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分級閱讀實踐初探索

2019-11-14 11:30李芮曹玲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分級閱讀實踐探索核心素養

李芮 曹玲

【摘 要】在當今學習型社會以及核心素養教育的環境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思維越來越被強調,更多的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而科林英語分級閱讀則是以分級閱讀為前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然而在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分級閱讀課堂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而我們則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反思,并探索了其他方法,從而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學生在課堂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分級閱讀;核心素養;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00-01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展史。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的閱讀習慣在其閱讀思維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知識的基礎源于閱讀,個人乃至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來源于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培養。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說過:“每當我們翻開書頁,就等于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石?!痹诋斀襁@個學習型社會,核心素養教育越來越為人們重視,而分級閱讀則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在確定了分級閱讀的材料、了解了分級閱讀的具體操作步驟之后,我們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進行閱讀思維的訓練。

以科林英語第十三級閱讀A Lions Story為例,整個教學活動分為四個環節:第一步,分組閱讀;第二步:小組活動;第三步:故事情節復述;第四步:話題討論。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是給學生時間自己讀書,然后邀請學生分角色朗讀篇章,教師在一旁適時訂正語音語調;第二部分則是分小組討論并發現問題,并在組內進行分工。兩位同學負責解答單詞方面的問題;兩位同學負責解答文章理解方面的問題;其余同學則負責向其他小組發問;第三部分的故事情節復述,主要借助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能夠有條理地闡述故事情節;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故事內容給學生拋出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Whether a lion would make a good pet? Why or why not?通過討論這個環節,讓學生對故事進行了更為深入地思考,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經過課堂實際操作,我發現在導入環節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有很多建設性的想法,這是我們作為老師最希望看到的效果;朗讀故事內容的過程中,學生情感飽滿,感情充沛,甚至會主動找我進行語音語調的糾正;小組合作,向其他小組發問并回答其他小組的問題環節,小組內部分工明確,小組之間積極配合,大部分問題都能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自行解決;最后一個環節,辯論環節是讓我最為驚喜的。各個小組在一起進行討論,然后選出本組的代表進行發言。發言過程中,學生能夠較為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想法。

學生們的本節課,總體而言,迎合了中學生閱讀的核心素養要求,綜合提高學生聽說讀的能力,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成功的,但是仍然存在著設計不足之處。不足之處主要在于:

1.分角色閱讀篇章之前,忽略了學生聽力的訓練。如果加上聽取某個片段,而不是全篇齊讀和角色朗讀會更好。分角色朗讀,只顧及到了部分學生的語音語調訓練。

2.小組討論環節,學生提出問題并有其他對應小組回答結束之后,老師可以適當補充完善學生的觀點,另外可以讓學生小組之間相互評價,競爭合作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評價是不可或缺的,老是簡單而重復的評價語,不利于學生課堂參與的成就感。

3.故事情節復述環節,可以多樣化課堂活動,比如一人一句故事接龍,或者你來說我補充等形式,單單邀請一兩個學生回答,并不能照顧到全班學生,無法了解學生的真正理解程度。

4.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輸出的環節。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剛升入八年級的學生的英語自我表達水平還沒有達到很成熟的水平,因此在學生描述自己觀點時,不一定非要全部使用英語。教師應該給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和信心。比如課堂上一向不愛開口的學生鼓足勇氣展示自己的作品,可是因為他的英語水平的限制,老師就打斷他的表述,這樣不利于他今后的課堂參與,甚至更為深遠的影響到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經過這節課的實際操作訓練,我對于分級閱讀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體會,對于今后課堂活動的設計與開展也有了新的想法。

1.講故事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多種方式來收集和話題相關的有趣的小故事,利用工具書、網絡等將其翻譯成英語與同學分享,在課中或課后講給其他學生聽。老師則只需每節課安排一組同學為大家作報告即可。雖然他們說出的英語有許多錯誤,但是我們可以及時鼓勵,讓學生非常樂意去做這些事。學生每次評出“最佳小記者”,頒發“最佳新聞獎”等獎項給予獎勵。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張口說英語的膽量。同時,這樣也避免了只有少數同學參與課堂的尷尬局面,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能切實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2.自述衣食住行法。衣食住行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閱讀此類話題的文本時,學生具有較多的話題可以延展學習。比如說,在科林英語第十三級中有一冊書Shapes of Houses,在閱讀本課時,提前讓學生們搜集其感興趣的房子的形狀、特點及原因。因此在課上,學生們紛紛能就此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一位同學說到:“My favorite house is a walking house. It has six legs. Whats more, it can walk over any ground. When it walks, three legs are always on the ground. It is so cool.”在聽到這位同學的發言之后,其他同學紛紛舉手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并且對他所提出的該類型的房子進行了補充,這樣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

3.表演故事法。在展示課上,將學生分為6到8人一組,把他們共同閱讀過的某個故事用短劇的形式表演出來。比如說,我們計劃在中期以“A Big mistake”閱讀文本為依托,開展相關的英語劇展示活動。該活動不僅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而且也更好地展示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提升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和成就感。

分級閱讀是一個極有價值的提升學生閱讀和思維能力的教學模式。通過 “分級閱讀讀物、明確閱讀能力層次、研發閱讀診斷量表、實施診斷性或形成性評價” 來為改進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重大作用。而為了真正做到“開卷有益”,讓英語閱讀富有吸引力和魅力,合理科學的分級閱讀正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更深層次的閱讀訴求,逐漸浮出現代社會新時尚的水面。面對分級閱讀,教師更應建立分級閱讀意識,成為青少年分級閱讀的領路人。

猜你喜歡
分級閱讀實踐探索核心素養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高中英語文學分級閱讀選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