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70年經濟功能區使命的嬗變

2019-11-05 17:12張曉濤
中國對外貿易 2019年10期
關鍵詞:經濟特區功能區園區

張曉濤

經濟功能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EZ)通常指的是在某國境內劃定的地理區域,其商業規則與國家領土內其他區域通行的規則不同,在一般研究中也被稱之為經濟特區或特別經濟區,經濟功能區是傳統商業園區在近代發展起來的現代模式。一個典型的經濟功能區的基本特征包括一個地理上單獨劃定的區域、專設獨立管理或行政機構、針對園區提供特惠待遇、獨設的海關區(免稅優惠)及精簡的通關程序等。經濟功能區包含的園區種類廣泛,有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出口加工區(Export Processing Zone)、工業園(Industrial Park)、自由港(Free Port)、企業園(Enterprise Zone)、高新技術開發區(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和經濟技術開發區(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等。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中國經濟功能區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兩個時期。前30年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從廣義看,經濟功能區基本等同于區域經濟,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在國家發展內外部環境約束下的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下推動進行,建設與投資重點在內陸地區。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發展奇跡”。中國的成功有許多種解釋,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那就是形成產業集聚的經濟功能區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經濟功能區為中國改革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最早一批經濟特區對市場經濟和新型經濟體制的成功嘗試,為中國其他地區發展創立了樣板,拉開了市場經濟的帷幕。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為世界上希望保持自身獨立且想快速發展的國家、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與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世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開放與發展模式的使命

經濟功能區建設既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探索過程。作為經濟功能區的典型模式,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不僅快速推進了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也被認為是中國智慧、中國經驗和中國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各類經濟功能區在中國改革開放中所承載的重大歷史使命,關于此類功能區的研究在產業經濟、區域經濟以及經濟地理等領域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

以特區建設為起點,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通過不斷探索和推進,逐步開辟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開放式發展模式。從改革開放的路徑軌跡看,以更大的開放辦好特區始終是我國經濟特區建設的一條主線,利用集聚與擴散效應、以點線面結合的方式推進經濟特區建設是實現經濟社會整體協調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特區—沿?!亟剡叀钡拈_放發展構成了一個循序漸進、逐次發展的探索過程,不斷充實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系。以深圳為代表的典型經濟特區以“中國式”的作用機制充分展現出傳統區域經濟學理論中的回流、擴散和涓滴效應,詮釋了中國社會制度變遷的獨特路徑。經濟特區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政策開放、經濟開放和制度開放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幾乎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各類經濟功能區以及產業集群在經濟增長、就業、出口以及吸引外資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比較優勢培育、要素流動、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企業生產率、經濟增長效應和示范帶動效應等一直是研究經濟特區建設影響的重要領域。

中國經濟功能區發展最主要經驗可以概況為“循序漸進的試驗”“政府積極而務實的推動”和“堅定的市場化取向”。具體經驗包括:高層領導強烈的改革與經濟發展決心和務實的作風、廣泛的優惠政策和給予的自主機制、在較大外部性領域政府支持與積極參與、外商與海外華人的投資、全球價值鏈的融入與社會網絡嵌入、“干中學”帶來的技術學習與升級等。

40年櫛風沐雨、砥礪奮進,中國各類園區建設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大地上為解決人類問題做出貢獻,也必將對世界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發展大有裨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向未來,新起點、新征程、新使命,深圳經濟特區再一次揚帆遠航,推行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推行更高層次與目標的改革開放,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推進“一帶一路”等重大經濟、外交戰略實施的使命

中國商務部為鼓勵和支持國內企業更好地投身海外市場,2005年就提出了創立境外經貿合作區的戰略設想,并陸續制定了多項政策措施如政府補貼等以鼓勵我國企業躋身海外市場。境外經貿合作區作為一種中國特色的對外投資合作模式,是一種全新的處于探索和創新階段的跨國投資模式,境外經貿合作區設立后吸引相關企業入駐,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也有利于我國中小企業抱團走出去,進行集群式投資,實現國際產能合作。我國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提供了一個可供企業集聚的平臺。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的逐漸喪失,境外經貿合作區等集群式走出去是現階段中國產業轉移的新趨勢。產業集群的形成往往伴隨著大規模的產業轉移,成熟的集群平臺所具備的強大向心力會吸引更多的產業集群轉移。

在國際經濟新格局深刻變革、全球新一輪產業轉移以及中國對外投資地位演變的大背景下,我國先后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構想。國際產能合作是我國深化與有關國家互利合作和共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一帶一路”等重大經濟和外交戰略的重要抓手。境外合作園區正成為我國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全球產業布局的重要承接平臺,境外園區可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更可作為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載體。如何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戰略與規劃,幫助中國企業順利尋求市場和發展平臺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境外園區建設起到了先行示范的作用。2014年以來,中國高層領導人非常重視海外工業園區建設,不但在國家間戰略對話中多次提到加強園區建設,而且在出訪期間,參觀重要園區幾乎成為了慣例?!耙粠б宦贰背h是我國在全球復雜經濟政治形勢下實現全方位開放格局,深入國際合作,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打破地緣政治羈絆,實現經濟轉型的重大舉措。

“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產業園區“走出去”的戰略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建立和發展海外園區成為新形勢下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措施和關鍵抓手。越來越多的中國產業園區有了走出國門愿望,也具備了走向國際的綜合實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中國海外園區正作為一種新的力量推動著中國的境外市場開發和全球企業網絡的構建,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化以及開放經濟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中成為企業海外高質量投資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成為產能合作的重要抓手,作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手段,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包容性增長。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院長,中國貿促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猜你喜歡
經濟特區功能區園區
整合后開發區(園區)名單“3+17”
待疫散云開,來園區赴一場春的修行
河北邯鄲擁有現代農業園區167個
臨港新片區的法治期待
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優化調整布局出爐
2019年:產業功能區建設聚焦六大工作
陜西省未來五年將建糧食生產功能區2700萬畝
陜西省未來五年將建糧食生產功能區2700萬畝
論經濟特區在我國非均衡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試論朝鮮對外經濟關系現狀及其發展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