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分析

2019-11-13 10:51郭巴黎國家稅務總局嘉興市稅務局314001
新生代 2019年19期
關鍵詞:物流區域理論

郭巴黎 國家稅務總局嘉興市稅務局 314001

前言:我國關于產業經濟學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李悝提出的“重農抑商”理論,其反映了我國古代思想家對農業、工商業經濟組織間聯系的探究成果。隨后在對產業經濟學研究不斷深入進程中,產業經濟學應用范圍也不斷拓展,對物流產業經濟發展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因此,對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進行適當分析,就成為物流產業從業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產業經濟學理論概述

產業經濟學理論主要包括產業結構理論、產業政策理論、產 業關聯理論、產業組織理論、產業布局理論、產業發展理論。其中產業結構理論主要是從經濟發展視角出發,對影響及決定產業結構因素、產業結構層次演變進行的研究;產業政策理論主要從橫、縱兩個方面,進行產業政策調查及產業發展政策剖析;產業關聯理論主要以產業間中間投入、中間產出間關系為重點,進行理論探究活動;產業組織理論主要以產業內企業規模經效應、企業間競爭活力間沖突為目標,構建的市場結構——市場績效——市場行為相結合的產業分析范式;產業布局理論主要以區域經濟發展為規劃基礎,進行的整體產業布局分析;產業發展理論主要以研究產業發展規律及周期、資源配置為重點,對不同階段發展規律所采取的產業政策進行分析【1】。

二、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1、管理組織結構不統一

從產業組織理論視角進行分析,現階段我國物流產業組織結構呈現高度分散的特點。在物流系統運行過程中,其他企業與物流企業內部也形成了更加復雜的分包合作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雙方信息無法有效對接,增加了物流服務鏈各環節風險。

2、缺乏系統的管理政策

從產業政策理論視角進行分析,現階段物流行業受交通政策、城市管理政策、海關政策、稅務政策、公共安全政策等多方面政策約束。而在相關政策執行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主管機構及機制。地方部門間權利重復、交叉問題頻繁發生,影響了物流產業管理效益。

3、產業結構不合理

從產業結構理論視角進行分析,物流產業不僅包括物流基礎業、企業物流業、物流系統業,還包括第三方物流業及物流技術群。其中以運輸企業、倉儲企業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業,可以合同的形式,在規定時間期限內為合作對象提供特定物流服務。而由于傳統工業占比大、增長速度低等因素影響,導致第三方物流業在產業中所占比例、增長速度偏低,制約了整體物流產業穩步發展。

4、缺乏物流產業關聯發展體系

從產業關聯理論視角進行分析,第三方物流產業的存在,加劇了物流產業各模塊間競爭程度。而在與分包商合作過程中,不論是分包商還是第三方物流原因所導致貨物損失,均會對客戶造成較大威脅。再加上物流產業關聯發展體系的缺失,促使物流產業、合作商、客戶三者間形成了更為復雜的三方博弈情況。不僅致使物流產業主體博弈復雜程度進一步上升,而且阻礙了整體物流產業發展。

5、國外物流產業沖擊較大

從產業布局理論視角進行分析,我國擁有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多個經濟發展基地,各經濟發展基地中物流競爭較為激烈。且在貨物運輸網絡不斷完善的背景下,國內外不同貨物流動也不斷增加,對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造成較大威脅。

6、基礎資源配置不足

從產業發展理論視角進行分析,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物流企業規模較小,且多數物流活動仍然在工商企業內進行。過于分散的物流管理活動,促使基礎資源投入不足。無法大范圍開展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物流庫存、訂單管理、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務,制約了物流產業穩步發展【2】。

三、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發展優勢

1、貿易發展較迅速

近幾年,我國商品市場體系發展較迅速,基本形成了綜合市場與專業市場、批發與零售共同發展的市場網絡。我國對外開放領域也由經濟逐步過渡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對外開放環境的形成催收了大量的物流需求,為物流產業發展提供了驅動力。

2、運輸網絡完善

我國內部公路、航空、管道、鐵路、航海五大運輸方式發展較完善,在全世界屬于先進水平。完善的基礎設施也為物流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3】。

四、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發展對策

1、構建完善的物流產業組織體系

構建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綜合性物流組織體系是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前提。因此,為實現經營方面集約化及經濟高效增長,應以物流園區或者保稅港區建設為重點。充分利用區域功能優勢,擴大港區、航空區功能,促使其成為整條物流鏈上重要節點,為區域內物流產業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在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綜合型物流組織體系建設過程中,可以現代社會產業及部門間聯盟的形式,集成各個分散的物流點,構建大規模中心集運、疏運體系。同時在各聯盟間制定戰略聯盟公約。依托現代技術設備及先進的物流產業發展理念,在物流中心加大包裝、訂單管理等加工升值服務力度,促使貨物在物流鏈上得到更加優質的運輸管理服務。在這個基礎上,基于戰略聯盟體間資源協調、共享性特征,鼓勵物流企業與鐵路、公路、航空部門間形成聯運模式。最大程度發揮綜合物流中心、物流園區、保稅園區等組織體系作用,推動物流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互動發展【4】。

2、建立健全物流產業管理政策

將現有物流產業管理政策進行整合優化升級,是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下物流產業穩步發展的前提。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責任意識。從整體出發,對物流產業結構進行全面整合、重組、優化升級,形成完善的物流業管理架構。同時借鑒發達國家物流業經驗,設定長短期結構的物流產業發展策略,為物流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提供保障。

其次,政府部門應積極發揮自身在規范市場方面的作用,抓緊培育本區域物流監管體制。為物流產業營造一個公平、開放的市場發展環境。及時處理不利于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如地區物流保護政策、交通限制政策等。

最后,在關于物流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貫徹落實依法推進制度,構建完善的與本省物流產業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與本區域物流產業發展相符合的法律制度,為物流產業公平、穩步發展提供充足的法律支持。

3、合理調整物流產業運行結構

從產業經濟學視角進行分析,任何一種產業若想在地區得到穩步發展,首先應獲得政府的支持,對于我國物流產業更是如此。因此,面對物流企業在全社會層面產業組織結構管制要求,為加速第三方物流業發展,地方各級政府部門應明確自身在政策引導、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市場規范方面的責任,為區域第三方物流產業發展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政策。同時為促進區域物流產業發展,各政府部門應出臺一系列鼓勵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第三方物流產業提供技術、資金兩個方面的政策支持。一方面,針對本區域在交通方面競爭優勢,可制定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另一方面,基于產業結構理論,為實現物流產業結構良性運轉,應以政企分開的現代化物流運作體系為核心。結合市場經濟運作要求,從物流計量標準、物流術語、服務標準、技術標準等方面,加快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在系統、科學的物流產業體系標準約束下,進行經營管制。真正的將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其他物流業放在同等地位,為第三方物流產業進入全世界經濟市場奠定基礎。

4、建立物流產業關聯發展體系

雖然我國交通體系相對發展,鐵路、航空、航海、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較完善,但是不同類型運輸方式呈現高度分散存在的形式。從產業經濟學視角出發,現代物流發展過程中單一運輸方式的完善并不能發揮良好的效力。因此,各區域應以不同類型運輸要求均衡發展的綜合運輸網絡建設為目標,加強物流產業與其他產業聯系【5】。通過不同類型運輸方式間聯合發展、共同合作,形成與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基礎設備體系。

一方面,應進一步完善鐵路運輸網絡,以集裝箱鐵路中心站為樞紐,促使鐵路線路由中心城市向周邊城市逐步延伸,達到鐵路網絡覆蓋整個區域、整個國家的目標。同時強化與機場出口、入口相連接的公路建設。在實現航空、公路等不同運輸方式高效率、無縫隙銜接的基礎上,提高各臨海區域港口通過能力。加速港口貨物中轉,保證區域集裝箱航海、鐵路聯合運輸效率。

另一方面,基于物流產業滲透面深、關聯度廣的特點,其與裝卸搬運、流動加工、交通運輸等各個模塊具有緊密聯系。因此,應以物流產業與相關產業信息對稱為目標。依托鋼鐵、石化、汽車、裝備制造等老工業基地優勢產業集群,將發展視角放在具有區域特色的新產業集群上,如瓷磚產業集群、鎂制品產業集群。逐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聚集區。同時考慮到商品貿易行業與物流產業結構間聯系,可以結合區域內經濟發展現狀。以物流產業、商品貿易業、商品制造業間協同配合發展為階段工作目標,進一步提高物流企業對客戶服務標準。在這個基礎上,依據整體產業布局,統籌規劃,以現代化物流建設項目為重點。利用產業間優勢組合,驅動工業物流、商貿物流聯動發展。

5、提高核心競爭力

針對國外物流產業發展對我國物流產業沖擊,物流企業應以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從技術、人才兩個方面入手,推動自身穩步發展。一方面,在基礎資源配置的前提下,相關企業應將以信息化技術為主導的現代物流產業建設作為階段目標。依賴現有物聯網技術、信息化技術,結合互聯網思維,搭建物流信息服務平臺。通過公共資源共享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可以促使各物流企業實現相關物流數據的實時交互共享,降低信息搜集經濟成本及時間成本,為整體物流企業作業效率提升提供依據。同時相關企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實時全過程跟蹤的功能,構建覆蓋整條物流鏈的網絡環境。最大程度提高自身對貨物運輸過程監管能力,為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提供依據【6】。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人才的競爭是產業競爭的核心,因此,為了加快區域物流產業發展,應加大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力度。與區域內各高校合作,開設與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相符合的物流專業課程,促使高校學生在課堂中了解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情況及物流業操作實況。逐步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物流發展平臺,為區域物流產業發展提供充足支撐。

在產學研一體化物流發展平臺運行的基礎上,可以設置專門的培訓機構,鼓勵物流業從業人員在崗前、崗中參與培訓。逐步提高物流業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強化其專業技能,為整體物流鏈可持續發展及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6、加強基礎資源建設

物流產業是一個綜合性服務產業,物流基礎資源合理配置是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基本保障。從產業發展理論視角進行分析,為了保證現階段我國物流產業快速穩步發展,應增加力度投資基礎設施。促使區域內擁有更加完善的綜合運輸體系及良好的倉儲配送設施,為本區域物流產業發展提供更高層次的發展平臺【7】。同時為了保證不同運輸方式間和諧共存,相關部門可以從運輸時間、運輸效率兩個方面入手,對現有交通設施、交通運輸網絡進行協調處理。以最大限度節約物流產業基礎設施配置成本,保證物流經濟快速增長。

總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大生產模式下,物流產業重要性不斷突出,物流產業也成為衡量經濟增長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因此,針對現階段基于產業經濟學視角的物流產業發展問題,物流產業從業者應依托區域優勢。結合產業經濟學基本理論,明確物流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間聯系,了解物流產業發展優勢及問題,制定恰當的物流產業發展方案,保證物流產業可持續平穩發展。

猜你喜歡
物流區域理論
物流線上的毒品追蹤
堅持理論創新
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禁廢”
韓國智慧物流,為了物流產業的革新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分割區域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區域發展篇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2009年本刊重點關注之物流展會、交流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