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2019-11-14 11:30劉能智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教學現狀教學改革

劉能智

【摘 要】近年來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為信息時代的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社會對于計算機網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計算機教學與計算機網絡人才的培養成為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高等院校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提高高等院校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水平的幾點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網絡課程教學;教學現狀;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030-01

一、網絡教學發展背景

網絡的發展,特別是Internet的快速發展將信息時代和人類緊密連在了一起,實現了人類智慧的連網。因此,人類又創造出了大量的網絡文化?;谟嬎銠C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主要有網絡教學過程的交互性、網絡教學資料的共享性、多媒體信息的綜合性、教學方式的先進性、教學目標的多樣性、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方面的特點[1]。

二、網絡課程教學現狀

所謂網絡教學,是指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取知識[2]。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與網絡資源,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需要了解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特點、模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各大專院校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必修課。目前本課程的教學存在四個比較大的問題。首先,計算機網絡相對應的學科發展迅速,內容更新快,教學內容按書本上來傳授給學生,難以跟上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變化。其次,目前的課程組織方式不能很好的適應學科及專業方向的調整。再次,在教學方式上,由于網絡課程有相當部分的內容屬于基礎理論知識方面,難度大,相對枯燥;網絡教學對設備也有一定的要求,學校沒有一定數量的計算機接入互聯網就無法正常開展網絡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方面學生積極性調動不充分,課堂互動性不足等相關問題。最后,課堂容量問題,教學內容偏多偏深,實踐與能力培養不夠突出,教學要求與培養“以能力為本”的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差距,專業實習、實訓的設備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網絡上大量的信息資源,但學生看了眼花繚亂,沒有時間來做筆記和分析思考,因此教學改革的進程起到消極影響。

征對以上問題,個人在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想到了一些改革措施。

三、課堂教學改革

1.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

課堂生動的教學模式,獨特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對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對學習樹立信心。通過對計算機網絡應用前景及重要性的分析,來激發學生對網絡知識的渴求。學生在了解如今社會的網絡知識在人們的工作中、生活中的重要通訊手段,也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大大提高。對于網絡理論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分步驟地逐步講解,由淺入深,形象生動再加PPT課件中情景模擬圖片教學,生動形象的內容讓學生學習樹立自信。

2.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社會需求和學生的長遠發展為目標,經過不斷的、積極的探索,改變以往單一、單調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課前采用討論方式展開教學,提前給學生布置學習課題,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產生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老師要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雙方的互動性,關注并彌補個別學習不足的學生,從各個小組的發言中得出共同的結論。對于大家共同產生的問題,老師啟發式教學,給學生提出問題、舉出案例,讓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豐富的資源進行調查分析和尋求最終答案;老師再來總結歸納,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實施這種教學方法時,要注意的方面:題目不宜太難或太容易,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對于有些課題,可以適當指導學生從某個方面或環節去尋求資料;學生在日常應用中相對熟悉的計算機網絡應用及發展的內容。

3.側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中注重實踐課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3]。為了確保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特制訂詳細的教學時間分配計劃和周密的實踐課的課堂教學內容,突出對學生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采用“精講多練”的課堂模式,突出重點、突出實踐,做到授之以漁。這樣可以更好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在動手中學會熟練地運用所學技能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4.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EFlipped Class Model,反轉課堂教學模式通常稱為翻轉課堂[4]。在傳統授課的基礎上,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F在有很多新形式的教學方法,如MOOC,SPOC,翻轉課堂,對分課堂等等都可以采用。在傳統的理論課堂的基礎上,混合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改善學生的傳統聽課疲勞,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展現知識。它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導地位,而是起到了聯系課堂和學生之間的紐帶作用,老師可根據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序來進行后續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規劃,并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引導的基礎上建立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也使教學真正實現了網絡化模擬課堂。

四、結束語

總之,在高等職業院校進行網絡課程教學,教師要緊跟時代潮流,重視計算機網絡教學,獨立開設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網絡工程與管理能力為主,全面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水平,掌握網絡技巧,從而提升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水平與效率。最好采取特殊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該門課程或網絡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的理論及操作知識,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案例設計,能夠很好地提高《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質量,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和集體協作能力的提升,同時也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龔娟.計算機網絡基礎教學(第3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08.

[2]徐立新.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2016.04.

[3]喬海曙.李遠航.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綜述[J].大學教育科學,2008.01.

[4]王鼎宏.中小學翻轉課堂選修課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09.

猜你喜歡
教學現狀教學改革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