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寫上海女人的傳奇人生

2019-10-21 08:36林文靜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5期
關鍵詞:傳奇上海人生

《上海的金枝玉葉》一書動筆于1998年,完成于1999年,作者陳丹燕細讀上海貴族女子戴西一歲到九十歲的數十張私人影片,以此勾連起在磨難中依然保存芬芳潔凈的女子郭婉瑩的坎坷的一生。郭婉瑩的傳奇故事生動詮釋了何為真正的貴族女子,何為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

1910年,郭婉瑩在澳大利亞悉尼出生。很快,郭家舉家移民至中國上海,她的父親應孫中山邀請回國創辦中國第一家西式百貨公司——永安公司。郭婉瑩在上海長大,家中有七個孩子。6歲就讀于上海著名的中西女塾、24歲畢業于燕京大學心理系的郭婉瑩,大學時最好的朋友是康有為的外孫女康同璧,二姐波麗與宋美齡是閨中好友。25歲,她嫁為人婦,丈夫是受庚子賠款資助赴美、就讀于麻省理工工商光理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吳毓驤。之后的歲月里,郭婉瑩經歷了太平洋戰爭和內戰,遭逢了“鎮反”、“四清”和“文革”,喪偶、抄家和勞改,家徒四壁,一無所有。磨難沒有使她心懷怨恨,她仍然可以“用鋁鍋在煤球爐上烤出帶彼得堡風味的蛋糕?!彼袷亲约河⑽拿按魑鳌彼阜Q的雛菊一般,“小小的,安靜的,張開著沒有設防?!?/p>

作者陳丹燕與故事主人公郭婉瑩相識于1996年,通過對郭婉瑩與其親人朋友同事的訪談,以及其晚年時期撰寫的回憶錄、兒子中正在特殊年代保存下來的照片等,陳丹燕踏出屬于自己的非虛構寫作之路,在文學世界里架構出一個屬于上?!皞髌妗迸说钠椒补适?,一段代表上海都市精神的傳奇人生。

郭婉瑩始終認為自己的人生無比平凡,如苦難歲月的大多數人一般對生活、生命保持緘默和敬畏。同樣延續著都市血脈的作者陳丹燕卻并不這么認為。當故事主人公對其所作所為沒有過多的解釋時,她不滿足于將對方的言語笑貌為讀者展示,在行文的字里行間中表達自己的疑惑,闡述自己的猜想,敘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將屬于作者的主觀意識暴露在文字世界里,引導讀者跟隨她的意識流動和思維角度進行思考和領會。當問及郭婉瑩所受的教育以及她一生熱衷于講英文、穿中式衣物時,郭婉瑩回答說:沒有什么理由,因為喜歡,所以做了?!爸v不出什么輝煌大字眼”的郭婉瑩,促使陳丹燕透過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個性品格揣測這一舉動的深層原因——“也許在中西女塾學習的整個少女時代讓她學習了公正、發現了美、肯定了自己并為自己的一切驕傲,而這一切也許是通過她一天天消磨沒有中文書的圖書館里、一晚晚靜聽不是中國音樂的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八年中也可以完成的”。

至于從一開始就沒有來得及詢問的細節,陳丹燕在行文中從不掩飾自己的疑惑,以至于在故事的最開始,即“1910年一歲,悉尼”章節中,從環境到人物,陳丹燕均以問句來引入自己將要展開的傳奇故事:“這是1910年4月2日,這一天是不是澳大利亞那些高高的樹,在陽光和大風里落了許多葉子?那里的雛菊時不時早已經在秋天里凋零,就像一直古老的英國民歌唱玫瑰那樣?”“那時的照相店是木頭地板嗎?那條白色的蕾絲裙子時不時窸窸索索地發出響聲呢?那時候應該還是用玻璃感光的吧?是不是需要許多時間呢?在等待玻璃片感光的那些時間里,小女孩一直保持著這安詳和尊嚴的樣子,是不是不容易???”“那個照相的大人知道是為了慶祝小女孩的周歲時,有沒有祝她長命百歲?”這一系列的問句沒有得到任何實質上的回答,或是用“我不能知道”等明顯帶有作者意識和揣測意味的語句作為收束。堆疊一系列對情節和故事展開看似毫無實際推動作用的問句,是陳丹燕以其思想和筆觸連接現代都市想象與個體的生命體驗,構建女性視角下的“歷史的真實”。

不僅如此,陳丹燕更為大膽地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嵌入屬于郭婉瑩的故事框架當中,使作者與人物的呈現“零度距離”。在“四清運動”中,郭婉瑩作為“資本家”成為批判的頭號靶子。很多認識乃至不認識郭婉瑩的人胡編亂造一些不存在的事實,妄圖證明郭婉瑩的“莫須有的罪名”;陳丹燕則以理性而克制的筆觸敘寫自己小時候看到的那些教導過自己的人的面孔,以孩童視角描繪那些與污蔑戴西有著同樣丑惡嘴臉的人的模樣??缭綍r空的書寫視角放大了個人生命體驗中的歷史與真實,她以“個人接入的深度、廣度和力度”成就其“上海書寫”的醒目標識,走出獨特的非虛構寫作之路。

陳丹燕的“上海三部曲”中,本篇尤為彰顯作者詩性質感的敘述語言和柔若無波的寫作技巧。透過一張張陳舊泛黃的黑白照片和戴西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她始終以一種充滿憐愛和溫婉的女性視角看待戴西的命運:“她有著像漢堡包一樣柔軟輕易的人生”,“她的生活充滿驚濤駭浪,像一粒堅果被狠狠砸開,她的心靈和精神散發出被尋常生活緊緊包裹住無法散發的芬芳?!?看著戴西49歲照片上微微腫脹的笑容,“能看到一種像少女一般純凈的精神,在微弱而尖銳地閃著光”,“像火把沙煉成了金子,把紙燒成了灰?!痹谖幕蟾锩@口“沸騰的大鍋”里,照片上的戴西“像一個正在痛苦脫殼的蟬一樣,默默地仰著頭?!碑敾貞浧疬@段痛苦的歷史時,竭力保持平靜和穩定情緒的她“像一個孩子,摔破了膝蓋,痛得要命,但自己只敢一眼一眼地瞥著流血的地方,不敢認真去看?!被靵y得到平息后,戴西這一群教授英文的老華僑老教師們“就像上海街上的那些風塵仆仆的殖民時期的老房子,會喚醒一個城市的歷史一樣”。陳丹燕的比喻將人與物間的關系無縫對接,常把具有生活氣息的文本感性形象比作日常生活的具體意象,隱喻在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人類文明中注定被遺忘和代謝的生命個體。絕佳的藝術表現力和想象力恰恰是具有豐富兒童文學書寫經驗的陳丹燕構筑文學世界獨有的技巧。

將人物訪談與文學寫作融會貫通,陳丹燕以其都市女性的視角將人物傳記蛻皮,成就屬于上海女人郭婉瑩的傳奇故事,并將富有現代意義的都市想象深深烙印在上海的歷史底色。作者賦予平凡個體以傳奇色彩,褒而不揚,張弛有度,將郭婉瑩這般優雅矜持、風韻卓然的女子躍然于紙上,頌之以“有忍有仁,大家閨秀猶在?;ㄩ_花落,金枝玉葉不敗”。上海的金枝玉葉,理當如此。

作者簡介:林文靜(1998年——),女,漢族,廣東惠州人,華南師范大學本科生。

猜你喜歡
傳奇上海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逍遙傳奇
歡樂上海迪士尼
小櫻桃之響靈傳奇
2014上海服務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獨一無二的你
可口可樂傳奇
斜倚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