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的掙扎與語詞的凌厲

2019-11-06 05:39魏春春
西藏文學 2019年5期
關鍵詞:結尾處智化語詞

魏春春

沙冒智化是詩歌界的一股清流。

了解沙冒智化生活經歷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他經歷比較豐富,一些表達方式深深地沉潛在他的意識深處,當他審視生活的時候,藏族傳統文化浸潤過的心眼,往往能發現我們不曾注意到的生活的某些特質,感受到我們難以體味的生活情致,故此,在他偈語式的詩歌中滲透著深沉的悲憫情懷;盡管他努力地學習英語、漢語,試圖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生活,以便能更好地融入到當下生活,但事實上,我以為沙冒智化始終游走在傳統文化之中,這就使得他的作品充滿了掙扎感、遍布撕裂感,他的詩歌寫作已不僅僅是有感而發,而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詩歌中的沙冒智化不斷地涉語言之險,也在世俗語詞之間游弋,他試圖彌合兩者之間的隔閡,在滯重而又難以理解的詩句中尋求他的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與重的綰合。如詩歌《夢境》中表達出的拈花而笑、倚花而眠、心中有花、何處不笑的情致,夢境與現實融合在一起,生命的歡愉瞬間實現。再如《我就是被你稱頌的一棵果樹》中采用夸張、凌厲的比喻,譜寫出一曲愛的宣言曲,以極端的言辭表達出愛之深、愛之切,營造出看似堅硬,實則溫柔的詩意空間;值得關注的是,詩歌中的愛不僅限于男女之愛,更帶有人世之愛的特點。

沙冒智化的詩歌中充滿了濃郁的人間性,他渴望在帶有母性意味的文化空間中徜徉,故鄉的牧場、草原上的親人、圣城拉薩的某一塊石頭等等,都能讓他產生一種親近感,他把自己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傾注在其中。如關于媽媽的兩首詩歌,一首是《媽媽》,媽媽幻化為草原、雪山,那是抒情主人公的生命之源,永遠滋潤著他的成長,結尾處以媽媽的小與大結束,小處著重書寫媽媽的嬌小、輕柔,大處則著力書寫媽媽那寬廣的胸懷,足以盛得下人世輪回。這首詩在結尾處通過對比,凸顯出媽媽的偉大,凸顯出女性的偉大,但過分明顯的對比,又使得這首詩顯得過于外露,過于概念化。而另一首《我的媽媽是一位人類學家》,表達的是媽媽對子女的庇護,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媽媽在歲月的河流中,越來越像“奶奶”,暗含著媽媽在歲月的流逝中對人類母性意識的繼承,另一方面媽媽也向先輩們一樣在祈禱,但她卻為所有的人祈禱,她以對人類的博大的愛祈禱著人生平安,盡管她并不知道人世間的急劇變化,但她的虔誠與熱烈讓她超越了一般的祈禱,而升華為生命的鳴奏曲,因此,作品中的媽媽已不是單一的母親形象,而是承載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象征。

沙冒智化又是個不安分的人,他在行走中歌唱,表達他對生活、對生命的思考和敬畏。沙冒智化的詩歌語言具有穿透力,由于沙冒智化的漢語屬于自學,往往以他的理解來構造漢語詞匯以表達情思。因此,有些時候他的詩歌語詞搭配確能打破語言的常規,澀滯的言說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但有些時候他的語詞又是生吞活剝、生硬艱澀,令人不知所云。以他的《牛皮船》為例,如“趕著一場風,到了拉薩河邊”中的“趕”,像驅趕牛馬一樣把“風”驅遣到“拉薩河邊”,似不經意間顯示出來造物的蠻狠、霸道;又如“愿佛收回她心靈的憤怒/我只要她的嫉妒/和花一起生出美”的言辭,其中“她”和“心靈的憤怒”不知所指,或者說以“她”指稱“佛”,但一般我們多用男性的“他”而不用女性的“她”,性屬上的指稱差異,讓人恍惚,另“她的嫉妒”“生出美”,顛覆我們的日常表達,一般情況下,“嫉妒”生出的往往是惡的、丑的東西,沙冒智化卻認為“嫉妒”生“美”,以陌生化的語詞阻隔我們的習慣認知,也不太好理解。

沙冒智化的詩還有一個特點是制造距離和矛盾,通常在詩歌中設置兩種以上的抗爭,采取敘——頓——轉的修辭方式,敘是引子,又可是場景,還可是氛圍,頓在強化,在衍化,在舒展,亦在漸變,轉則是煞,是收,更是斂,目的是更大的敘與頓,展現的是循環往復的圓形自我運化軌跡,極力掙脫語言的牢籠,展現的是碰撞時瞬間的光亮。

猜你喜歡
結尾處智化語詞
叉車數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電子證照重構山西道路數智化體系
蛋炒飯的哲學
沙冒智化的詩
沙冒智化的詩
你是那樣美 唐心語詞
用"設疑"體現“學讓引思”
《老子》“自”類語詞哲學范疇釋要
從文化理據看英漢語詞翻譯
試析受話人對語詞主觀意義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