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策略分析

2019-11-13 10:51陳鳳娟浦北縣小江街道沙場小學
新生代 2019年19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族教材

陳鳳娟 浦北縣小江街道沙場小學

我國的文化經過長期錘煉,注入了多元元素,尤其是歷史遺留下的優秀民族文化,更是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現代化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民族文化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充分利用小學語文教學的載體,挖掘教材的民族元素,讓學生更了解自己國家的民族文化精髓和歷史,才能更有動力學習語文知識,逐漸形成日趨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提高綜合素養。

1.小學語文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內容分析

1.1 少數民族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分布在各個省份與各個區域,各地區又對少數民族的文化進行了有特色的融合。由于受到文化的熏陶,不少小學生從小對民族文化的內涵有一定了解,甚至熟知各民族具體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而我國很多民族文化也在語文課程中有所滲透。但由于整體上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較淺,還是有大部分小學生未能接觸民族性的知識,將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到語文教材進行教學,整合語文知識,不但能豐富教學形式,以民族文化內容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激發興趣,還能培養學生愛民族和愛國的情操[1]。

1.2 民族節日

民族節日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不但是一個民族的結晶,還是整合了民族宗教、文化、飲食、娛樂、風俗的舞臺,在民族節日上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風俗文化,實現民族間融合發展。比如教材中傣族的潑水節,就是以盛大節日描述的形式呈現民族文化特色。

1.3 民族生活

我國各民族生活是民族文化最精彩的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描寫有牧馬、放羊等等,有助于讓小學生沉浸在一個個小故事當中,將生活的樂趣聯系語文知識,用民族文化豐富語文內涵,并將其植根于心,體會文化的精髓所在。

2.小學語文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呈現方式

2.1 開放式主題的呈現

在語文教學課堂上展示民族文化,教師可以通過開放式的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開放式探討,內容由淺入深,從民族文化表面內容延伸至更深入的內涵,讓學生對深厚文化予以理解和體會。教師還可以以民族地名作為主題的切入點,融入更多民族文化和歷史故事,以調動學生積極性與自主性,鼓勵學生多去閱讀課外書籍的相關內容,帶入課堂中對民族文化主題加以討論,豐富外延知識,提高學習主動性與學習能力。

2.2 識字課堂的教學

小學生語文教學中識字環節是非?;A且重要的部分,但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識字環節往往開展得非??菰锱c乏味。將民族文化融入識字教學環節,學生在文化故事、諺語故事中認識生字更輕松。比如傣族風格的歌曲《竹松之歌》,內容包含有傣族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和娛樂活動,在學習和感悟中學生很快就能學習“竹”字,也認識到竹子在我國文化中的深刻蘊意。

2.3 語文天地活動

語文天地活動是對課堂教學延伸的重要環節,通過開展語文天地活動,學生的語文興趣與學習能力將被激發,在課外實踐中發現更多新知識。教師可融入的民族文化內容有《四盤禮品》、《獵人海力布》,也可以在日積月累的學習板塊中融入《敕勒歌》的古詩詞供學生學習。

3.民族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策略應用

3.1 強化誦讀訓練,在朗朗書聲中吸取民族文化

我國民族文化有五千多年歷史,從先哲儒者的思想開始匯聚形成了永垂不朽的詩文,新課標對小學生優秀詩文背誦的要求設定為150篇以上,還要從聲調、節奏和內容情感上深化,因此民族文化的教學應用首先要從朗朗書聲的閱讀訓練中吸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為學生展示靈活多樣的方法,并做到背誦與朗誦的結合,讓學生在感受到濃厚民族文化氣息中高效學習。比如教學《鞏乃新的馬》、《樓蘭之死》等,教師讓學生在誦讀中領略我國西北少數民族特有的居住風光,同時再閱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山寨》、《美麗的集郵冊》等文章,感受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自然風光,在誦讀中思考和對比,共同探討關于西北少數民族與西南少數民族特色風光的不同,從景色風光中分析蘊藏的不同民族文化,強化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

3.2 依托語文文本,從文本插圖中挖掘民族文化元素

小學生的想象是片段的、模糊的,想象有模仿、再現和直觀的特點,文本插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語文學習形成輔助和促進性影響。教師可以充分依托語文文本,從插圖中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葡萄溝》的插圖展現的是新疆人民豐收季節勞碌的身影,也展示了維吾爾族人民的服飾特點?!恫菰分幸老】梢娪知毦咛厣母鞣N蒙古包以及策馬奔騰內蒙古大漢的形象。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從中挖掘民族元素,引導學生學會感悟。

3.3 綜合實踐活動,從生活實踐中感受文化內涵

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也要求現代化教育中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要形成有效的連接,共同搭建教學橋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增加了綜合性學習的知識板塊,其中有很多積極正面且陽光的內容,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的鼓勵性作用。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板塊的功能,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和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自主學習性和主觀能動性。應用濃郁的民族文化積極開展綜合活動,還能讓學生在融合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過程中積攢文化底蘊。最后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在課堂上共同探討關于“不同民族各個姓氏的多少”問題,激發學生對我國漢字文化與民族文化串聯的興趣。

4.結束語

將民族文化融入到小學語文教材當中,不但能夠以教材為載體,民族文化知識為形式,豐富小學語文的知識內涵,還能借助民族文化的魅力,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小學生文化內涵的增長與語文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民族教材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教材精讀
重視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圓錐曲線點線距
題在書外 根在書中——圓錐曲線第三定義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滲透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數民族的服裝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