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數學文化走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探究

2019-11-09 13:36黃惠霞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19年7期
關鍵詞:數學文化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黃惠霞

摘 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這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如何以數學文化為載體促進學生的發展?什么是數學文化?如何讓數學文化走進小學數學課堂?筆者著力于研究這三個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教學策略:在學生中營造數學文化氛圍;在教學中落實教學過程性目標;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在教學中展示數學的美;豐富學生課外作業的形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教學策略

新課標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筆者一直在思考和感悟這個基本理念,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引領學生去感悟數學文化,通過數學文化這一載體,帶領學生去了解數學的歷史、感受數學家的精神、探索數學名題、感悟數學思想方法、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一、什么是數學文化

所謂數學文化,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理解數學。美國著名數學史家克萊因認為,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數學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碩果,它不僅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光芒,而且它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人類為真理而生生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狹義上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從廣義上看,還包含數學史、數學美、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的應用價值以及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數學文化系統。

二、讓數學文化走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是筆者研究數學文化的基地,經過多年的探索,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一)在學生中營造數學文化氛圍

1. 開展數學家故事分享會

師生齊動員查找古今中外數學家的故事,并將收集到的故事編印成冊,利用課外活動課開展數學家故事分享會。數學家們孜孜不倦、廢寢忘食地追求學問的態度以及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永不放棄的精神極大地鼓舞著學生。分享數學家們的故事,仿佛給學生學習數學的路途上裝了盞明燈,照亮了他們前進的方向,給予他們前進的動力。

2. 查找數學符號來源,重溫科學發明歷程

數學符號的學習貫穿于數學知識的始終。數學歷史上每一個數學符號的產生,都有著一段讓學生感興趣的經歷。教師和學生一起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數學的發展史,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符號并非枯燥乏味,它閃爍著科學家智慧的光芒。例如,“+”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意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意大利文“plu”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后變成了“+”號。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才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追尋數學符號的不平凡經歷,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學習數學也就興趣盎然了。

3. 探索數學名題,感受數學思想魅力

在數學活動課或者課外作業上,根據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給學生思考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上的一些名題。例如:

雞兔同籠:雞兔同籠,上有35個頭,下有94只腳。雞兔各幾個?

韓信點兵: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則剩二,五五數之則剩三,七七數之則剩二。問物幾個?

三階幻方:把1-9九個自然數填在正方形的9個空格里,使橫、豎及對角線上三個數的和都等于15。

這些數學名題的解題過程和思想方法,展現出數學的無限魅力,讓學生樂于其中。

(二)在教學中落實教學過程性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打開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學生的學習往往會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學四年級確定位置(一)這一內容時的教學場景:呈現二維平面圖。

師:說一說小青的位置在哪里?

生:第3組第2個。

師:“第3組第2個”是否能用更簡潔、方便的方法來表示呢?

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創新性思維,寫出不同的、有意義的表示方法,例如:①3排2個;②3、2;③3——2;④豎3橫2;⑤3↑ 2→。

師:同學們創造的方法各有千秋,有文字的好像不夠簡潔,不加文字的好像又不夠明白,怎么辦呢?數學家們想出了一個辦法,作個規定:先寫列數,后寫行數。先寫3,再寫2,為了兩個數別靠得太近,中間加個“,”,又為了兩個數別離得太遠,給他們加個(3,2),最后起了個名字,叫“數對”。

讓學生創造一個簡潔的表示位置的方法,既讓學生感受“數對”產生的需要和產生的過程,又能讓學生感受數學家的科學精神、數學的簡潔之美及數學的符號化思想。

(三)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沒有數學的貢獻。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在利用數學知識或數學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時,學生才能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例如,在學習了小數乘法這單元的內容后,筆者給學生設計了這樣的練習題:母親節將至,淘氣想買一束鮮花獻給媽媽,花店里的玫瑰每枝2.9元,康乃馨每枝2.5元,百合花每枝4.8元。淘氣只有30元錢,可以怎樣配一束滿意的鮮花送給媽媽,你能幫幫她嗎?

學生給出了很多種方案,有的想著鮮花的數量多一些,認為應該買多點康乃馨;有的說考慮每個鮮花的支數代表的意義;有的說猜想笑笑媽媽喜歡什么鮮花……這樣的題目貼近學生的情感,學生有興趣去思考,積極地討論,并在討論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到解題方法的多樣性,以及解題方法優化的數學思想。

這種植根于生活的應用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長此以往,學生能逐步養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習慣,能學會用數學的視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數學的應用價值也是數學文化的精髓所在。

(四)在教學中展示數學的美

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具有確定數學特征的美,如著名的黃金分割、建筑奇跡埃及金字塔等。例如在一節緊張的復習課的最后,筆者為了讓學生輕松一下,感悟數學在大自然中的美,安排下面內容:展示圖片,配上優美的語言解說介紹動物中的數學“天才”:

蜜蜂的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棱錐形的底,由3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棱形的鈍角為109度28秒,所有的銳角均為70度32秒,這樣才既堅固又省料。

冬天,貓睡覺時總是把身體卷成一個球形,是因為球形使貓身體的表面積最小,從而減少熱量的散發。

教學中利用數學符號、公式、圖形等的簡潔美、對稱美、功能美、神奇美等充分發揮數學的美學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去欣賞數學、熱愛數學。

(五)豐富學生課外作業的形式

1. 寫數學小日記

數學小日記,是讓學生記錄自己對某個問題的思考過程,或者數學學習中的感悟,或者對數學學習中存在的疑問。學生所寫的正是他們所想的,或者是他們親身經歷的,例如:《畫圖使我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數學真美》《這不是一道數學題嗎》《動手+動腦=成功》等。

2. 辦數學趣味報

數學報的創作需要考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版面設計、信息收集等,筆者將學生辦的手抄報裝訂成冊,掛在班中的書柜上,學生可以自由地翻看。學生想盡辦法豐富手抄報的內容,有的收集了數學家的故事,有的介紹自己的學習心得,有的選編了數學趣味題……可見,通過辦數學趣味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 制作手工模型

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布置一些動手操作類的作業,如制作長方體模型、按比例繪制平面圖等。制作手工模型,給了學生很大的思維空間和探究平臺,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數學的教育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知識技能;第二個層次是數學思想;第三個層次就是數學的文化價值。只有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領悟數學思想的基礎上,感悟數學文化的價值,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數學的魅力,愛之以樂學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廣君.教學的人為和人文:關注當代教學的文化歷史使命[J].教育研究,2008(04).

[3]陳曉燕.小學數學教學與數學文化的傳播[J].江西教育,2006(02).

[4]聶艷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反思[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數學文化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激發興趣, 成就精彩小學數學課堂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