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日俄戰爭后日俄關系緩和的原因及對中國東北的影響

2019-10-21 16:36吳家泰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摘要】: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與反侵略史,而在中國不斷遭遇列強侵略的同時,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也曾爆發過他國之間的戰爭,如1904年開始爆發于中國東北地區的日俄戰爭,就是日本和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對朝鮮半島和滿洲的控制權而進行的一場軍事戰爭。但是在日俄戰爭發生后,日本和俄羅斯帝國的關系卻走向了緩和,這其中既有客觀形勢的要求,也有兩國主觀層面的原因,同時,日俄戰爭的緩和,也對中國東北地區帶來了一定影響。

【關鍵詞】:日俄戰爭 日俄關系 中國東北影響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滿洲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日本取勝,俄羅斯帝國戰敗。雖然戰爭結束后,俄國在中國的利益受到了影響,并且政府內部反日勢力開始有所上升,但是在國際形勢的作用以及處于日俄兩國國家利益需要的背景下,日俄兩國關系反而在戰爭結束后不僅重新走向了緩和,重新實現了量國間敵友身份的轉變,是當時國際關系中一個頗為微妙的現象,同時,日俄兩國關系的緩和也對中國東北產生了一定影響。

1、日俄戰爭的背景

一是日俄之間在遼東半島的利益爭奪。是在甲午戰爭以后,日本通過和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獲得了對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但是這對于俄國當時所實行的“遠東政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現實利益受到干涉的情況下,俄羅斯制定了奪取遼東半島的計劃,并聯合法國和德國,一起實施以“干涉換遼”為目的的行動。這對于日本的既得利益造成了較大的撼動,日本對此并未罷休,計劃通過武力方式再次奪取對于遼東半島的控制權。而由于日本在甲午戰爭中耗費了較大的國力,日本并未當即實施武力奪遼的計劃,而是希望通過十年的修生養息,來補充戰爭資源,從而有效實施對俄作戰計劃,為此,日本制定了旨在對俄戰爭的“1896-1905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在十年規劃期內,日本先后增設了六個陸軍師團,并且大力建設炮兵和騎兵,使其獨立成為專門兵種,而在海軍方面,日本也積極建造了多搜戰艦,有效提升海上作戰能力。同時,日本在軍工產業、情報收集等方面也加大投入,不斷增強發動對俄戰爭的各項基礎。

二是由于俄國勢力的不斷膨脹。俄國之所以覬覦遼東半島,并且通過聯合法、德兩國來奪取對遼控制權,一方面是為了實現自己在遠東地區的進一步擴張和影響力擴大,并且最終達到霸占中國東北地區的“黃色俄羅斯”計劃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限制對外擴張步伐不斷加大的日本在東北地區的影響力,維護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地位。1896年,俄國通過威逼利誘,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獲得了在中國東北地區修筑鐵路的權益,并借此將擴張的觸角伸向了東北地區。 2、日俄戰爭的爆發

面對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以及對于自身在華利益的擠壓,同時也為了能夠減少自己在擴張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在自然資源和綜合國力方面明顯不占優勢的日本開始主動向外尋找盟友,而同是近代侵略大國,且在地緣環境、政治體制方面和日本有較多相似處的英國成為了日本尋找盟友的首要對象,1902年,日本和英國簽訂了《英日條約》,為日本的對俄戰爭行動增加了信心。另一邊,俄羅斯雖然在和清政府簽訂《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后宣布三個月內從東北地區完成撤軍行動,但是卻一直拖延不動,這再一次刺痛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神經。1924年2月4日,日本在御前會議上正式決定對俄國開展軍事行動,并于次日將對俄開展的決定通過駐俄公使轉達給了俄國。2月6日,日俄兩國正式斷交,自此,日俄兩國正式進入戰爭狀態,而2月8日午夜日軍向俄軍發射的16枚魚雷,則正式打響了日俄戰爭的序幕。由于日本方面蓄謀已久,且軍事行動準備充分,日本在這場戰爭中占據了優勢,且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并和俄國簽訂了《樸茨茅斯條約》,日本不僅獲得了遼東半島租借地、南滿鐵路控制權及在中國東北地區的部分工業、商業利益,也取代沙俄一躍成為東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改變了遠東地區的政治勢力格局。

2、日俄戰爭后日俄關系緩和的原因

雖然日俄兩國因為利益爭奪而爆發了日俄戰爭,但是在日俄戰爭結束一段時間后,日俄關系卻出現了轉折性的變化,開始走向緩和,比如1907年3月,俄國主動出擊,和日本進行友好合作協商,并共同簽訂了《日俄協約》,此后,又不斷在軍事和政治領域開展合作,1915年,俄國外務大臣沙查諾夫也直接指出,只要日本不損害俄國在華利益,俄國應當要加強和日本之間和合作。而日俄關系的緩和,主要有兩點因素,即應對世界局勢的變化以及各自利益謀求的需要。

2.1、應對世界局勢的變化

早在日本和英國進行結盟的時候,美國就事實表現出了對于日本的支持,但是在日俄戰爭后,隨著日本的戰勝,美國反而開始感到不安。主要是因為美國當初支持日本,是為了防止俄國在東亞地區的勢力增強,于是希望通過暫時性地支持日本來達到一定程度上牽制俄羅斯的作用。但是在日本通過日俄戰爭的勝利一躍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以后,美國開始轉而擔心日本可能給美國勢力滲透帶來影響,尤其是日本將擴張的觸角伸向內蒙和東北地區后,美國更是表現出了十分強烈的反對。同時,美國也開始加緊對東亞事務的干涉,積極和清政府商討關于共同修筑鐵路、籌建銀行等事宜,希望通過一系列舉動來將日本在東北地區的影響削減,雖然在實際推進中屢屢受挫,但是美國所表現出的對于東亞事務的極大興趣和事實行動,引起了日本和俄羅斯的極大反感,兩國間意識到了相互接近的必要性。再一個,從明治初期開始,日本就開始有移民進入美國,并且移民數量在此后數十年間持續上升,由于日本移民給美國白人的就業機會、勞動薪酬帶來的影響,美國民眾對于日本移民一直持反對態度,而隨著日俄戰爭中日本的戰爭,這種反日情緒更是達到了高潮,從1906年開始,美國加州、舊金山市等地就先后出臺制度,限制日本移民在美國的包括教育、私有財產保護等方面的權益,到了1907年,美國更是制定了旨在針對日本的橙色作戰計劃,將其列為假想敵國,日本也給予了同樣的回應。如此緊張的美日局勢,使日本認識到了在和俄國發展友好關系的必要性。

而在俄羅斯方面,在日俄戰爭前后,俄國就已經處于內憂外患的局面之中,同時當時英法兩國已經破冰,走向友好,而英國和日本又是盟友關系,俄國認識到,如果繼續和英日兩國保持緊張關系,那么將直接影響到和法國之間的關系,而法國是當時俄國在歐洲的重要盟友。1907年《日法協定》的正式簽訂,更是給俄國向日本拋出橄欖枝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2、利益謀求的需要

在日本和法國簽訂《日法協定》后,俄羅斯也立即作出外交行動調整,主動和日本緩和關系,而日本也作出了積極回應。1907年,日俄兩國簽訂了第一次《日俄協約》,首建了合作關系,在協約中,兩國就各自在中國的利益進行了明確,實現了對兩國爭議的處理和擱置。而在這之后,美國企圖通過“金元外交”來打通對滿洲地區的勢力滲透渠道,進而染指東北亞事務,遭到了日俄兩國的強烈反對,也促成了兩國的第二次合作,1910年,日俄兩國又簽訂了《第二次日俄條約》,這次條約中一項重點內容就是當兩國特殊利益受到外部威脅的時候,將采取合作行動的方式來共同應對,這表現出了日俄關系越來越緊密。而隨著日俄關系的不斷曖昧,日本在東亞的勢力擴張也獲得了更有利的外部環境,很快實現了對朝鮮半島的占領。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政治局面陷入了動蕩,日俄兩國則趁機加緊了從中國掠奪更多利益,尤其是蒙古地區的利益,加深在政治、軍事領域的合作,1912年,兩國簽訂了密約,明確劃分了日俄兩國在內蒙古的勢力范圍。很明顯,日俄兩國關系走向緩和的又一重要因素,就是出于維護和謀求各自在東北亞地區的利益,而直到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這種盟友關系才正式結束。

3、日俄關系緩和對于中國東北的影響

日俄戰爭的原因基本集中在兩國在東北地區的利益爭端,而日俄關系緩和后,也對中國東北地區產生了一定影響。

一是強化了日本控制中國東北的野心。在日俄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稱霸行徑明顯受到來自俄國的牽制,而日俄關系的緩和,給日本稱霸中國東北減除了來自俄國方面的阻礙,尤其是《樸次矛斯條約》的簽訂,使得俄國直接將大連灣、旅順口以及周邊的領地租借全都拱手相讓給日本,同時還將部分鐵路、煤礦等經營權也出讓給日本,日本進一步增強了對于東北地區的勢力滲透,而這也給東北同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二是影響了清政府對于東北地區的管控政策。隨著日俄兩國的關系緩和,以及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劃分,使得清政府意識到了滿洲所處的危險境地,于是清政府加強了對于東北地區的管控,并且在軍事方面和行政方面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1907年,清政府將原先的盛京將軍改為了東三省總督,同時在黑龍江、吉林、奉天分別設立了巡撫,以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管理,使得在東北地區延續數百年的將軍制度自此消失。同時,清政府也在滿洲地區實施了以“增置府廳州縣,建立行省”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改制,使得東北地區受到的清政府統治力量得以加強。

三是影響了東北的外交政策。在日俄關系處于緊張的時期,東北的外交政策是“聯日抗俄”,但是在日俄關系走向緩和以后,清政府意識到日俄交好給東北地區產生的巨大威脅,于是將東北地區的外交目光投向了歐美國家,并將東北外交政策調整為了“以歐美抗日俄”。

探究日俄戰爭后日俄關系緩和的原因及對中國東北地區的影響,不僅可以有助于對近代歷史事實有深刻的了解,同時也能夠為我們把握當下東北亞國際關系發展規律提供一定啟示。上述是筆者對于日俄戰爭后日俄關系緩和的一點看法,希望可以形成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王剛.日俄戰爭研究狀況述評[J].文史知識,2005(8).

【2】許健柏.三十年來大陸日俄戰爭研究述評[J].許昌學院學報,2014(3).

【3】關捷,董志正,田久用.日俄戰爭史料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4】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清末外務部日俄戰爭議和檔案[M].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2008.

【5】王秀華,車維漢.論日俄旅順海戰俄國失敗的原因―兼與蘇聯學者商榷[J].日本研究,1990(2).

【6】于兆興,楚漢.論日俄戰爭日勝俄敗的經濟原因[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0(3).

【7】安成日,劉艷.日俄戰爭與東亞國際體系的重構[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1(2).

【8】周厚清.日俄戰爭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與列強[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1997(2).

【9】曲傳林,翟云瑞.簡論日俄戰爭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87(5).

【10】王志偉.日俄戰爭之后朝鮮半島地緣戰略地位的弱化[J].中國朝鮮史研究會刊,2011年學術年會.

【11】辛哲男.日俄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獨占朝鮮而發動的戰爭[J].日本學刊,2008(1).

作者簡介:吳家泰(1995.11.29-),男,漢族,籍貫:黑龍江省雙城市,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延邊大學,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133000 研究方向:日本近現代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