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和希望的彼岸
——西藏油畫《渡》

2019-11-05 02:35撰文于小冬
西藏人文地理 2019年4期
關鍵詞:朝圣者渡船對岸

撰文于小冬

這張畫1997年已有較成熟的構思,是幾次在桑耶寺渡口乘船過江的經歷激起的創作沖動。一船人渡江是為了去對岸朝拜桑耶寺,桑耶寺是蓮花生大師創建的,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

從1997年起我便開始了資料搜集的準備工作,從小構思稿到最后的草圖,不知道畫了多少次。1999年完成了素描稿的第一稿,經一段時間的沉淀,越發感到這張草圖問題很多,最主要的是它缺少人物情緒上渾然天成的統一,沒有我所希望達到的看似幽靜又深藏激動的豐富性。

2000年底我專為此畫在冬天朝圣者最多的季節重返西藏,在雅魯藏布江渡船上過了十幾天。那些在江邊的日子,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反復的乘渡船去北岸再返南岸。和一批批的朝圣者擠在船上,親身體驗了朝圣者們對信仰的虔誠。

渡船過江要兩個多小時,這一段時間朝圣家族的長幼們總是最寂靜的。他們看著遠方,目光中有迷惘和蒼茫,那是遠不可及的,連孩子也都是一臉的莊嚴和堅定。

在一個傍晚的時刻,太陽落到山邊的云層后面,唯對岸的遠山,在太陽的余暉里閃著如赤金熾鐵般奇異的光輝,金燦燦的,那是對岸最后的一片陽光。那也是我要的時刻!

在渡口小屋中的燭光下,我在日記本上勾畫了無數次小草圖,推敲構圖的整體氣氛,畫面在腦海里逐漸顯現出來。

也許是白天想的太多,以致一次夢里清晰地看到了這張畫完成時的效果。這次夢中所見對后來色彩稿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那個夢境至今難忘。

2001年初經多次修改,一張整開紙的第二幅素描稿終于完成。我還記得面對一張空白的大畫布,耳邊伴著西藏古老民歌的吟唱,內心涌起的激情和沖動。我一直擔心這股激情能凝聚多久,是否能一直保持這種良好的狀態到制作的最后,在兩年的創作時間里,也多次反問自己,這似乎是一百年以前蘇里柯夫時代激情的延續。在今天它是否還有意義?我的信念是對古典精神的堅守,我認定自己走的就是一條正途。

這張畫是目前我所作尺寸最大,也是用時最長,花心血最多的作品。兩米高,三米七長的尺寸暗含紀念,二十歲是我剛到西藏的年齡,三十七歲是我開始畫這張畫的年齡。

兩年來,《渡》,在時而艱難、時而快樂的工作過程中一點點地呈現出來。由于家里畫室空間的局限,我看到的總是一張張的臉,幾乎不知道這張畫的具體面貌到底什么樣。有時感到這張畫像是永遠也畫不完了。直到我停止了一段時間的工作,把畫拆下內框,卷到樓下重新繃起拍照的時候,才得以遠觀這張畫,發現它終于完成了,這正是我想要實現的最終效果。

我想,西藏給我最重要的東西是:西藏的高山大川與和諧于自然的宗教文化,為我建立了宏大與深厚的審美參照。我選擇畫西藏的原因是,在西藏人身上還保持有未被現代文明異化的人類品質,善良、虔誠、簡單,和諧于自然也和諧于心志是西藏對我的啟示。

在西藏的十三年,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時代。艱苦環境的歷練能使人變得堅強,與信仰佛教的藏族朋友交往,能使人變得善良。對西藏人、西藏文化與西藏自然的熱愛,自己青春時代記憶的感情,對佛教世界觀的認同,使得西藏人的肖像和群像成為我作品的主要題材。

但是西藏特色是不應被刻意強調的。我注重人的本性和生命的尊嚴。

我多是用照片和速寫資料作畫,照片提示我對那個生命存在的強烈記憶,最終的畫面必能遠遠超越照片,一個個生命在我的眼前活起來,我幾乎能感覺到他的呼吸、聽到他的聲音。這樣的幻覺時時產生,這是一些無比幸福的時刻。肖像的魂在筆下總是漂浮不定時現時隱,一旦出現必牢牢抓住,他是容易跑掉的!

肖像畫是屬于善良畫家的題材,沒有關懷就沒有感人的肖像畫。被畫的對象必須先成為我的朋友,要成為朋友就要通過一起生活,做到相互了解和信任。

我只畫那些接納我、配合我工作、允許我畫的西藏人。在畫中挖掘自己本性里的佛性和古典精神。我崇尚平實、敦厚的畫風,認定最直接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相信“返璞歸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這個道理。

《渡》,是最近十幾年來我最重要的創作之一,也是我獻給西藏親人的禮物。

《渡》(于小冬/繪)

猜你喜歡
朝圣者渡船對岸
PATHS OF FAITH
劉狄洪:世界藝術的朝圣者
少年站在河對岸
老楊公公撐渡船
渡 口
虎跳石
自動扶梯
渡船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