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參與度的方法

2019-11-14 11:30吳瓊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參與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吳瓊

【摘 要】構建主義學指出:學生是課堂教學整體的重要構成“要素”,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新實施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情感、提升學生能動探析意識,實施深入互動、富有成效的師生互動活動。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高低,影響著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研體會,對提高小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方法的運用進行簡要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158-01

學生在課堂中參與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高低,影響著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師應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那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呢?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做法與同行探討。

一、教會學生聽課

上課是學生在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固然取決于多種因素,但如何對待每一堂課是關鍵。要取得好成績,學生必須做到:1.做好課前準備,即知識上的準備、物質上的準備、身體上的準備等;2.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始終集中注意力;3.要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注重理解,不要只背結論,要及時弄清教材思路和老師講解的條理,要大膽設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善于多角度驗證答案;4.要及時做好各種標記、批語,有選擇地記好筆記。5.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課堂練習本要隨時準備,并保存完好,以便復習時利用。每節課都要針對所學內容,認真練習并鞏固所學知識。

二、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一般情況下,學生對于一些相對新奇、有趣的事物較感興趣。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或故事童話等形式來引入課題。在情境教學中,學生就會逐步提高課堂注意力,進而將自己融入到情境之中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積極的思考。例如,在《角的認識》一課中,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三角形的物體為引入,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說出生活中三角形的存在,指出實物的哪個部分是三角形的形狀。通過“動腦找一找、動口說一說、動手指一指”的活動讓學生把書本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利用學生原有的數學知識和能力,提高數學課堂參與度

奧蘇泊爾認為:學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概念和經驗有很大關系。數學學科有其嚴密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大多數數學知識點都有其前期的基礎,后期的深化和發展。給學生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的準備是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所學的知識作適當的“降格處理”,讓學生都在課堂上勞有所獲。如:教學整十數乘法時,可以先讓學生背乘法口訣,然后出題:

2×3= 4×5= 12×3=

20×3= 40×5= 12×30=

20×30= 40×50= 120×30=

從上往下做,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規律,自然對整十數相乘會做了。

四、將數學課堂知識生活化

我們的數學教材讓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實在太少,我們要加強“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改變數學學習生活蒼白無味的狀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在現實世界中尋找生活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用具體生動、形象可感的生活實例解釋數學問題。例如,我在教學“減法的一些簡便計算”時,并沒有按照課本的例題進行教學,而是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情境:月底,小強的爸爸和叔叔領了工資,去大潤發超市購物。超市里擺設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瑯滿目。小強的爸爸看中了一雙球鞋,價值198元,他身邊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塊手表,價值397元,他身邊有465元。他們該怎么付錢呢?怎樣才能付得更快?這里,教師賦予枯燥的數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時代氣息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了學習活動中。

五、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參與度

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形象、生動和信息含量大的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多媒體融入其中,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有趣,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數學課堂,從而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效果的增強。

例如,教師在講“長方體”這一節內容時,對學生來說需要抽象的想象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對長方體的面、棱等長方體所具備的特性進行分析。通過動態的多媒體課件演示,更能引導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掌握。同時,多媒體教學方式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參與性,從而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六、運用在課堂上做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他們更善于通過形象進行記憶,思維的活動需要有具體可以感知的形象物體來支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抓住小學生的這種思維特點,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手、眼、耳、口、腦多個感官都加入到教學過程鐘來。比如在講解對《圓角分的認識》時,由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對這個概念有所接觸,就不會引起他們的積極性,可以設置一個游戲:爭當出色售貨員”,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選取商品,自己動腦計算價格、再回答應該支付的金額和剩余的金額,這就使學生對貨幣的認識更加形象,積極性就會提高。

七、還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課堂中

教師在教學中只是一位引導著,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學中我們要堅持盡量讓孩子們自己去揭示問題,知識讓他們自己去探究,規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學法讓他們自己去創造。而我們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設計一些情景,組織引導學生自己去參與研究,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學生一定的點撥,給學生一定的啟發,幫助學生總結歸納等。如:教“擺一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讓學生自己通過用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探究其中的關系。給學生交流、展示的機會,讓他們在小組內、班上與同學、老師一起互評互議,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登臺講解等。達到逐步完善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素質。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起到主導作用,更要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收到高效的課堂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玉梅.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參與度的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11(30):133.

[2]鄭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參與度的方法之我見[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版)2014(07):25.

[3]楊翠英.以“關注”的方式促進學生成長[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猜你喜歡
參與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