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律動教學在聽障學生康復教育中的應用

2019-10-21 04:50李鋼
年輕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聽障學生

李鋼

摘要:律動教學是對聽障學生進行聽覺刺激康復訓練的重要途徑,它活潑的教學形式深受聽障學生的喜愛。文章通過闡述律動教學對聽障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其在康復教育中的應用,希望能讓更多的律動教師打開教學思路,更好地發展這一學科。

關鍵詞:音樂律動;聽障學生;康復教育

中圖分類號:G764; 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150-01

1律動教學的涵義

律動教學是律動教師依據不同年齡段聽障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根據音樂的特點,帶領聽障學生運用身體的各部位,有規律地、反復地做一個或一組韻律動作,來學習音樂,達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的目的。它是律動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指導他們自編動作,使其肢體協調一致“邊歌邊舞”的一種音樂教學活動。

2律動教學對聽障兒童發展的重要意義

2.1律動教學能促進聽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聽障學生生理上存在的缺陷必然導致心理方面產生一些問題,如他們在面對生活時可能缺乏像正常兒童那樣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在面對事情時常常采取一種消極的態度,而音樂律動教育恰恰能幫助他們矯正這一不良心態。在教學中,通過讓聽障學生參與律動的練習,使其融入到一種快樂、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從中感受音樂的美好,同時打開他們封閉的心扉,釋放自己內心的壓抑,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愉悅和釋放。

2.2律動教學有助于聽障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

律動音樂作品中優美的音樂、奇妙的節奏,含有的良好教育內容,對提高聽障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其中一些優秀的、積極健康向上的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能夠培養聽障學生的樂觀主義精神,讓他們的思想更加富有正能量,對聽障學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教師在律動課之前,可以先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再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讓其被音樂中的情感所感染,把作品中好的思想情感傳遞給聽障學生,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使其從中學會辨別思想的好壞,從而提高道德判斷力。

2.3律動教學能提高聽障學生的情感體驗

聽障學生由于言語能力的滯后,導致思維只停留在形象水平上,抽象思維發展緩慢,情緒情感體驗較為貧乏。因此在對聽力障礙學生傳授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同時,要注意對他們的情感培養。律動教育具有豐富的情感性,它以音樂為中介,通過旋律、節奏等來表現或傳達情感,具有強烈的感染表現力。律動音樂中蘊含的不同情感,能使聽障學生體驗到豐富的情緒,雖然他們不能完全聽見音樂的聲音,但只要有殘余聽力和起到輔助作用的助聽器,他們依然可以欣賞音樂、體驗音樂。除了要讓聽障學生感受到音樂聽覺的美,還要給予他們視覺美的享受,讓他們通過舞蹈動作來更加形象地體驗音樂的美,從而加深他們對音樂情感的體驗。

2.4律動教育有助于培養聽障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聽障學生缺乏語言能力,聽不懂或聽不清別人所說的話,難以理解別人用語言所表達的想法和要求。這樣會導致聽障學生不愿同正常人進行交流,很難走向社會,融入正常集體。律動教學中的舞蹈學習環節,通過聽障學生互相的配合來跟著音樂一起舞動,可以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和協作能力,讓他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和諧。在參與音樂活動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學會與別人進行交流和溝通,與組內的成員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因此律動教學能夠有效培養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律動教學在康復教育中的應用

3.1通過韻律活動感知節奏

在律動教學中,韻律活動的設計不是讓聽障學生學會多么復雜的動作,而是通過韻律活動來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體會音樂中優美的旋律帶給他們的快樂。律動教學中的韻律活動能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陶冶情操,補償和矯正他們的身心缺陷。因此,聽障學生在律動課的學習中不能過多地強調技能技巧,哪怕聽障學生做不出多么優美的舞蹈動作,只是在簡單地拍拍手、跺跺腳,只要他們樂于參與到律動課中,和大家一起動和跳,律動課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

3.2通過傾聽聲音發展聾生殘余聽力

在律動教學的實際操作中,由于聽障學生的生理原因,大多數教師都把律動完全當成了舞蹈,教學中只是片面追求舞蹈動作的規范,完全失去了律動教學的意義。這種只教授學生一種內容形式的律動教學,不能全面發揮音樂所具有的優勢,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教師要突破以往的觀念,豐富教學內容,讓聽障兒童的音樂課堂充滿生機,傾聽聲音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形式。在特殊教育學校,除了完全喪失聽力的聾童外,大部分聽障兒童仍有一定的殘余聽力,只要適當調整助聽器,便可以讓他們欣賞一些音樂作品和樂器演奏,讓聽障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覺習慣。

3.3通過音樂欣賞活動理解樂曲的內涵

為了使聽障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內涵,可以通過欣賞音樂,聆聽不同節奏、不同情緒的曲子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內容簡單、節奏鮮明、易于理解的歌曲和樂曲,或者給學生編排一個簡單的音樂劇,讓他們通過直觀的感受和體驗來理解樂曲,建立起對音樂的興趣和欣賞能力。

總之,律動教學對于補償聽障學生的殘余聽力和語言,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協調能力以及音樂情感的感悟能力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作為律動教師,要認識律動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更好地為聽障學生的全面康復服務。

參考文獻:

[1]黃瀟,音樂律動教學的價值及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9(6):86.

[2]張野,隨音樂律動 創高效課堂——小學音樂教學中舞蹈律動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19(8):197.

猜你喜歡
聽障學生
聽障學生情緒調節的教育策略
關于聽障學生漢語書面語習得偏誤的研究
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及其專業設置情況
聽障學生自殘行為的成因與對策
聾人教育中的手語與文字結合模式的研究
淺淡聽障學生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幾點做法
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聽障學生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科學課堂中提高聽障學生注意力的研究
語文教學技巧在聽障學生中的分析
在語文課堂中提高聽障學生的說話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