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工會如何推進建家工作研究

2019-10-21 02:30梁麗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新時代

梁麗

【摘要】: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進入新時代。新時代背景下,工會工作也邁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工會只有將“職工之家”建設得更具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才能更好地服務教職工,提升職工幸福指數。本文試圖從建家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出發,結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工會建家工作的實踐經驗及做法,對如何推進高校工會建家工作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 新時代 建家工作 實踐體會

對工會工作來說,工會建家工作是工會的一個傳統工作,要提高廣大教職工群眾的滿意感,獲得感,就要提升“職工之家”這個工會的品質。2013年“五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與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時代在發展,事業在創新,工會工作也要發展、也要創新。要順應時代要求、適應社會變化,善于創造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讓教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1】。因此,只有將建家工作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把工會真正建設成為教職工滿意的和信賴的“職工之家”,工會建家工作才能不斷取得新發展。

一、新時代高校工會建家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生活的追求不再限于吃飽穿暖,而是有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加強工會建家工作是黨的群團工作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群團工作中指出,群團工作是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要緊緊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三個要點來進行【2】。因此,工會作為群團組織,在推進自身改革時,必須注重教職工群眾的切身需要,建立符合教職工實際需求的職工之家。

二、用理論創新助推南信大工會建家工作的實踐體會

“職工之家”是工會組織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體現工會階級性和群眾性的大家庭。建家工作是工會意向傳統性工作,黨中央在《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建好群眾之家,當好群眾之友【2】。教工之家應該是教職工生活壓力的緩釋地,是工作與休閑的調和地,更應該是優化凝聚力的策源地,一句話,教工之家就應該建設成為教工向往的心靈家園。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工會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結合工會工作職能,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深化建家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質量提升為終點,調動和保護教職工積極性、創造性,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增強工會活力,提高工會整體水平,不斷的探索和推進工會建家工作創新發展,努力把建家工作推向一個創新發展的階段。

(一)廣泛參與、廣聚群智,構筑和諧之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工會通過校、院兩級教代會,廣泛發動教職工在學校及學院發展中建言獻策。充分尊重、維護了廣大教職工參政議政的權利,發揮了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的作用。通過校、院兩級教代會,教職員工對校務、院務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 對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問題,如學院實行的競爭上崗、課時量計算辦法、分配方案、獎勵方案、考核辦法、財務預算和執行情況等發表意見,反映呼聲,暢通的民主渠道,保證了教職工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同時,在直接參與二級教代會各項工作的過程中,許多教職工的參政議政能力得到了鍛煉,自身素質得到了提升,民主意識日趨成熟,對于更好地激發其創造力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工會以教代會為載體,不斷加強網上工會建設,以工會門戶網站,微信、QQ群、APP客戶端為主要形式, 做好網上校務公開、網上提供專業服務、網上征集教職工意見、網上提交教代會提案等工作。確保了教職工的參與度和知情權,形成了團結協助、凝心聚力的和諧氛圍,構筑了一個和諧的教職工之家。

(二)創新形式、豐富活動,構筑文化之家

2018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中南海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是工會組織的政治責任。時代變化了,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變。工會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加強和改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多做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工作,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使廣大職工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職工,深化“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因此工會應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深入推進各項綜合藝術進校園、打造校園特色文化建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元素,使廣大教職工在豐富多彩多場次的活動中,自覺地陶冶情操、修養身心、提升綜合素質。近年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工會舉辦了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的大型群眾性文體活動,先后組織了教職工風采藝術節系列活動、校園健步走、“邁進新時代 幸福舞起來”廣場舞大賽、教職工文化知識競賽、“當好主人翁 建功新時代”文藝演出等品牌活動。通過文體活動把黨的方針路線政策貫徹到廣大教職員工中去,提升了工會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了工會集體的凝聚力,積極營造校園多元素文化氛圍。

(三)關心職工、熱心服務,構筑溫暖之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工會以服務和促進學校事業發展為宗旨,本著維護教工權益、疏導教工心理、營造和諧氛圍的原則,服務于學校,服務于教工,避免行政化、邊緣化 以人為本,堅持以教工的需求為出發點,以促進教工的發展為著眼點,以依靠教工提升學校品位為著力點,以力求教職工滿意為落腳點。建立健全激發教職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制度機制,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教職工在學校的經濟權利、民主權利、自我發展權利等,落實教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工會致力于貼近教工,給教工以更多的寬容、理解,利用微信、QQ群等自媒體的平臺傾聽教職工心聲,關心教職工的情感需要,積極地支持、幫助他們。充分發揮工會參與、維護、建設、教育四項職能,牢牢把握工會工作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凝聚人心,促進學校改革發展。

三、新時代高校工會建家工作服務方式的創新改革

在總體思路上,高校工會建家工作應該充分且細致地把握教職工的需求特點,在教職工需求層次分析的基礎上,分層分類進行工作設計,從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方面加強服務型高校工會組織建設,并根據需求差異實施工會服務方式的創新改革。

(一)改變“任務式”工作方式,強化教職工的民主參與度。

注重以人為本。工會工作的對象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廣大教職工,這就要求工會的工作、活動方式和內容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從知識分子的特點和愿望出發。按照工會的職能,針對教職工關注的熱點,積極探索新時期人性化服務、人文關懷等模式。一是創建“智慧工會”,豐富工會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構建工會宣傳新陣地,做好教職工的網上輿論引導,搭建工作交流新平臺 二是創新“互聯網+工會”服務群眾模式,以教職工需求為導向,把黨政所需、教職工所盼、工會所能的工作落到實處,為教職工提供個性化、精準化、專業化服務 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職工反饋機制,發揮網絡開放、匿名優勢,對學校重要工作、教代會提案的落實情況以及關系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均通過網絡邀請教職工參加評議。

(二)增強工會活動的“儀式感”,提升教職工的自我存在感。

注重思想建設。強化以師德建設為核心內容的教職工思想教育。組織開展校工會和二級分工會在活動過程中,擺脫平面化的工作模式,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教育元素,通過活動的儀式感來增強工作的立體化、多維化。一方面,儀式感可以彰顯工會活動的感召力,增強組織凝聚力 另一方面,使部分在工作過程中無法獲得較高存在感的教職工,在充滿儀式感的活動中獲得補償性的存在感,從而激發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內驅力。

(三)弘揚工匠精神指導工會建家,引領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注重內涵建設。發揮工匠精神提升“職工之家”品質。通過敬業、專注、堅持、精益求精和創新,追求完美和極致的精神理念?!?】工會建家從個人層面工會通過發揮“職工之家”、二級分工會、工會小組等基層組織的優勢,了解教職工的感知、動機、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及時疏解。另一方面,工會通過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評選表彰活動,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把個體行為轉化成群體行為,產生奮發向上的集體意識,煥發教職工的能動精神。工會的價值和角色定位引領著“職工之家”建設的走向。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2】習近平:《牢牢把握群團改革正確方向 努力開創黨的群團工作新局面》

【3】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

【4】習近平:《團結動員億萬職工積極建功新時代開創我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新局面》

【5】曹云清,閆曉燕,新時代用工匠精神指導工會建家工作探討,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18年9月,第33卷第3期,P13-17

猜你喜歡
新時代
新時代網絡新聞采訪特點研究
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創新
基于人才成長的鄉鎮成人教育研究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研究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出鏡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報道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