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長毛紅山茶觀賞性狀評價

2019-11-13 02:46陳菊艷鄧倫秀袁昌選徐超然龍海燕李湘黔
貴州林業科技 2019年3期
關鍵詞:臺江從江天柱

陳菊艷 鄧倫秀* 袁昌選 徐超然 龍海燕 李湘黔

(1.貴州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貴陽 550005;2.天柱縣林業局 貴州天柱 556699)

長毛紅山茶(CamelliavvillosaChang et S.Y.Liang)為張宏達教授定的新種[1],是我國特有的山茶物種,隸屬于山茶屬(Camellia)紅山茶組(Sect.Camellia)的滇山茶亞組(Subsect.Reticulata)[2],花紅色,花大色艷、開花量大,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該種分布于湖南、廣西、貴州等省(區)[3];在貴州產于赤水、荔波、錦屏、黎平、榕江、天柱等地,生于林緣或疏林下[5]。但是該種的種群數量不是很大,加上人們的過度釆集等原因,野生資源已面臨嚴重危機。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觀賞水平以及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于園林植物的需求已由“大眾化”向“名特優稀”方向發展。長毛紅山茶因分布區廣、變異大,已引起了廣大園林、花卉行業育種科技工作者和生產者的關注,它具有花期長、花朵多、花色艷麗、抗逆性強等諸多優良特性,是一種具有獨特觀賞特性和應用價值的特色木本花卉,市場前景極為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應用于貴州省園林綠化的山茶品種較多,但大都是傳統的山茶品種?;诖?,我們在實地調查過程中,根據各地長毛紅山茶主要性狀及分布特征等,對不同種質觀賞特性進行初步評價,以期為后續的栽培推廣及種質選育等提供基礎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方法

主要為文獻調查、標本查證、專家及當地農戶訪問以及實地調查等。

1.2 調查范圍

根據前期的文獻調查、標本查證及專家咨詢等確定長毛紅山茶的調查范圍,選擇赤水、荔波、錦屏、黎平、榕江、天柱等地,在實地調查過程中通過訪問和市場調查等進一步細化調查的路線和范圍。

1.3 觀賞特性觀測

通過查閱資料和實地走訪,于2016~2018年在長毛紅山茶的花、果期對天然分布區進行調查,每個種源選擇3個植株用于觀賞性狀調查。調查方法參考相關文獻資料[2~3],記錄其株高、胸徑、花色、長勢等,觀賞價值較高的植株詳細記錄其花色、花徑、著花密度、最佳觀賞期、開花時間、株型、生長狀況、資源數量等指標,并進行GPS定位,采集植物樣本和拍攝照片存檔[4]。

1.3.1 植株外形特征

主要包括生活型(分為喬木、小喬木、灌木、叢生灌木等)、樹姿(分為直立、開張、半開張、下垂等)、樹冠、株高等;拍攝觀賞期樹形[4]。

1.3.2 葉片觀賞性狀

嫩枝顏色、芽鱗絨毛、芽鱗顏色均選取樹冠中部的枝條進行觀察,葉片形態特征數據選取成熟葉片進行記錄,每個株系測定30個樣本(隨機選取完整的30片葉),觀察結果以平均數來表示[4]。

1.3.3 花觀賞性狀

記錄花芽萌動期、初花期、盛花期、終花期及花期天數,拍攝花部照片?;ú啃螒B性狀于盛花期觀測,每個株系測定30個樣本(隨機選取完整的30朵花)?;ú刻卣髦饕恐χ〝?、花冠大小、色澤、花萼、雌雄蕊等,觀察結果以平均數或幅度范圍來表示[4]。

1.3.4 果實觀賞性狀

果實性狀于果實成熟期觀測,其中每個株系測定30個樣本(隨機選取完整的30個果實),果實特征主要包括形狀、色澤、重量、大小、每果籽粒數,籽粒重量、籽粒顏色等,觀察結果以平均數或幅度范圍來表示[4]。

2 調查結果

2.1 野生長毛紅山茶的資源情況

通過對赤水、荔波、錦屏、黎平、榕江、天柱等地的實地訪問與調查,發現長毛紅山茶野生資源分布較多的行政區域主要為天柱、赤水、臺江等地,本次調查未發現錦屏及荔波有長毛紅山茶野生資源分布,調查地基本情況見表1。長毛紅山茶野生資源在我省分布均較少,且除在天柱有引種外,未見有開發利用,大多還處于野生狀態。

表1 長毛紅山茶種質資源采集地概況

2.2 物候期觀察

長毛紅山茶各種源地物候期有所差異,由表2可知,在6個分布地中,天柱的春梢萌芽較早,臺江004號分布地的萌芽最晚,二者相差10天,其他分布地介于二者之間。長毛紅山茶各分布地均在12月上旬開花,差別不大,其中,天柱001號開花最早,赤水的開花最晚?;ㄆ诰^長,平均在4個月左右,盛花期持續80天左右,花色紅,花蕊長,花瓣多,花量大?;ㄆ隗E寒和干旱會導致落花,雨日大于等于10天就會影響豐產。果實為蒴果,皮木質,黃褐色或黑色。形狀相對穩定,各分布地均不同程度結果,果期基本一致。

表2 長毛紅山茶不同種源物候期觀察

注:始花期:5%花朵開放;盛花期:50%花朵開放;末花期:75%花瓣變色,開始脫落。

2.3 抗性觀察

各種源間長毛紅山茶生長適應性、抗逆性相差不大,抗病蟲害方面略有不同,由表3可知,臺江縣臺拱鎮的病蟲害相對較多,可能是由于植株生長于村莊附近,但影響不大,只對零星葉片造成影響,不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

表3 長毛紅山茶不同種源適應性與抗性觀測

注:生長表現:A-生長適應性強;B-生長正常;C-生長較差;抗逆性表現:A-生長正常;B-逆境(干旱、鹽堿、水澇、炎熱)中,植株出現不良癥狀??共∠x害表現:A-苗木能正常生長;B-病蟲害一般,苗木能正常生長;C-病蟲害較多,苗木不能正常生長[6]。

表4 長毛紅山茶不同種源樹體性狀觀測

2.4 觀賞性評價

2.4.1 樹形特征

經調查發現(表4),6個種源的長毛紅山茶表現均良好,性狀穩定,天柱和從江種源的生活型屬小喬木,赤水的屬喬木,臺江的屬小喬木或灌木。樹冠多數為塔形,少有傘形;多數株系樹姿開張,不同株系生長勢和樹形差異較大。

2.4.2 枝、葉性狀

由表5可知,長毛紅山茶嫩枝顏色為綠色,芽鱗有毛,芽鱗顏色黃綠色,葉片濃綠色,葉厚革質,基部楔形,葉尖漸尖,上面干后褐色,無毛,稍發亮,下面同色,有長柔毛,中脈下陷,葉緣鋸齒尖銳,鋸齒較密,葉側脈數各種源地略不同,最多的為從江種源,再次是天柱種源,方差分析兩個種源地葉側脈數之間無顯著差異(P>0.01),排在第三的為臺江種源,臺江兩個分布地葉側脈數之間無顯著差異(P>0.01),葉側脈數最少的為赤水種源,為6~7對,赤水兩個分布地葉側脈數之間無顯著差異(P>0.01),而臺江種源地和赤水種源地葉側脈數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臺江種源地和從江種源地之間葉側脈數有極顯著差異(P<0.01);葉形各種源地之間也略有不同,基本都是卵狀長橢圓形,臺江種源葉形有卵圓形;每小枝上葉片數為4~6片,赤水002號分布地葉片數平均為6片,從江分布地葉片數平均為5片,其余各分布地均為4片,方差分析表明赤水002號分布地與各分布地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其余各分布地之間均無顯著差異(P>0.01);葉長在各分布地之間的排列順序為天柱001號(111.47mm)>臺江004號(101.00mm)>臺江005號(98.64mm)>從江006號(96.09mm)>赤水003號(88.34mm)>赤水002號(83.72mm),方差分析表明,天柱001號和臺江004號分布地葉長之間無顯著差異(P>0.01),和其他分布地葉長之間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臺江004號分布地與赤水003號分布地之間有顯著差異(P<0.05),與赤水002號分布地有極顯著差異(P<0.01);葉寬在各分布地之間的排列順序為天柱001號(41.43mm)>從江006號(37.95mm)>臺江005號(35.09mm)>臺江004號(34.63mm)>赤水002號(33.04mm)>赤水003號(28.43mm),方差分析表明,天柱001號分布地與其他各分布地葉寬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從江006號分布地與臺江005號、臺江004號、赤水002號分布地之間葉寬有顯著差異(P<0.05),與赤水003號分布地之間葉寬有極顯著差異(P<0.01),赤水003號分布地與其他各分布地之間葉寬均有極顯著差異(P<0.01);葉片最大的為天柱種源,其次是臺江縣臺拱鎮種源地,再次是臺江縣南宮種源地,兩者之間差異不大,然后是從江縣種源地,赤水種源的葉片最小。

2.4.3 花及花芽性狀

由表6可知,長毛紅山茶花紅色,無香味,每個花枝上著花數最多的為天柱種源,平均每枝上有4朵花,從江種源有3朵花,赤水和臺江種源有2朵花;單瓣花,花瓣數各種源地之間略有差異,天柱001號分布地平均花瓣數為5.8枚,赤水002號為6.9枚,赤水003號為8.05枚,臺江004號為6.33枚,臺江005號為6.4枚,從江006號為7枚,各分布地中花瓣最多的是赤水003號,最少的是天柱001號,方差分析表明,天柱001號與臺江004號無極顯著差異(P>0.01),與臺江005號有顯著差異(P<0.05),與其他各分布地之間均無顯著差異,赤水003號分布地與其他各分布地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花冠直徑也有差異,花冠最大的為天柱001號,直徑平均達到6.15cm,其次是從江006號,為5.95cm,再次是臺江004號,為5.18cm,然后是臺江005號,為4.9cm,赤水種源的花冠直徑最小,平均為4.14~4.74cm;方差分析表明,天柱001號分布地與其他各分布地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從江006號分布地與赤水002號之間無顯著差異(P>0.01),與臺江004號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臺江005號和赤水003號有極顯著差異(P<0.01),赤水003號、臺江004號和臺江005號之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萼片粉紅色,萼片數也有所不同,天柱001號的萼片平均為6.1片,赤水002號為7.4片,赤水003號為9.05片,臺江004號為10.83片,臺江005號為11.9片,從江006號為11.25片,萼片最多的是臺江005號,最少的為天柱001號,方差分析表明,天柱001號分布地與其他各分布地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赤水002號和赤水003號之間有極顯著差異(P<0.01),赤水003號、臺江004號、臺江005號和從江006號之間均無極顯著差異(P>0.01);萼片卵圓形,有絨毛;子房有絨毛,柱頭3,淺裂;雌雄蕊相對長度多數為等長,少數花有雄蕊長或雌蕊長的。

表5 長毛紅山茶不同種源枝、葉性狀觀測

注:表中數值為平均值±標準誤(n=30) ,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種源間在0.05水平有差異顯著,同列不同大寫字母表示種源間在0.01水平有差異顯著;下同[7]。

表6 長毛紅山茶不同種源植株花及花芽性狀觀測

注:(同上)。

表7 長毛紅山茶不同種源果實性狀測定

2.2.4 果實性狀

由于氣候原因2018年只采集到天柱和從江種源地的長毛紅山茶種子,因此只對這2個種源地的果實性狀進行測定(表7),果實采收時間為2018年9月底到10月初,果實為蒴果,黃褐色,圓球形或桃形,表面光滑,果高分別為天柱001號平均50.10mm,從江平均47.24mm,差異不大;果徑分別為天柱平均52.62mm,從江006號平均45.73mm,差異也不大;果殼厚度分別為天柱平均9.82mm,從江006號平均9.01mm,均較厚,但是兩個種源地之間差異均不大;單果重量分別為天柱平均77.03g,從江平均44.47g,差異較大,說明天柱種源的果實發育較好,積累了較多的營養物質;種子性狀多數為不規則,少有半圓形或圓形,種皮黑色,單果籽粒數平均為6粒,籽粒重量有較大差異,天柱001號的平均為13.79g,從江006號的為9.03g;單果中秕子數也有較大差異,天柱001號種源秕子數平均為1粒,從江006號種源為5粒;單果中蟲害籽粒天柱001號種源的平均為1粒,從江006號種源的平均為2粒,蟲害主要類型為茶籽象。

3 結論與建議

(1)通過對長毛紅山茶生長情況調查和觀測,綜合以上分析發現,在6個分布地中天柱種源的觀賞特性表現較好,其生活型屬小喬木,花期較長,平均在4個月左右,盛花期持續80天左右,花紅色,無香味,開花量大,每個花枝上著花數平均為4朵,單瓣花,花瓣數為6枚,花冠直徑,平均達到6.15cm,萼片粉紅色,平均為6片,卵圓形,有絨毛;子房有絨毛,柱頭3,淺裂;雌雄蕊相對長度多數為等長。嫩枝顏色為綠色;芽鱗有毛,黃綠色;葉濃綠色,厚革質,基部楔形,先端漸尖,上面干后褐色,無毛,稍發亮,下面同色,有長柔毛,中脈下陷,葉緣鋸齒尖銳,較密,葉長111.47mm,葉寬41.43mm。果實為蒴果,黃褐色,圓球形或桃形,表面光滑,果高平均50.10mm,果殼厚度平均9.82mm,單果平均重量達到77.03g;種子性狀多數為不規則,少有半圓形或圓形,種皮黑色,單果籽粒數平均6粒。綜合比較,天柱種源的長毛紅山茶更具有推廣價值。在園林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

(2)長毛紅山茶為我國特有的木本觀賞花卉種類,雖然分布地域廣,但是該種的種群數量不是很大,且人為破壞嚴重,野生資源面臨嚴重危機,急需保護和擴大種群。為了加速貴州花卉產業的發展,建議加強對該種種質資源的收集與選育,建立比較豐富的長毛紅山茶種質資源庫,提高育種水平,培育出觀賞價值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優品種。

猜你喜歡
臺江從江天柱
貴州臺江翁你河國家濕地公園
秦天柱:藝術需要慢慢“養”
秦天柱
和諧共生道法自然
———從江加車村
從江小白和小罐茶說起 成功的表象與隱象
臺江縣委離退局傳達學習十二屆縣委常委會第17次(擴大)會議精神
天柱縣委離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動中心取經
從江加榜梯田
唐末五代杭州天柱觀與江南道教發展論考——以錢镠所撰《天柱觀記》為中心
從江第五屆侗族大歌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