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語文互動式教學如何開展

2019-11-14 11:30喻凡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應用方式互動教學意義

喻凡

【摘 要】語文作為我國的母語,構成了小學階段課程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教學的開展意義重大,不僅傳承傳統文化知識,在素質教育方面也是十分重要。隨著近年來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也越來越重要,互動式教學逐漸應用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以及開展互動式教學的方法與意義進行簡單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應用方式;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24-01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互動式教育逐漸應用于,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向交流、交往,促進教師把控課堂,傳授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集體榮譽感。因此,為了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合理的應用合作式教學法。

一、開展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方式

1.建立互動合作關系,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要明確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意義,意識到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的參與者,是一種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達到學習目的的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要求彼此信賴,團結協作,建立和諧的互動關系。這樣的教學方法,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學生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不僅實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探索和創新的精神,有利于教師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1]。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我國的教育教學活動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課本知識,以服從教師的授課模式為主要的學習方法,彼此之間沒有溝通,沒有交流,語文課堂枯燥乏味,毫無新穎。長期下來,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知識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語文本是一門豐富有趣的科目,如果課堂死氣沉沉而沒有活力,自然不利于學生接受語文知識理論,難以取得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我國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意識到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倡導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表現空間,強調學習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更多的互動和合作交流。所以教師要注重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將知識融入其中,例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秋天,通過親身感受秋天的風景來學習課文。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四個人,小組內的人進行分工,有的負責記錄或者描繪溪流,有的負責樹葉和花草,有的負責觀察動物……最后大家一起進行討論秋天的景色有哪些,再讓學生動手實踐,可以使用電子設備記錄下來,也可以畫下來,然后在課堂上展示,選出最美的風景。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的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3.小組合作學習,走向生生互動的課堂教學。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上應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更容易互動,可以促進他們思維的發散與拓展。學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包括競爭性互動和合作性互動。但是不管競爭還是合作,這樣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與提高。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式教學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2]。它可以打破傳統的課堂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發言的熱情和興趣,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與人際交往能力。所以,教師首先要轉換思想,做到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教會學生合作學習。其次,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環節,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主動學習。最后,要注重團隊合作學習的質量,避免學生互動學習停留于形式主義上。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的應用,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我國的語文教學課堂逐步實現了生生互動的教學課堂。

4.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創設互動情境。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與發展,我國的教學課堂已經步入了創新發展的階段,教師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主導地位逐漸被改變?;?,既然是一種溝通與交流,那么,我們必須使學生產生溝通與交流的愿望,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來開展語文互動教學。例如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自行討論詩文的作者、時代背景以及詩詞所表達的情感[3]。古詩文飽含歷史文化魅力,也具有豐富的時代背景和文化習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編排一場詩詞朗誦會,進行適當的配樂,按小組輪流表演,教師不僅要選出最好的一組,還要指出學生不足的地方,并給出鼓勵。通過創作和表演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同時也讓學生在此過程當中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可以促進學生情感的相互交流,達到互動教學的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互動式教學法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極大的改善了以往沉悶的課堂教學環境,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在教學過程當中合理的開展互動式教學,它不僅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人能力的提高。不僅如此,教師要不斷發展完善互動式教學法,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不斷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奎.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J].課外語文(初中),2012,(10):55.

[2]劉玉紅.論小學語文的互動式教學[J].考試周刊,2012,(07):60-61.

[3]馬繼芳.互動式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2,(18):11.

猜你喜歡
應用方式互動教學意義
探討高專計算機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應用方式
讓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插上翅膀
互動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