于武警部隊院校英語教學的可行性。

【關鍵詞】:產出導向法 武警部隊院校 英語教學 實施可行性

一、引言

經過外語教育者長期的摸索與實踐,我國的外語教學,特別是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全球一體化的不斷加深,我國各行業都迎來“走出去”時代。習主席也多次提出人才強國和科教興國的重大戰略意義,并強調深化教育改革發展。在這個大背景下,要講好“中國故事”,就需要大批能夠熟練掌握英語技能的復合型人才?;诖?,近年來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不斷,一些學者認為中國的英語教育“重講輕練”、英語學習偏向“考試驅動型”,導致在英語能力素質養成上有很大缺漏和弊病。為改變當前局面,英語教育者慣于“洋為中用”,引用西方教學思想,但同時也有一些學者在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學情的本土化英語教學理論和方法。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中國高校英語教學理論,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在該理論實際應用方面,特別是當面對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群體和院校培養學生目標多元化等情況下,產出導向法的實際應用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還未可知。本文基于軍隊院校英語教學的現狀,結合產出導向法的理論體系,嘗試分析產出導向法應用于武警部隊院校英語教學的可行性。

二、產出導向法概述

文秋芳教授于2008年提出“輸出驅動假設”(文秋芳,2008),它主要適用于中高級英語課堂教學,輸出驅動的主要目標是促使學生激活并運用先前多年所積累的英語知識。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完善,文秋芳于2015年正式提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該體系包括三個部分:教學理念、教學假設、教學流程。教學理念包括“學用一體說”“全人教育說” 教學假設包含“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和“選擇性學習” 教學流程包括三個階段,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和“產出評價”。

產出導向法基于國內英語教學實際,針對普遍存在的“學用分離”現狀提出了適合“中國學情”的理論和方法,體現了POA具備區別于西方二語習得理論的“中國特色”。一方面,該理論強調以教師為中介的促成和評價,明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貫穿始終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該理論既強調“產出”(production)的過程(producing),又強調產出結果(product)。同時,“產出”又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實現了對“輸出”這一概念的擴充和深化。

三、產出導向法應用于軍校英語教學的可行性

為了適應當前軍隊現代化建設和新時期軍事戰爭的需要,武警部隊院校的學訓模式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革和調整。同時,部隊官兵迫切需要提升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來更好地執行維穩處突任務和參與國際軍事比武與交流活動。然而,武警部隊院校的英語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課程設置特色不突出,學員學習熱情不高等問題越來越突顯。武警部隊院校的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長期以來,武警部隊院校課程設置上過分偏重大學英語教學,忽略“軍味”,即軍事特色,導致學員僅僅把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學科來看待。學員大多抱著功利性心態學習英語,在大二通過四級后,就徹底放棄英語學習,這種現象在軍校學員當中相當普遍。POA能從源頭上扭轉軍校英語“學的用不著,用的學不到”的現狀,從教學理念和教學實施手段入手,努力營造貼近實戰,貼近部隊的學習氛圍。通過結合軍事英語課程的開設,在產出驅動上下功夫,深挖部隊工作和生活素材,提取有效的情景切入點并結合英語知識點的傳授,積極調動學員的學習沖勁,激發學員的學習欲望。使學員完成從學習書本知識過渡到養成英語實戰應用能力的轉變。

教育理念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者的興趣和參與度。目前,軍隊院校的英語課程主要是精讀課程,以背景介紹、詞匯語法講解、課文逐句精講、加上課后練習的固定教學流程,每個單元再配之以聽力訓練。在此過程中教師居于絕對主導地位,學員全程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參與度不高,且無法從學習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和滿足感。POA的引入恰好能解決這一難題,從課前任務布置、課上講解答疑和課后任務完成與評價三個階段共同構成一個教學循環:第一階段,預設問題,鼓勵學員自行解答,在此過程中必然會碰到難題與知識盲區,這樣做能激發學員的學習欲望,手段是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例如U校園平臺的應用,在課前發布任務并提供相關資料下載 第二階段課上講解答疑,教師總結知識點和教學重點難點,進一步整合教學資源,形成系統性學習綱要,便于學員領會和掌握,提升學員的認知高度,真正做到學懂、學透 第三階段,課后任務完成與評價,本環節也是產出導向法的最終環節。學員將輸入的知識技能有效地轉化為輸出。結合寫作、口語、翻譯等任務,實現多維度多層次鍛煉學員綜合語用能力的目的。課后評價和反饋能夠幫助學員把所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結語

POA在課程設置上突破固化思維的壁壘,使學習變得有趣、有用,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沉浸式學習的樂趣,實現“用的學得到,學的能用到”,將惰性知識轉化為培養貼近部隊,貼近實戰的英語應用能力。該模式強調產出驅動輸入的新型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教師的角色由“領導者”向“輔助者”的巨大轉變,這也對教師的語言能力,教學重點和教學節奏的把控能力,知識“輸入”和成果“輸出”的相互協調以及實戰導向的英語應用發掘潛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學員來說,POA的引用顛覆了傳統課堂的被動式聽講,全面鍛煉和開發學員自身的探索精神、思辨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同時對學員的自律意識,合作意識和自我學習規劃提出更高要求。

綜上所述,在理論上POA應用于武警部隊院校英語教學具有很大可行性,但真正推廣到武警部隊院校還需要進一步實踐探索,發現問題并積極改善,努力貼近軍校學員學訓實際,調整教學方案,實現產出導向法的設計理念和追求的教學效果,為我國培養高水平的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復合型軍事人才。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輸出驅動假設與英語專業技能課程改革[J].外語 界,2008

【2】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

【3】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

【4】李艷.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J].教學實踐探索,2018

【5】唐艷花.產出導向法在民族地區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J].外語教學研究與探討,2018

【6】周時娥,孫立芹.軍隊院校英語教學改革與轉型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2

作者簡介:葛曉妍,1988.03,漢族,河北,講師,碩士研究生,武警工程大學外語第一教研室,英語語言學

猜你喜歡
產出導向法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將“課程思政”融于小學英語教學實踐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設計——詞匯教學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讀寫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幾點思考
信息化背景下POA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教學模式研究
產出導向法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產出導向法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